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元炸鸡 VS 五星级 10 元炒面:餐饮业 " 价格倒挂 " 背后的刚需革命与行业重构。
2025 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 4.3%,达 2.75 万亿元,但吴晓波频道调研显示,超 60% 街边餐饮商户月营业额同比下滑两成。这种 " 宏观向好与微观寒冬 " 的撕裂,在成都索菲斯锦苑宾馆 10 元炒面的烟火气与甘肃庆城高端餐饮 70% 流水跌幅中愈发刺眼。
当五星级酒店放下身段摆摊,当中高端餐饮集体 " 下凡 ",当下沉市场不再是避风港,中国餐饮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重构——这场变局不仅关乎生存,更在改写行业的底层逻辑。
01、五星摆摊现场:从宴会厅到菜市场的降维突围
婚宴骤减 38%、会议收入下滑 42%,五星级酒店用 10 元炒面、38 元乳鸽激活闲置产能,成都索菲斯等案例印证 " 供应链优势 + 性价比策略 " 的降维打击。
1、高端酒店的 " 地摊经济学 "
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 年二季度全国四五星级酒店婚宴订单同比下降 42%,会议收入锐减 38%,闲置的厨房、厨师和食材成为沉重负担。
成都索菲斯锦苑宾馆率先破局:早餐时段在大堂外摆摊售卖 10 元大厨炒面、38 元脆皮乳鸽,开业首月即实现日均 1.2 万元营收,相当于 30 间客房的日收入。
这种 " 降维打击 " 迅速形成燎原之势:
郑州永和伯爵国际酒店:推出 10 元 3 个鸭脖、15 元爆炒花甲,每日 15:00-17:00 出摊,两个小时销售额稳定在 4000 元,毛利率达 25%;
杭州望湖宾馆:8 元东坡肉、39 元红烧蹄髈采用 " 酒店厨房预制 + 街边窗口现售 " 模式,周末排队时长超 1 小时,复购率达 42%;
济南中豪大酒店:将闲置会议室改造为 " 平价美食市集 ",售卖 2 元蛋挞、5 元大蒸包,单日最高销售额达 3.8 万元,盘活了原本空置的场地资源。
餐饮界认为,酒店摆摊本质是 " 冗余产能货币化 ",五星级酒店通过集中采购使食材成本比街边店低 15%-20%,专业厨师团队保障品质,在人均 30 元价格带仍能保持盈利," 这不是简单的‘自降身价’,而是供应链优势的市场化应用 "。
2、中高端餐饮的 " 黄昏自救 "
酒店的示范效应迅速传导至社会餐饮。南京人均 150 元的某粤菜馆,每日 15:00-17:00 在门口售卖 28 元烧腊饭、18 元艇仔粥,两个月内将外卖占比从 15% 提升至 35%。" 摆摊不是长期策略,而是争取转型时间窗口。" 南京餐饮协会秘书长刘杰透露,当地超 60% 的中高端餐饮已启动类似计划,部分品牌借此测试新菜品,为社区店模型铺路。
但风险同样存在。上海某米其林推荐餐厅因摆摊售卖 9.9 元葱油面,导致堂食客群流失 12%,被迫终止项目。" 中高端餐饮的核心资产是品牌溢价,过度下沉可能引发‘身份认知混乱’,需在‘短期现金流’与‘长期品牌价值’间找到平衡。"
02、下沉市场变局:从 " 避风港 " 到结构性分化
美团数据显示 2024 年县域餐饮新增占比 32.9%,但 " 史上最严禁酒令 " 后,甘肃、青海等地高端餐饮流水骤降 70%,社区店与特色品牌却逆势增长,揭示下沉市场的 " 冰火两重天 "。
1、政务消费退潮与商务宴请收缩
2025 年 5 月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被称为 " 史上最严禁酒令 ",直接冲击下沉市场的消费结构:
高端餐饮重挫:甘肃庆城、青海门源等地高端餐饮流水骤降 70%,华北某县城四星酒店年收入仅为往年三成;
白酒消费乏力:海通国际研报显示,6 月县域市场 1500 元以上白酒销量同比下滑 18%,700-1500 元价位跌幅 5%-25%;
聚餐场景萎缩:陕西某县城烧烤店老板透露,5 月下旬以来 "6 人以上聚餐订单减少 60%,客单价从 85 元降至 58 元 "。
但结构性机会依然存在。湖南某米粉品牌凭借 " 非遗工艺 + 文旅融合 ",在政府扶持下游客消费占比提升至 45%,上半年营收增长 22%;山东某社区卤味店通过 " 每日现卤 + 微信群预订 ",复购率达 68%,逆势扩张 3 家分店。" 下沉市场不是不行了,而是‘靠政务宴请赚钱’的逻辑失灵了。" 刘杰强调,县域消费者正在用脚投票,选择 " 看得见的新鲜 " 和 " 摸得着的实惠 "。
2、社区店的 " 信任经济 " 崛起
在县城消费分化的同时,社区餐饮成为最大赢家。郑州某酸菜鱼社区店的 " 家庭作坊 " 模式颇具代表性:夫妻二人 +2 名帮工,30㎡门店主打 3 道爆品,通过 " 食材现杀现做 + 透明厨房 ",日均流水稳定在 8000 元,毛利率达 55%。
这类门店的共同特征是:
小而美:面积 30-80㎡,SKU 控制在 20 款以内,聚焦 " 爆款单品 + 高复购 ",如兰湘子的小炒黄牛肉、袁记云饺的现包水饺;
重信任:老板亲自站台,食材来源可追溯,部分门店开放 " 后厨参观 ",如紫光园的现烤包子窗口;
强绑定:通过会员日、生日特权等建立情感连接,社区复购率超 60%,远超商圈店的 25%。
当外卖平台抽佣高达 23%,社区店凭借 " 零渠道成本 + 高复购 ",正在成为中小餐饮的 " 诺亚方舟 "。美团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社区餐饮新增门店占比达 41%,订单量增速是商圈餐饮的 2.3 倍。社区店的本质是 " 熟人经济 2.0"。
03、外卖大战 2.0:500 亿补贴下的生死竞速
淘宝 500 亿补贴、美团三年千亿投资掀起 " 即时零售 " 狂潮,民生宏观测算其拉动 7 月餐饮收入增长 12 个百分点,但 "9.9 元炸鸡 " 正在摧毁线下业态根基,刚需品类展现惊人韧性。
1、资本换市场的短期狂欢
2025 年 7 月,淘宝外卖宣布 " 一年 500 亿补贴计划 ",美团随即启动 " 三年千亿投资 ",即时零售战场硝烟再起。民生宏观陶川团队研报显示,本轮补贴或拉动 7 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长 12 个百分点,但代价惨重:
商家利润压缩:某连锁汉堡品牌参与 "9.9 元套餐 " 后,单店日均亏损 2000 元,只为保住外卖排名;
品质隐忧浮现:南京消协抽查显示,38% 的低价外卖存在 " 食材分量不足 "" 临期原料使用 " 问题,如某品牌外卖汉堡肉饼重量比堂食少 20%;
堂食客流流失:某商场餐饮层数据显示,外卖补贴期间堂食客流下降 35%," 消费者形成‘等补贴再下单’的习惯,正常价格时几乎无人问津 "。
" 这是饮鸩止渴。" 一位不愿具名的快餐品牌 CEO 直言,平台用资本换市场的逻辑,正在将餐饮行业拖入 " 低价内卷 " 的泥潭," 当 9.9 元炸鸡成为常态,谁还愿意为 30 元的现做汉堡买单?"
2、刚需品类的 " 逆向生长 "
在补贴大战的喧嚣中,刚需高频品类展现出惊人韧性。美团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
茶饮赛道:9.9-14.9 元价位订单量增长 47%,某品牌通过 " 每日限量秒杀 " 实现日均 3 万杯销量,毛利率维持在 58%;
中式快餐:乡村基、大米先生等品牌同店营收增长 8%-12%,"25 元吃饱吃好 " 的定位精准匹配消费心理,客群稳定性远超其他品类;
地方小吃:凉皮、肉夹馍等品类外卖订单增长 23%,部分品牌通过 " 小吃 + 茶饮 " 组合提升客单价,如某凉皮品牌搭配 9.9 元酸梅汤,客单价从 18 元提升至 28 元。
04、行业破局建议:从 " 极限求生 " 到 " 价值重构 "
结合酒店摆摊、下沉分化、外卖大战等现象,餐饮企业需聚焦现金流管理、社区渗透、供应链优化与差异化竞争,在行业重构中找到生存支点。
1、短期止血:激活冗余产能与现金流管理
闲置资源变现:借鉴五星级酒店 " 摆摊模式 ",将非高峰时段的厨房、场地转化为 " 平价美食窗口 ",如某商场餐饮品牌利用午市空闲时段售卖预制菜,月增收 2 万元;
现金流预警机制:建立 "3 个月现金储备 " 红线,通过缩短账期、优化库存(如将食材周转天数从 15 天压缩至 7 天)提升资金效率,某连锁品牌借此在疫情期间减少 200 万元损失。
2、中期转型:深耕社区与供应链筑墙
社区店模型复制:参考郑州酸菜鱼社区店 " 小而美 " 策略,聚焦 1.5 公里半径客群,通过 " 现做现卖 + 透明化运营 " 建立信任,某品牌社区店复购率达 68%,远超商圈店;
区域供应链整合:联合本地供应商建立中央厨房,如湖南某米粉品牌通过集中熬汤配送,将单店后厨面积从 60㎡压缩至 30㎡,人力成本下降 30%。
3、长期突围:差异化定位与价值创新
刚需品类升级:在茶饮、快餐等赛道注入 " 健康化 "" 场景化 " 元素,如某粥品牌推出 " 早餐粥 + 养生茶 " 组合,客单价从 12 元提升至 25 元;
地域特色挖掘:结合文旅政策开发 " 非遗美食 "" 网红小吃 ",如陕西某凉皮品牌通过 " 现舂工艺 + 国潮包装 ",成为游客打卡地标,营收增长 45%。
餐饮界认为,未来行业将呈现‘哑铃型结构’:头部品牌靠供应链与规模取胜,区域特色品牌靠差异化存活,中间层‘高不成低不就’的企业将加速淘汰。" 好吃、便宜、放心 " 仍是穿越周期的终极密码。
鹤九说
当五星级酒店的大厨在街边翻炒 10 元炒面,当县域市场的烧烤店老板数着缩水三分之二的流水,中国餐饮正在经历一场 " 祛魅 " 运动——褪去 " 身份经济 " 的光环,回归 " 好吃、便宜、放心 " 的本质。
4.3% 的行业增长数据,掩盖不了 " 有人过冬、有人抄底 " 的残酷现实。酒店摆摊不是创新,是生存本能;下沉市场不是避风港,是专业者的战场;外卖补贴不是红利,是饮鸩止渴的毒药。
给餐饮人的三个提醒:现金流比规模重要,社区店比商圈店抗跌,真材实料比营销话术长久。这个冬天会淘汰一批人,但也会成就一批人——那些能把 30 元客单价做到 25% 毛利,能让社区居民每周复购 3 次,能在泡沫退去后依然站着赚钱的品牌,才是未来的赢家。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