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英伟达依赖 AI(人工智能)巨头的资本支出(又称成本支出),国内 AI 巨头的成本支出也对算力产业链影响巨大。
今 年 2 月 ,阿 里 巴 巴(HK09988,股价 134.70 港元,市值 2.57 万亿港元)宣布未来 3 年将投入超过 3800 亿元用于建设云和 AI 硬件基础设施。近日,阿里巴巴披露的最新季度(4~6 月)财报显示,公司单季度资本开支高达 387 亿元,创下历史纪录。
阿里巴巴的底气,是其云业务收入持续增长。4~6 月,阿里云实现超预期增长,收入同比涨 26% 至 333.98 亿元,增速创 3 年新高。
阿里巴巴的巨额投入,会让哪些产业链细分巨头受益呢?
芯片是自研还是外购?
在近日举行的阿里巴巴 2026 财年(2025 年 4 月 ~2026 年 3 月)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阿里巴巴 CEO(首席执行官)吴泳铭表示,过去四个季度,公司在 AI 基础设施和 AI 产品研发方面累计投入超过 1000 亿元。
AI 基础设施和 AI 产品的研发绕不开算力芯片。那么,公司算力芯片是自研还是外购呢?
与非研究院资深行业分析师张慧娟表示,"(算力芯片)国产化是一个趋势,至于量具体有多少,还需要观望。"
目前,国内算力芯片主要分为 GPGPU(通用图形处理器,用于处理本由 CPU 处理的通用计算任务)和 DSA(针对特定领域定制的可编程处理器架构)两大阵营。GPGPU 厂商包括壁仞科技、摩尔线程、沐曦集成电路等,DSA 厂商则以华为昇腾、寒武纪、燧原科技为代表。
这些公司是否与阿里巴巴在半导体方面有合作?
9 月 1 日,燧原科技工作人员回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公司与阿里集团是有合作的,但并未作进一步解读。
合作不方便透露,但阿里巴巴正在自研的 AI 芯片则已明确。
阿里巴巴达摩院于 2 月召开 "2025 玄铁 RISC-V(一种开源指令集)生态大会 ",并宣布其首款服务器级 CPU(中央处理器)C930 在 3 月开启交付。这是玄铁首款服务器级 CPU,其包含 DSA 自主扩展接口。
此外,达摩院 2 月已公布了 C908X、R908A、XL200 等玄铁处理器家族新成员的研发计划,它们分别针对 AI、车规级和一致性互联方向。
关于阿里巴巴的 AI 芯片自研还是外购,蓉和半导体咨询 CEO 吴梓豪认为," 只要 CSP(云服务提供商)的量比较大,都有自研的需求。全球大型 CSP 厂商,基本都有自研(算力芯片)的需求——比如 AWS(亚马逊云服务)和谷歌。"
从 RISC-V 出发的自研路
阿里巴巴是 RISC-V 的坚定支持者。
据报道,在 RISC-V 国际基金会中,阿里巴巴达摩院旗下 " 平头哥 " 公司参与了 30 余个技术方向的标准制定,并主导安卓、数据中心等 12 个关键技术小组。它是公认投入力量最大的中国公司。
此外," 平头哥 " 还是全球 RISC-V 软件生态计划 "RISE" 的创始董事会成员。
" 平头哥 " 生态副总裁杨静也曾表示," 随着软硬件生态的逐步成熟,创新的形态不断涌现,所有芯片都值得用 RISC-V 做一次。‘平头哥’愿与全球合作伙伴一道,持续深挖 RISC-V 技术潜力。"
对算力芯片,阿里巴巴也会使用 RISC-V 架构吗?
目前,RISC-V 架构处理器主要替代的是 X86、Arm 架构的 CPU。该架构能否应用于算力芯片领域?比如利用 RISC-V 指令集设计 DSA 芯片?
吴梓豪认为,"(DSA)可以基于 RISC-V,问题是没有生态。不是生产出一颗芯片就可以使用的,还需要搭配生态、驱动。RISC-V 生态需要很长时间来积累。目前 RISCV 主要针对 CPU,其架构并不是那么适合高性能,不过要用也能用。"
张慧娟认为,"RISC-V 是模块化、开放、可拓展的,且指令集又非常精简、高效。如果专门给 AI、向量计算去设计一个 DSA,就可以强化 RISC-V 在这些领域的能力。"
半导体资深专家、电子创新网创始人张国斌表示,"RISC-V 是指令集架构,可以基于它制造 CPU、NPU(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等。(它)就像一盆面,可以做馒头,也可以做面条,还可以做煎饼,关键要懂得用它。"
不过张国斌也承认,目前生态是 RISC-V 架构的短板。
值得一提的是,GPGPU 龙头英伟达在 7 月宣布,其软件平台 CUDA 将开始支持 RISC-V 软件生态。
张慧娟表示," 这对 RISC-V 是个好消息。CUDA 支持 RISC-V 软件生态,这意味着不仅仅是接口适配,而且是系统性适配,包括 CUDA 工具包、驱动程序、一些专用加速库等。未来,这些都做完了,RISC-V 将可以如同 X86、Arm 架构 CPU 一样,作为主机的处理器。"
也就是说,RISC-V 架构的 CPU 替代 X86、Arm 架构的 CPU 还有一段路需要走。而真正成为算力芯片,建立生态也是一个庞大且艰巨的工程。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