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09-02
通力电梯在华投资加码 未来国产电梯行业突破口在哪?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8 月底,全球电梯巨头之一的通力电梯在深圳宣布,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启动重大投资计划。《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了解到,未来,通力电梯将在深圳设立南方总部、研发中心及智慧物流与装配中心,重点布局更新改造和数字化维保两大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有着全球最大的电梯保有量,但包括通力、奥的斯等在内的国际品牌占了七成市场份额,国产电梯品牌仅占三成左右。过去几年,电梯行业最大收入来源——房地产需求放缓,直接导致这些企业整体业绩疲软,甚至出现 " 价格战 "。

从近期 A 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半年报中也可以看到,电梯行业企业今年上半年多处于收入下滑状态。头部企业中,上海机电(SZ600835)营 收 同 比 下 滑 6.41%,广日股份(SH600894)下滑 3.05%,两家企业归母净利润也遭遇下滑。而更多电梯企业,营收下滑幅度达到了两位数。

与通力电梯一样,新形势下,这些国产电梯企业也将目光瞄准新领域——城市更新改造带来的换梯、加装电梯需求,以及极大保有量之下的电梯维保服务。

这一次,国产电梯品牌能靠更新和服务市场扳回一局吗?

A 股电梯企业业绩承压

房地产行业的持续深度调整,让 A 股电梯企业 2025 年上半年业绩普遍承压。Choice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沪深两市 12 家电梯行业上市公司中,10 家企业营收出现下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龙头企业上海机电上半年实现营收 94.38 亿元,同比下降 6.41%;归母净利润为 4.91 亿元,同比下降 6.67%。广日股份同样未能幸免,实现营收 31.16 亿元,同比下降 3.05%;实现归母净利润 2.23 亿元,同比下降 4.88%。

康力电梯(SZ002367)成为少数亮点,实现营收 18.58 亿元,同比微增 0.02%;实现归母净利润 1.80 亿元,同比增长 2.29%。然而,规模更小些的企业,处境更为艰难——森赫股份(SZ301056)营收同比下降 36.17%,通用电梯(SZ300931)营收同比下降 40.91%,华菱精工(SH603356)营 收 同 比 下 降 20.48%,行业分化加剧。

记者统计发现,2025 年上半年,A 股 12 家电梯公司营收总和为 181.25 亿元,创下近 5 年最低,2021 年上半年,这一数值超过 220 亿元。

对于业绩下滑,多家电梯企业在财报中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康力电梯提到:" 自 2024 年四季度开始,房地产调控政策向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转向……但优化供给更需要中长期政策的持续发力。反映在房地产新开工和竣工面积上,2025 年上半年分别同比下降 20.0% 和 14.8%,电梯行业竞争加剧,新增订单需求、价格持续承压。"

国产品牌如何实现提升?

需要说明的是,销售不振是普遍现象。从全行业范围来看,过去多年,外资品牌凭借成熟技术和品牌优势,牢牢占据着我国电梯市场约 70% 的份额。不过,这一格局正在悄然改变,呈现出 " 外资主导、国产品牌追赶 " 的竞争格局。

民生证券研报称,外资电梯品牌通过独资或合资方式进入中国电梯市场,纷纷把生产重心和研发中心转移到中国。基于外资品牌带来的技术标准、管理模式、经营理念,中国民营电梯企业实现了高起点发展,在技术、质量、管理、服务上快速步入国际化行列。

数字化与智能化或是本土电梯品牌缩短差距的重要原因。《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随着行业转型深入,电梯企业正加大在智能化、数字化领域的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

例如,康力电梯此前多次介绍,公司建立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电梯云服务平台,包含电梯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公司将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梯、扶梯应用,实现人脸识别、电动车识别、宠物识别、人流统计、行李检测等功能,提升电梯智能化水平。

去年,广日股份综合毛利率同比增长超 1 个百分点,净利润实现逆势增长。对此,其证券事务代表刘伟斌介绍,原因包括优化业务结构,大力拓展电梯整机及智慧楼宇、智慧园区等数字化业务;从技术、工艺入手,通过数字化建设等措施,打造高性价比产品等。

快意电梯方面也介绍,公司重点布局无接触呼梯系统、智能派梯算法、AI 智能监控等技术领域。在物联网平台开发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电梯物联网管理平台,整合电梯流量分析系统,实现对电梯运行状态、使用频率及维保流程的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提升运维效率。公司将通过智能化管理平台和 AI 算法优化进一步推动商业化进程,从而通过数据驱动服务模式拓展市场空间。

而以上国产品牌的创新举措,外资品牌同样在强调。在 8 月 29 日的媒体交流会上,通力电梯有关人士也介绍了物联网、预测性维保、AI 算法分析等技术。

行业赛道突破口在哪里?

面对新梯市场需求萎缩,更新改造和维保服务成为行业新赛道,这或许将是中国电梯企业的破局之道。中国电梯市场的巨大容量,恰好为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据沪宁股份(SZ300669)2025 年半年报介绍,截至 2025 年 6 月,全国电梯保有量已突破 1200 万台,形成庞大的日常维保需求基数。其中,使用年限超过 15 年的老旧电梯数量逾 100 万台,且越往后,超期服役的老旧电梯数量将持续攀升,改造与更新需求日益凸显。

快意电梯方面回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公司一直十分关注国家政策支持下的旧楼加装和便捷出行电梯市场等,并设立对口业务部门,针对加装电梯市场和更新电梯进行专业化运营,积极拓展业务。

梅轮电梯(SH603321)也表示,面对激烈的竞争,企业绝不能陷入被动应对的价格战漩涡,而应主动寻求差异化突破,从 " 制造 " 走向 " 智造 ",从 " 卖产品 " 转向 " 卖服务 "。

更新改造也有政策方面的支持。据央视新闻,2024 年 9 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将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各地对 4 万余台使用 15 年以上的住宅老旧电梯实施更新。至今年 2 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 2024 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 62 亿元,支持各地对 4.1 万台住宅老旧电梯实施更新,截至 2025 年 2 月,全国已开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更新电梯 3.6 万台。

上半年已有企业受益。沪宁股份在 2025 年半年报中提到,国际电梯龙头奥的斯(Otis)2025 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其中国区电梯维保基数同比增长约 15%,更新业务收入同比增幅超 20%。另一巨头迅达(Schindler)还在半年报中指出,受益于特别国债政策,公司二季度在华更新电梯订单量实现大幅增长。两家企业均对下半年市场动能延续持乐观预期。

8 月 29 日,在宣布重大投资计划后,通力电梯召开了媒体交流会。通力集团执行副总裁、通力大中华区总裁包嘉峰表示,未来,通力电梯计划通过设定转型阶段实现行业进一步发展,主要聚焦两大方向,一是维保市场,二是电梯更新改造。

当日,包嘉峰多次强调,深圳拥有先进的科技与充足的人才资源,通力希望在此学习先进解决方案,结合电梯行业特点,推动数字化维保与电梯更新改造业务落地,其建设的深圳研发中心也将依托深圳完善的产业生态与技术优势,聚焦电梯更新改造及数字化维保服务领域的创新应用。

民生证券今年 1 月份的研报分析,目前,我国对电梯没有强制报废年限规定,一般电梯的使用寿命为 15 年至 20 年,随后会老化、故障频发,其不仅安全隐患高,并且维修保养成本非常高,所以旧梯更换改造或为更有性价比的选择。2005 年至 2008 年,我国处于房地产扩张周期的开始,大部分电梯按照日本标准设定,电梯报废年限约 15 年,彼时新装电梯目前逐步进入更换密集期。

这也意味着,那些能够率先完成战略调整、业务转型的企业,或将在新一轮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股 房地产 上市公司 上海 康力电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