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 | 钟昆
作者 | 桑田
编辑 | 张俐
来自汽车葫芦圈的报道
2025 年的成都车展有很多不同:跨国豪华品牌的纷纷缺席,似乎正在证明,全球汽车行业的重心正在发生一次自西向东的转移。
与此同时,这次车展与以前的车展依然相同,我们仍然会看到两类表演:一类是把每一场发布会当成综艺,靠噱头和一夜爆款维持曝光;另一类则像守山人,白天修路、夜里点灯,默默把基石一块块垒好。
星途,显然属于后者。2025 年成都车展上备受关注的 E05 实现全球首发,并正式定名星途 ET5。这是一次产品的亮相,更是一种态度的昭告——一个愿意把 " 高端 " 做成真正耐用品的品牌,正在把时间当作盟友而非敌人。它正用稳定的产品节奏、体系化的战略和长期主义的定力,去夯实一个真正的 " 中国新豪华 " 品牌。
星途 ET5:
为年轻家庭量身定制的智慧安全 SUV
" 年轻家庭需要一台什么样的 SUV?" 星途营销中心总经理黄招根在现场提出了这个问题,并给出了答案:既要时尚、智能,也要安全、可靠。换句话说,颜值要在线,体验要丝滑,安全更要顶格。
星途 ET5 的出现,正是这样一份回应。它将 " 智慧安全 " 作为核心价值点,不是简单的功能堆叠,而是一次体系化的兑现。
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已经成为车企必争之地,但行业痛点同样明显:很多系统在展台上光鲜亮丽,却难以在真实道路中长期可用。星途的解决方案,是与地平线携手推出猎鹰 700 驾驶辅助系统,并首次量产搭载地平线征程 ® 6P 旗舰芯片——这是国内首个采用端到端架构的类人驾驶辅助系统,意味着车辆在复杂路况下能像人一样做出即时判断。这不是炫技,而是可以放心交付的日常体验。
ET5 的座舱同样体现了 " 智能的日常化 "。它搭载了高通骁龙 8255 芯片,三联屏布局和飞屏交互,保证了科技感与顺畅度。但更重要的是,它引入了科大讯飞和 DeepSeek 等大模型技术,让车机可以理解情绪、主动关怀,成为一个懂你、陪伴你的 " 出行搭子 "。
星途始终强调 " 安全是最大的豪华 "。在 ET5 上,这句话也有着具体注脚。在主动安全层面,它具备同级最强的避障和刹停能力;在被动安全层面,车身 85% 采用高强钢,标配 7 安全气囊,甚至连双面镀锌钢板这种看不见的细节都不惜成本。电池安全更是走在法规之前:国标要求能抗 100KN 挤压,它直接做到 200KN;国标要求电池泡水 1 小时,它能坚持 48 小时。
战略定力:
组织重塑不是退缩
而是把资源用到刀刃上
在 ET5 闪耀成都车展的同时,人们更把视线放在了星途品牌之上。
把星途并入奇瑞国内业务事业群的那步棋,外界有各种解读。把它看作 " 合并即放弃 " 是肤浅的;更合理的视角是,把曾经相对独立的小规模试验,接入集团级资源后,星途获得了放大器——不是放大宣传,而是放大能力交付。
战略上的调整,意味着星途在资源配置、产品节奏、研发协同与品牌战略将进入更高效的统一逻辑,也意味着星途将在体系支撑上迎来 " 第二引擎 " ——不仅拥有独立的产品思维,还将借助集团在技术平台、海外资源、智能生态等多维度的能力,强化星途品牌的 " 全域统筹力 "。
作为奇瑞集团的 " 塔尖 " 品牌,星途的任务异常清晰:把 " 高端第一、全球前五 " 作为方向性目标,聚焦产品、技术、品牌定位、服务、营销和国际化六大维度。奇瑞高层已明确,星途必须成为 " 高端第一、全球前五 " 的战略支点。这种顶层设计,让资源配置不再被短期市场噪音撕扯:研发优先投入到能产生长期壁垒的通用平台与算力架构;营销投入侧重品牌资产建设而非一次性流量投放;供应链与质量体系朝 " 可持续扩产 " 方向校准。这样一来,星途的每一次上新、每一次迭代都不再是独立事件,而是体系性工程的一部分。
星途这半年:
密集而克制
把 " 高端 " 从口号变成可见的体系
2025 年,星途没有试图通过某一场爆点事件强行破圈,而是用半年时间,通过密集而克制的产品节奏,把一个高端品牌应有的体系力、可信度和感知力,一步步地夯实出来。
数据可以说话。2025 年上半年,星途总销量 6.26 万辆,同比增长 15.1%;新能源占比首次突破 70%。更重要的是用户画像在变——品牌能否走向高端,最终要看能否获得高价值人群的认可。星途的用户画像正在快速进化:教师、医生、公务员、企业主等专业群体占比持续上升,高学历、高收入群体成为主力。这类用户不仅看重技术参数,更看重品牌价值和长期信任。数据显示,超过 60% 的星途车主来自合资与豪华品牌的增换购,这背后是产品力和品牌力的双重兑现。
很多企业谈 " 多维协同 ",最后落成一堆漂亮的 PPT。星途的不同在于,它把协同写入到产品矩阵与研发节奏里。
技术上,星途没有把希望寄托在外采短平快的 " 黑匣子 " 上,而是强调长期可控的自研路径。地平线征程 6P 与 560 TOPS 的算力承诺,意味着星途希望在感知、融合与决策层面拥有独立演进的能力:这关系到软件迭代速度、功能上线的频率以及安全边界的可控性。硬件的自研并非目标本身,真正重要的是通过自研把 " 可控性 " 变成产业上对抗不确定性的护城河。
品牌建设上,星途也在做二次雕刻:把 " 豪华 " 从材质堆砌迁移到 " 长期使用价值 "。高端不再只是皮革或镀铬件的堆叠,而是 " 十年后还能保持体验一致性 " 的承诺。这一点在其营销策略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刻意避免一次性爆点,转而通过公益、体育跨界、用户共创等方式建立长线关联,使用户把品牌视作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而非一次性消费选择。
路线图与再出发:
用 "2+3+3" 构建未来路径
如今的星途,已经把产品蓝图讲明白:所谓 "2+3+3" ——两款旗舰作为品牌锚点,三款产品做支撑以覆盖主流细分市场,三款创新产品负责前沿技术与形象输出。这是商业上对 " 可规模化、高附加值、可循环投入产出 " 的严格拆解。每一块都设定了投入回报的时间窗与质量门槛,从而避免资源在 " 热点话题 " 上被消耗殆尽。
今天的星途也许还不太 " 热 ",但它已经足够 " 稳 ",依然是奇瑞集团塔尖上的明珠。星途不仅要代表奇瑞集团 " 走上去 ",同时还要代表中国品牌 " 走出去 "、" 走上去 "。至于 " 走出去 " 的脚步,星途的国际化并不是一夜之间的高歌猛进,而是以 " 先深耕可复制市场,再逐步放大 " 的逻辑推进:把在国内验证的产品矩阵和服务标准移植到相似的市场语境中,用稳健的交付来证明 " 中国高端 " 并非空喊口号。
在当今的汽车行业中,长期主义早已成为热词,但把真正的长期主义贯彻到企业发展中的车企,却并不多。星途当前的选择——在技术上自研、在组织上重塑、在产品上讲究节奏、在品牌上走克制路线——这些都不是保守,而是一种把产品商业化工程化的成熟表现。
如果你见过那些 " 先火后塌 " 的案例,就会理解:热度来的快,消失也快;而把高端做成厚度,则像在地基下打入一根又一根可承重的桩基。星途现在做的,正是这些桩基工程。它可能不会每天占据热搜榜单,但每一个用户的口碑、每一次稳定的行驶,都会在时间的复利下,慢慢叠加成不可轻视的品牌资产。
结语
高端化,不是短期的营销战胜利,而是把 " 不确定 " 转化为 " 确定 " 的能力——确定的安全边界、确定的智驾体验、确定的服务质量、确定的品牌承诺。星途的路线已经相当明确:以 ET/ES 为基座,以 ET5 为新的验证点,按 "2+3+3" 路线图持续铺陈;以自研的算力与感知体系为技术底座,把硬件与算法的可控性变成核心竞争力;以稳健的用户迁移与高质量的口碑为商业回报。
我们可以不必急着宣布胜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一个把短期喧闹当作常态的市场,能把 " 高端 " 做成体系的品牌,本身就赢得了时间这位最公平裁判的认可。
坚持 " 科技新豪华 " 的星途,或许不是这次车展上声量最大的那家,但它正在做一件耐心且扎实的事——把中国品牌的高端想象,变成别人无法轻易撼动的现实。
▼ ▼ ▼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法律顾问: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姜磊律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