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体检报告," 钙化 " 二字让人见了心里 " 咯噔 ",担心别是自己的身体摊上什么大事了。别紧张!在体检报告里,器官钙化是最常见的字眼之一。
器官钙化的原因
生理性钙化: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钙化现象。在人体内,正常组织发生钙盐沉积,这一过程对机体发育以及维持正常生理过程至关重要,比如在牙齿和骨骼的发育阶段,就离不开生理性钙化。
病理性钙化:由于组织损伤、炎症刺激、钙磷代谢紊乱、老化等原因导致钙盐慢慢沉积在组织或器官内产生,例如肺炎、肺结核等愈后留下的瘢痕,胆囊、泌尿系统中由碳酸钙和胆固醇构成的结石等都是典型的病理性钙化。
哪些钙化要重视
肺钙化:很多时候,肺钙化灶只是肺部炎症愈合后留下的小标记,就像皮肤上的旧疤一样。工作生活中经常接触石棉、煤烟尘等也容易形成肺钙化灶,严重者甚至出现尘肺病。
CT 检查中发现的钙化性结节通常是良性的,结节中可以见到弥漫性钙化、中心钙化、层状钙化或爆米花样钙化,定期复查即可。相较钙化性结节,更需要关注的是非钙化性结节,需要根据结节的大小、结节的密度制定后续随访或治疗计划。
乳腺钙化:乳腺钙化可能由衰老引起的腺体萎缩、良性增生性病变、创伤性脂肪坏死、恶性肿瘤等多种因素导致。典型的良性钙化呈现粗棒样、圆形或环形,可疑钙化通常呈段样、集群样分布或细线样分支状。评估时,需要结合肿块的形态、周围组织结构等因素综合判断,这便是超声或钼靶检查报告中常见的 BI-RADS 分类。
BI-RADS 如果是 0 类,指超声检查无法全面评估病变,需要进一步做影像学检查。BI-RADS 如果是 1 至 3 类一般为良性,定期复查即可。4 类属于可疑恶性,5 类高度可疑恶性,建议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
甲状腺钙化:甲状腺的良性和恶性病变都可能引发钙化。甲状腺钙化可分为微小钙化、粗大钙化和边缘钙化三类。微小钙化堪称甲状腺乳头状癌的 " 警示灯 "。临床上,可借助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大小、是否存在钙化、形状等多方面特征综合判断。和乳腺检查类似,甲状腺结节也可以通过 TI-RADS 分类来反映良恶性程度,医生依据分类结果决定后续随访及处理方式。
前列腺钙化:前列腺钙化可能是由于前列腺炎症或前列腺增生导致前列腺分泌物阻塞引起。大多数前列腺钙化没症状,与慢性前列腺炎相关的前列腺钙化可能伴有慢性盆腔疼痛。若没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无需采取特殊治疗,定期随访前列腺超声就可以。
肝脏钙化:肝脏钙化最常见的原因是炎症,多由感染和寄生虫引起,此外肝血管瘤、肝细胞癌等良恶性肿瘤也会导致钙化。肝脏钙化大部分是良性的,医生会依据钙化的形态、位置、数量以及其他临床资料等综合评估,定期复查即可。
冠脉钙化:冠脉钙化的程度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加重,会使血管壁硬化,进而影响冠状动脉的血流。脂质代谢异常、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慢性肾病、高钙血症等,都是导致冠脉钙化的因素。临床上,可通过冠脉 CT 血管造影、冠脉造影等手段评估冠脉是否存在狭窄情况。一旦发现冠脉钙化,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并定期到健康管理门诊随访。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医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