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动力 昨天
一边关店,一边押注“25元店”,无印良品被名创优品拖下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无印良品仅靠 " 低价 " 能否再次成功?

MUJI 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进入 " 闭店潮 ",多地门店相继宣布闭店?

据媒体报道,MUJI 北京世茂工三店将于 8 月 31 日关闭,此前,北京国瑞城店已于上半年闭店;位于济南市中区振华商厦一层的 MUJI 无印良品门店已营业 11 年,同样将于同日闭店;长沙泊富国际广场的 MUJI 无印良品门店也将在 8 月底正式停止营业。此外,无印良品在上海、长沙、苏州、烟台等多个城市的门店也皆于近期宣布闭店。

根据无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计画的财报,截至 2025 年 5 月,无印良品 2025 财年在中国市场关闭 17 家门店,创下历史新高。

对于此消息,无印良品官方回应:" 个别的闭店只是 MUJI 基于经营效率进行的正常调整,面对部分商圈人流下降的挑战,MUJI 会对经营效益不佳的门店做出取舍。"

同时,品牌也强调了 " 扩张 " 的另一面:"MUJI 中国目前坚持每年开 40 家左右门店,2025 年 3 月 1 日至今,已经新开了 15 家店铺。"

一闭一开之间,无印良品的战略变化逐渐清晰 。

据亿邦动力了解,无印良品这次关掉的门店都在核心商圈,租金价格不低,但是受新开的更有活力的购物中心影响,客流却减少了。比如这次关闭的北京世茂工三店离新开的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店,步行只需十分钟。老店店员透露:" 刚开的那几年盈利,这几年不怎么盈利了,客流很小。"

那要新开什么样的店,才能够提升无印良品口中的 " 经营效率 "?

其实,今年初,无印良品就正式宣布在中国市场推出低价店型 "MUJI 500",名称中的 "500" 对应 500 日元,换算成人民币约 23-25 元,意味着店内 70% 的商品定价都围绕 "25 元 " 展开。这种与 " 中产定位 " 截然不同的店型,背后是一套精准的 " 降本逻辑 ":

品类 " 做减法 ":只卖 " 小而轻 " 的平价品

与核心商圈老店动辄 2000+SKU、涵盖家具、服饰、杂货的 " 全品类 " 模式不同,MUJI 500 完全砍掉了客单价较高的家具、服饰线,只聚焦文具、零食、日用品等 " 小而轻 " 的品类。

选址 " 避高就低 ":租金直降

MUJI 500 的门店面积控制在 200 平米左右,且完全避开核心商圈的高端购物中心,转而选择地铁站、大学城、社区周边等 " 通勤枢纽型 " 地段。

供应链 " 本土化 ":中国设计 + 中国制造

为进一步降低成本,MUJI 500 近一半商品采用 " 中国制造 " 模式 。直接在国内生产、配送,省去了 " 中国制造→日本仓储→中国门店 " 的迂回物流链路,物流成本大幅降低。

产品 " 去创新 ":复用现有低价款,不搞新花样

与名创优品 " 每 7 天上 100+ 款新品 " 的快节奏不同,MUJI 500 的商品是从现有产品线中筛选出低价基础款,集中陈列销售。省去了新品研发的设计成本和试错成本,进一步压缩定价空间。

事实上,无印良品 1980 年诞生于日本经济低迷时期,本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平价品牌,无印良品的含意就是 " 没有品牌标志的好物品 "。经营口号是 " 有理由的便宜 ",也就是通过简化包装、优化生产,把价格打下来,但质量不打折。

2005 年无印良品进入中国时,其利用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势能差打法,和麦当劳 80 年代进入中国一样," 摇身一变 " 成了中高端品牌。也就是经典的认知差,因为大家不知道它在日本是平价品牌,只看到它独特的、充满 " 高级感 " 的日式设计和高品质产品,中产们成功被俘获。

在定价方面,无印良品同一商品在中国的售价比日本 " 溢 " 出 50% 甚至 100%。(当然其中也有税后和物流的因素,比如进口税费:中国对进口商品征收增值税、关税和消费税等,这些税费会直接计入商品售价。例如,中国的增值税率曾一度为 17%,而日本的消费税为 8%。物流成本:早期无印良品为了统筹全球订单、规模化生产以降低单位成本、统一全球品质标准,并可能结合当时出口退税政策的综合考量,选择将中国制造的商品运回日本再送至中国销售,这种物流方式也增加了成本。)

中高端市场策略下,无印良品门店多开设在城市核心商圈的高端购物中心,比如大悦城、万达、太古里等,这些地段租金昂贵,推高了经营成本。而在日本,无印良品拥有多种店铺形态,包括路边店、地铁站内小型店以及便利店柜台。

曾经的中高端品牌如今为何要走低价路线?

这是无印良品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它正在对手的挤压下,不得不进行这场战略调整。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同样卖日用杂货的名创优品国内门店数达到 4305 家,密度之大是无印良品的 10 倍。本次关闭的门店不统计在内,截至 2025 年 6 月,无印良品在中国门店数为 414 家。

与无印良品相比,名创优品的核心优势在于极致的性价比策略,它大部分商品定价在 10-39 元区间内,比如一款同规格的香薰机,名创优品售价 59 元,而无印良品的类似产品售价则达 258 元。名创优品的纯棉四件套售价 79 元,而无印良品类似产品价格则在 349 元。

这种巨大的价格差异,让名创优品成功吸引了追求实惠的年轻大众消费者,而无印良品则被消费者吐槽 " 总觉得无印良品的标价应该是日元。"

事实上,面对市场变化,无印良品早就提出了 " 降价 " 策略,2014 年无印良品母公司株式会社良品计划的社长松崎晓公开表示,要在 2020 年前让中国市场的商品售价跟上日本市场水平。同年,无印良品开启了 " 断腕式 " 降价,此后的 9 年里,历经 11 次连续降价,部分商品降幅高达 50%。

不过很明显的是,降价力度并未达到消费者预期,或者说没有跟上名创优品的水平。

对此,无印良品近日再次宣布,将在今年 8 月以后,对中国市场销售的衣物等 260 多个品类商品平均下调价格 20%。降价商品以热销品为主,将在 8 月下调 118 个品类、12 月下调 145 个品类的商品价格。

去年秋季,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还对 107 个品类商品平均降价 17.5%。日本无印良品株式会社社长松井忠三表示:" 只要降价就可能有更多的人来购买 "。

相比之下,早期的名创优品一直被人讽刺是 " 山寨 ","logo 抄袭的是优衣库,名字抄袭的是无印良品 "。名创优品的创始人叶国富早年确实还在日本注册了一家公司,就连设计师请的也是日本人。以至于有不少人都以为名创优品是日本品牌。

但就在 2022 年的时候,名创优品的西班牙账号被曝将一款穿着中国旗袍的盲盒玩偶称作是 " 日本艺伎 ",一时间,名创优品被推上风口浪尖。这对于名创优品来说也是一个转折点,在 2022 年 8 月,名创优品决定要 " 去日化 "。彻底撕掉 " 日系 " 标签。

此外,除了价格优势。2020 年的时候,叶国富提出," 兴趣消费将会成为全球趋势 "。事实证明,五年后的今天,年轻消费者们的确更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日前,名创优品发布 2025Q2 财报,集团旗下潮玩品牌 TOP TOY Q2 营收达 4 亿元,同比大增 87.0%,门店总数达 293 家。同时,泡泡玛特的惊人发展也是最好的证明。泡泡玛特发上半年报显示,其 2025 上半年营收 138.8 亿,同比增长 204.4%。创始人王宁在业绩会上直言 " 今年 300 亿营收很轻松 "。截至 2025 年 8 月 26 日,泡泡玛特市值已突破 4500 亿港元。

如今中国市场的变化,让人很难不联想到日本 " 失去的三十年 ",当时,社会进入了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口中的 " 下流社会 "。" 下流社会 " 的核心特征是: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热情、学习意识、消费欲望,甚至身体欲望的全面低下,即 " 全盘人生热情低下 "。

在这一背景下,消费观念发生巨变,人们不再轻易为华而不实的品牌溢价买单,转而极度追求商品的本质价值与性价比。

优衣库和无印良品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凭借 " 低价质优 " 逆势崛起,而优衣库 " 长青 " 至今。根据美国《福布斯》公布的 2025 年日本富豪榜,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以 482 亿美元(约 7 兆日元)连续四年蝉联日本首富。

那么如今无印良品仅靠 " 低价 " 能否再次成功?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无印良品 muji 北京 中国制造 中国市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