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咪OK 前天
27岁,月入30万:但我眼红的不是她的钱,而是她的活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不知道大家在抖音上有没有刷到过一个叫李福贵的姑娘。

看她接地气的摆摊视频,有时真的解压。李富贵就像一个现代版的 " 货郎 ",她在车上装着有豆腐饼干这些小零食,也有油盐酱醋这些调料,还有帽子拖鞋这些百货,带给村里腿脚不方便走动的老人。

她的视频没有滤镜、没有脚本,特别真实质朴,一下子就让她吸粉好几百万。

走红之后,有人帮她算了一笔账,摆摊卖货加上短视频接广,一个月至少有 25-30 万的收入。日子好过了,这个 27 岁的小姑娘却没有选择去大城市享受生活,依然扎根在乡村。

就在前几天,她自掏腰包 2 万多元,带着村里 46 位平均年龄在七八十岁的老人,去郑州玩了一天:听戏、看剧、逛景点,吃自助餐。

这条视频让无数网友动容,瞬间火爆全网,点赞已超 911 万,还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多家官媒报道。

视频里的老人,有的穿得 " 比结婚那天都齐整 ",脸上洋溢着孩子般的笑容。

60 岁的王女士,是一级视力残疾,但她却说:" 都叫我不要来,我看不见我也能听到呀。"

王大爷看戏时听不见声音,但依然兴奋得手舞足蹈。

崔大哥从出发那一刻起,就笑得合不拢嘴了。

从此,老人们的世界不再只有大山。

而李福贵呢,尽管满面笑容,背后却是巨大的压力。

她提前做足准备:帽子、挎包、晕车药,为每位老人购买保险,甚至还带上了救心丸。

她说自己 " 好几天都没睡好,无时无刻不在担心安全问题,直到送到家的最后一刻,才放松下来。"

有网友感慨:" 河南原来不只有胖东来,还有李福贵!"

也有人替她担心:" 风险太大,大到连保险公司都不敢接单。"

但就是顶着这样巨大的压力,她完成了很多老人一辈子都不敢想的愿望。

很多人被她的善举感动,却也好奇:

一个 27 岁的农村姑娘,为什么要自己花钱,做这样一件 " 吃力不讨好 ",甚至充满风险的事?

这背后,并不是 " 好人好事 " 的简单叙事,而是一个自己一步步走出泥潭,如今转身为更多人撑伞的女孩,最笨拙,也最赤诚的感恩。

对外人来说,这是壮举。但对李福贵而言,这不过是她人生轨迹,最自然的延伸。

01、天崩开局

李福贵的人生,始于 " 地狱模式 "。

父亲因为儿时的脑膜炎,智力永远停留在了 5 岁。母亲先天残疾,生活无法自理。

李福贵却是家庭里唯一健全的孩子。她白皙清秀,和父母截然不同。邻居们都说她是 " 抱养来的 "。

这种 " 不同 ",也让她成了被同学指指点点的对象,从小尝尽了被排斥、被嘲讽的滋味。

父母没有养育能力,她只能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懂事、能干,成了她早早学会的生存法则。

五六岁时,她便帮着爷爷奶奶打理家务。

14 岁上初二,她做暑假工补贴家用。15 岁初中毕业,她已经辍学打工。

她发过传单、推销过化妆品,哪怕月薪不到一千,也会坚持寄一半回家。

2017 年,她到影楼做化妆助理,学到了拍照、摄影等更多技能,工资也慢慢涨到两三千。

生活渐渐有了起色,她也在城里成了家。

那一刻,她仿佛终于走出了过去的阴霾。

可世事无常,命运的打击再次袭来。

2018 年,叔叔在工地受伤,落下了残疾。

2020 年,最疼爱她的奶奶去世。

原本就不堪重负的婶婶,选择了离开。

80 多岁的爷爷,不得不一个人扛起整个家的重担:照顾智障的儿子、残疾的儿媳,未成年的孙子孙女 ……

也就是这时,李福贵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

夫家始终嫌弃她 " 不体面 " 的原生家庭,尽管她卑微努力,但还是无力挽回。

短时间里,她失去了至亲,也失去了自己的小家。

每次回村,看着 80 多岁的爷爷还要佝偻着腰下地干活,她都心如刀割。

2021 年,她做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辞职回村。

但现实,远比她想象的更加残酷。

家里只有几亩田,堂弟堂妹还未成年,父母、叔叔都需要照顾。

一个年轻女孩在农村,还能做什么?

最初,她每天和爷爷一起下地干活:

给桃树浇地、施肥、翻土,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

后来,她借来一辆电动三轮车,开始了 " 走村卖货 "。

顶着 40 摄氏度的高温,一天跑五六个村子,经常从早上 6 点半出摊,到太阳下山了才回家。

为了多挣点钱,她不断扩充 " 经营内容 ":卖桃子、煎饼果子、豆腐、糕点 ……

白天,她穿梭在各个村庄吆喝叫卖。晚上,她剪辑视频,分享自己的生活日常,吸引到了不少人的关注。

就这样,慢慢地,她挣来的钱终于能够养活家人。

日子虽不宽裕,但在她的勤恳操持下,这个家终于安稳下来。爷爷的叹气越来越少,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命运一次次将李福贵推入泥泞,但那些在田埂间流下的汗水,村子里回荡的吆喝,非但没有压垮她,反而成了她眼里的光,脚下的路,和后来照亮别人的力量。

02、向阳而生

要说李福贵真正火起来,是从 " 卖豆腐 " 开始,尤其是那句嘹亮又清脆的 " 打豆腐嘞来了 ",几乎成了她的标志性吆喝。

一听到这声音,村里的留守老人们就陆续笑着探出身来。

李福贵不仅长得眉清目秀,心地也特善良淳朴。

新进货的糕点,她总想让遇到的乡亲都尝一尝。顾客结账时,顺手就把零头给抹了。

碰到一个拄着拐杖,瘸着腿的奶奶,她上前便问:" 你家有啥缺的不?没钱也能买。"

看见力所能及的事儿,什么帮老人收谷子、梳头发,她随手就做了。

还有一次,她听到有老人念叨,说自己一辈子都没能去北京天安门照相,太遗憾了。没过几天,她就网购了一张大大的天安门背景图," 实现 " 大家的心愿。

明明是很苦、很涩的生活,但她从来不卖惨。反而把最甜的笑容,最暖的善意,都留给了身边人。

乡亲们把她当成了亲闺女,争着拉着她去自家吃饭。

有奶奶心疼她,不肯试吃她的糕点,念叨道:" 你多卖点钱吧乖 "。

有顾客想让她早点回家,就特意多买些东西。

上千万网友看了她的视频,也被深深打动,点赞支持。

" 这种没有血缘的关怀和质朴的对待,简直让人太感动了。"

" 怎么形容她呢?就像贫瘠的土地盛开的向日葵。"

大家觉得李福贵像一束光,照亮了每一个素不相识的老人。

但李福贵却说:

" 是他们让我看到人生赚钱之外的更多意义,我觉得他们帮到了我。"

仔细翻看李福贵的视频会发现,其实她卖给老人们的东西,装上一大袋,也就收个 8 块,10 块,基本赚不到什么钱。

她说我停下来是想看看,这些老人他们过得怎么样。

而老人们走上前去,也不只是为了买东西。就像一位大姨说的:" 我其实不缺东西,但我就想来买点东西,想和她说说话。"

这种毫无保留的接纳和爱意,对于曾经因为家庭而自卑的李福贵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温暖和感动。

所以她说:他们治愈了我,我也想照亮他们。

03、苦难熬成了糖

如今,李福贵不再是那个,只能靠三轮车一趟趟赶集摆摊的小贩。

凭借自媒体平台,她拥有了超千万的粉丝,也获得了更稳定的收入。

那个曾经风雨飘摇的家,也因为她的努力,变得安定。

她在自家小院里,在二叔家的露台上,种满了各种生机勃勃的花花草草。

她亲手做木工活,做女工,翻新窗户框,制作窗帘,还做了一面照片墙,用来记录和家人共度的珍贵时光。

只要在家,她会亲手给家里人做饭。像照顾孩子一样为妈妈剪发、洗脸,耐心教她生活起居。

经济宽裕后,她带爷爷第一次去了北京,带全家人去吃火锅,更有勇气地规划一家人的未来。

而她自己也从未停止成长,仍在坚持读书、自学英语,不断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她曾说:

" 人生应无所畏惧,活得热烈多彩,哪怕身居沟壑,也应仰望满天繁星。"

这句话,成了她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回首来时的路,她说:" 从小学到中学都被人欺负,说你妈是啥啥啥(残疾),但是你没人敢说,因为你没有底气。"

19 岁误入婚姻,她没有底气,受尽了委屈,却无处倾诉,只能默默往肚子里吞。

但所有的苦涩和委屈,在时光中化为养料,让她心生无限底气,活成了现在坚韧而漂亮的模样。

她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一个再平凡的人,当她认真活出自己,也会焕发出感召他人的力量。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抖音 饼干 脑膜炎 新华社 河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