阿尔法工场 09-01
民生银行王晓永:普惠金融的三个升级向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作为以小微金融起家、2021 年便将普惠金融确立为全行战略重点之一的银行,民生银行 ( 600016.SZ,01988.HK ) 在规划收官之年,正经历关键转型调整。

2025 年以来,该行围绕组织管理架构展开密集变革,从高管层新老交替到中层力量优化配置,一系列动作均指向破解普惠金融发展瓶颈、推动战略落地深化。

今年下半年,民生银行围绕组织管理架构展开密集调整,从高管层新老交替到中层力量优化配置,形成系统性变革态势。

7 月,该行副行长石杰因到龄退休离任,48 岁的李稳狮被聘任为新任副行长,这一年轻化人事调整,被视作强化管理团队活力、适配转型节奏的关键动作。

而早在 2025 年上半年,民生银行已启动中层架构优化:总行多个核心部门总经理调任地方一级分行,同时将部分具备一线经营经验的分行行长召回总行,构建起 " 总行赋能分行、分行反哺总行 " 的双向流动格局,为战略落地打通 " 上下衔接 " 的执行通道。

从管理逻辑来看,2025 年的组织调整,是 2024 年核心管理架构搭建的延续与深化。

去年 3 月,原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行长王晓永出任民生银行行长,与转任副行长的张俊潼、晋升副行长的黄红日共同组建新核心团队。

如今管理层迭代与组织重构的协同推进,进一步为民生银行破解普惠金融提供了组织支撑——既通过年轻高管注入新活力,又借助中层双向流动实现 " 顶层设计 " 与 " 基层实践 " 的有效衔接。

2021 年,民生银行做出了《普惠金融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5)》,而王晓永在普惠金融领域的深厚实践经验,与这一重点战略方向天然契合。

其 28 年建行履历中,从基层风控岗位到省分行负责人的完整路径,恰好为民生银行解决当前普惠金融 " 规模 - 质量 - 盈利 " 矛盾提供了经验支撑。

回溯王晓永的职业履历,其 1996 年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硕士毕业后加入中国建设银行,开启长达 28 年的深耕历程。

1996 年至 2006 年,他从审计部、风险与内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等基层岗位起步,积累扎实的风险管控与业务认知;2006 年 6 月进入管理序列后,历任建行风险监控部总经理助理、授信管理部副总经理,以及山东省分行、甘肃省分行、重庆市分行副行长,后升任渠道与运营管理部总经理、四川省分行行长,完整的职业路径不仅覆盖银行核心业务全链条,更逐步构建起 " 根植基层、自下而上 " 的普惠金融方法论。

在执掌建行四川省分行期间,王晓永的普惠金融实践成效不错:他多次带队深入四川各地市县区,走访乐山市、自贡市、甘孜州等区域及川投集团、海特集团等企业,调研金融助推乡村振兴与企业发展的落地路径,并提出 " 围绕地方产业特点,用足金融政策、发挥资源优势 " 的服务理念。

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建行四川省分行 2022 年普惠金融信贷余额在当地同业中率先突破千亿元,2021 年 -2023 年累计投放近 3400 亿元,成为四川省内普惠金融供给规模最大的机构,2023 年更因业绩优异被评为建行一级分行。

同年,王晓永在《中国金融》杂志发表《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量》一文,系统阐述普惠金融发展路径。

他提出,金融机构需具备从 " 头部客户 " 转向 " 长尾市场 " 的决心与能力,通过培育普惠文化、构建适配服务体系,覆盖更广泛市场主体与细分领域;并明确 " 从业务到事业 " 的认知升级、" 从根深到叶茂 " 的系统推进、" 从数字到数智 " 的前瞻探索三大提升方向。

这些基于一线实践的思考,与民生银行 " 服务大众、情系民生、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 的战略定位十分契合,也为其后续引领民生银行普惠金融转型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民生银行普惠金融业务起步早、历史积淀深厚,但此刻正面临发展瓶颈。截至 2024 年末,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 6627.18 亿元,同比增长 8.24%。

这一增速,不仅较前些年显著回落,在股份制银行中亦处于倒数第三位,甚至落后于部分头部城商行,与六大国有银行的差距更为明显。

更为关键的是,长期开展风险相对较高的小微贷款业务,叠加经济转型升级周期,不仅未能有效增厚民生银行利润,反而导致其资产质量面临较大压力。

民生银行营收在 2025 年一季度同比增长 7.41%,创下四年来单季度收入增幅的最高纪录。

同时,其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5.13%,呈现 " 增收不增利 " 的局面;且净息差和净利差均排在 12 家股份制银行的倒数第二。

稳健的资产质量与充足的现金储备,是银行开展普惠型信贷业务的重要基础。

相较于同行,该行资产质量仍处于相对较弱水平。在已披露一季报的 9 家 A 股上市股份制银行中,民生银行不良贷款率为 1.46%,排名倒数第二;拨备覆盖率为 144.27%,位列倒数第一。

" 规模 - 质量 - 盈利 " 的三角困局,凸显传统普惠模式的转型紧迫性。

具有银行风险管理背景的王晓永,给出了自己的解法——推动普惠金融从 " 数字 " 升级为 " 数智 "。具体从三个层面推进:

业务层面,拓展服务渠道与边界,延伸服务生态,加强对科创小微企业的服务,同时与股权投资机构、基金开展投贷联动。

技术层面,基于数据应用构建企业画像,整合政府、交易平台、供应链产业链及企业数字化管理平台等多方数据,结合小微企业经营特点与区域经济特征开发专属模型算法,提升企业经营状况与信贷需求识别的准确性。

风控层面,针对商业银行 " 顺周期 " 属性带来的管理难点,采取前瞻性管控措施,从产品、机构、区域等维度完善风险分析模型,提高风控工具的敏感性与精准度。

在此思路指导下,民生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出现了从强化场景服务到升级 " 专精特新 " 企业专属产品等一系列调整。

从行业维度看,民生银行的转型探索具有典型意义。

当前普惠金融已从 " 增量扩张 " 进入 " 提质增效 " 深水区,如何平衡社会责任与商业可持续性、以技术创新破解小微金融痛点,是行业共同命题。

民生银行的转型路径若能持续落地,不仅关乎其自身重回行业前列的可能性,更将为中国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参考。管理团队能否保持战略定力、应对转型中的不确定性,仍需长期市场检验。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民生银行 王晓 建设银行 普惠金融 中央财经大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