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老话说得好:" 家丑不可外扬。"
可德云社这家子事,偏偏就像一出自带锣鼓点的大戏,你方唱罢我登场,从来没消停过。
这几天,相声圈又热闹得不行——宁云祥,这位曾经被郭德纲一手捧起来的 " 德云四公子 " 之一,又成为了话题。
听说宁云祥这次又离开了德云社,而且这回不是什么悄无声息地跑掉了,临走之前还讲了几句,特别澄清了三件事。
正是这三件事,犹如一记响亮的耳光,把那层看似光鲜的 " 遮羞布 " 狠狠撕开了 ……
宁云祥和德云社,本就是 " 亲上加亲 "
要提这事儿,得先搞清楚宁云祥是谁,他和德云社到底啥关系。
很多网友都还记得张文顺老先生呢,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印象。
那会儿德云社刚起步,郭德纲、李菁,再加上张文顺,三个人合伙搞了个 " 北京相声大会 "。
那阵子条件确实不好,全仗着几位老前辈拼命扛着,张文顺老爷子为了德云社,身体都吃不消还坚持登台演出,这份恩情郭德纲一直都记在心里。
宁云祥可是张文顺的亲外孙哩。
2009 年老爷子去世那会儿,郭德纲在灵堂上还说了,要照应好老爷子的家人,特别是得把宁云祥拉出来,让他在相声圈里有份站得住脚的地位。
没几个月过去,郭德纲就举行了收徒的仪式,宁云祥正式成为 " 云 " 字科的弟子,跟岳云鹏、张云雷他们算是师兄弟了。
到 2012 年,德云社打算培养新面孔,郭德纲特意安排张云雷、宁云祥、孟鹤堂、张鹤伦凑在一起,称为 " 德云四公子 "。
那会儿宁云祥才二十出头,台上虽然还有点稚嫩,可凭着 " 张文顺外孙 " 加上 " 郭德纲徒弟 " 这两层名头,挺多人对他挺看重,觉得这孩子正当年,以后肯定能站稳脚跟成个角儿。
谁也没想到,2013 年,宁云祥会突然离开了。
那会儿也没人提什么理由,网络上猜的倒是挺多的。有说他受不了苦,有说他跟师兄弟闹矛盾,可他自己啥都没说,一走就是八年。
一直到 2021 年的时候,在北京的广德楼剧场,他忽然跟搭档计九霄合作演出了《对春联》,这才算算正式回来了,还表示要从青年队重新开始,好好讲起相声来。
那会儿我们这些老搭档都挺感慨的,觉得这孩子挺懂事的,清楚得珍惜这个机会。
接着的两年里,他也跟着德云五队在小园子跑场子,天津、北京三里屯的剧场都演过,虽然没火到岳云鹏那份儿,但也算逐渐站稳脚跟了。
谁能想到,刚过了几年的平稳日子,2025 年 8 月底,他又公布离开了,这次还特意发了 " 澄清三件事 ",直指德云社的关键问题,让人一时咋舌。
宁云祥的 " 三澄清 "
宁云祥这回的长篇文章,没有骂人,也没有闹事,就是静悄悄地把事情说清楚了。
可每件事情都像个小锤子似的,狠狠敲在德云社的 " 脸面 " 上。
第一件事就是帮他爹解释清楚," 郭家菜 " 这事儿到底是不是倒闭了的责任。
朋友们应该还记得,那会儿郭德纲想找点儿额外的门路,开了一家 " 郭家菜 ",专卖京味儿菜,开张那阵,挺火的,许多粉丝都去尝鲜打卡了。
宁云祥他爹那会儿在郭家菜当大堂经理,结果这饭店只撑了四年就歇业了。
那会儿网上有人在说,是宁云祥他爹没打理好,搞得生意不好才得关门。这说法传了挺长时间,宁家父子也没多解释一下。
这回宁云祥终于露面了,硬是说他爹啊,就是个打工的,虽然头衔叫大堂经理。
至于饭店里面的大事情,像决策、进货、定价这些核心环节,基本上都不归他爹管,说白了就是个 " 管服务员、盯卫生 " 的角色。
所以,郭家菜不火,是跟他爹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事。
说实话,大堂经理本应该负责经营,可要是老板把掌控力捏得死死的,下面的人也就帮不上忙。
宁云祥这样一说,暗里其实是在提醒:别把倒闭的责任归咎到我们家头上,真正掌舵的人才该承担这事儿。
他还提到,2013 年第一次离开,原因很简单,就是付出的努力和得到的回报差距太大。
宁云祥说,那会儿他在德云社,天天排练、上台,一场接一场地演出,有时候忙到半夜,手里的工资却少得可怜。
咱都明白,打工的目的不就是说多干点儿、多赚点吗?要是你干得比别人都勤快,拿的钱却比谁都少,换作谁也不会高兴。
当时他心里真挺堵的,感觉自己拼了命却没用处,价值没人赏识,所以才硬撑着走出了那一步。
这事挺靠谱的,他自己把 " 德云社演员 " 的资格给撤了,毕竟社保一直都是自己缴的。
众所周知,正规公司为员工缴纳社保是理所当然的事,可宁云祥说,他在德云社这几年,社保一点也没让公司出过,全都是自己承担的。
既然公司没帮忙交社保,这不就跟打零工差不多嘛,挂着 " 德云社演员 " 的头衔也算不了啥,不如干脆取消得了,反正也没啥用。
这话一传开,很多人就开始想:德云社那么大的企业,居然连员工的社保都不替他们交,这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呢。
德云社的 " 遮羞布 ",早有裂缝了
宁云祥这三件事,看似在诉说自己的委屈,其实把德云社这些年一直藏着的那个底裤都揭开了,老粉丝心里都明白得很,这个 " 遮羞布 " 早就该扯掉了。
有人说 " 没有郭德纲的名头,谁认识你?" 这话确实不是没有道理,可是在舞台上拼劲儿十足的演员,私底下那点苦练功夫,总不能光靠 " 名气 " 撑场面吧?
再者,说到 " 演出机会 " 这事儿吧。
有些徒弟嘴笨,不太会 " 打交道 ",即使相声说得再厉害,一年也难得有几次正儿八经的演出,连生活都成问题。
反而是岳云鹏、张云雷这些带得动流量的,资源全都往他们身上集中,商演、综艺、代言接连不断。
其实也不是说岳云鹏他们不行,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总不能一刀切得太明显,把别人都忽略掉。
那会儿德云社刚起步,郭德纲还说 " 师徒如父子 ",不过现在看看,好像有点不太对劲儿了。
德云社的路
宁云祥这次走了,看来是彻底不打算回头了吧。
那德云社也没得担心,宁云祥一走,估摸着不久就会有新人跟上来。
如今德云社新人源源不断,一拨拨 " 霄 " 字科和 " 龙 " 字科的徒弟都摩拳擦掌,想登台亮相。流量还在,演出不断,好像没啥波动似的。
但是只有老粉丝心里清楚,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那会儿听德云社,主要是感受那份 " 接地气 ",品味师徒之间那份情谊,也在意相声的纯粹韵味。
如今再听德云社,更多的是追明星,看看谁红、谁能逗笑,但那份 " 真诚 " 的劲头就没之前那么足了。
郭德纲常提到 " 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 ",那会儿听着真心觉得暖心,觉得他挺懂观众、挺敬重观众的。
如今嘛,江山依旧,父老也还在,可德云社似乎跟 " 父老 " 渐行渐远了,感觉有点疏离了。
结语
这世上啊,没有完美无缺的偶像,也没有十全十美的 " 桃源圣地 "。
德云社的相声能带来欢乐,这挺好;但它内部的这些事,也让它更像一个真实的江湖,有义气,也有算计;有恩情,也有利益。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