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消费网 09-03
在“小”血糖仪上做“大”文章——三诺生物发展纪实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8 月初,长沙的气温直逼 40 ℃,在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诺生物)的园区内,物流平台停着多辆货车,工作人员正在将该企业生产的血糖仪、试条等产品装车;一辆辆货车驶出园区,产品经由交通网络送往全球各地。

三诺生物成立于 2002 年,20 多年的时间,这家创立初期仅 3 人的小微企业一路成长为全国血糖仪零售市场第一、全球第四的龙头,2024 年营业收入超 44 亿元。截至 2024 年底,三诺生物已获得我国医疗器械注册证 164 个;我国专利授权 338 项;旗下产品在全球 85 个国家和地区完成注册,产品及服务覆盖全球 187 个国家和地区。

" 三诺生物的成长得益于产品创新、产线升级、产业布局等。从创立初期的‘让中国的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拥有自己的血糖仪’,到如今的‘全球领先的糖尿病数字管理专家’,三诺生物的目标始终是为全球糖尿病及相关慢性疾病的人们提供创新、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 三诺生物创始人、董事长李少波说。

专注血糖管理

血糖仪是糖尿病患者日常监测血糖的必备医疗器械。而在 20 多年前,我国市场上的家用血糖仪多为罗氏、强生等企业的进口产品,价格较为昂贵。" 一台进口的血糖仪要近千元,1 片试纸平均 5 元 ~8 元,而 2000 年国内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还不到 800 元。" 李少波坦言," 当时很多人说,即便是买得起血糖仪,也用不起试纸。" 高昂的价格和使用成本,使得血糖仪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的普及率极低。

与此同时,正在湖南医科大学(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攻读预防医学硕士的李少波,在一项研究课题中预见了未来糖尿病患病人数可能大幅度增长。他意识到,对糖尿病认知不足和对自身指标异常的忽视,会给糖尿病患者带来很大的健康风险。

因此,李少波萌生了创业的念头,并付诸行动—— 2002 年 8 月,在长沙高新区一间不足 50 平方米的实验室里,三诺生物诞生。

如何让我国糖尿病患者买得到、买得起、愿意买国产高质量血糖仪?李少波确立了三个原则:准确、简单、可负担。经过不断地摸索、研究,三诺生物研发团队在检测准确的前提下,推出试条即插即测、无须开关机的血糖仪;在血糖检测试纸上,首创了虹吸加样技术,使得血糖检测所需的血液样本量更少,操作过程更为简便。

2004 年,三诺生物的首款血糖仪上市,其价格在 400 元左右,检测试纸每片不到 1 元,价格显著低于进口产品。由于操作简单、性价比高,该产品一经上市,就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2006 年初该血糖仪总销量为 6000 台,而到了 2006 年底总销量迅速增长到近 10 万台。

十年磨一剑。2012 年,三诺生物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成为我国 " 血糖行业第一股 "。

但李少波并没有止步于此。他认为,科技竞速,不进则退,健康赛道的终点线在不断刷新,产品研发也必须持续创新。

2013 年初,李少波邀请原 Nova Biomedical 高级研究员蔡晓华博士加盟,出任公司首席科学家。在蔡晓华的带领下,三诺生物的产品从家用逐步向医院市场和高端市场迈进。

2015 年,三诺生物推出了医院级血糖仪 - 金系列。这一系列产品的血糖检测试纸,核心材料使用了真空溅射金膜电极,引发了业内关注。蔡晓华向记者解释,金具有高稳定性的特点,使用金膜电极能够让检测数值更加准确、稳定。" 这一系列产品打破了国外品牌长期以来对我国血糖仪医院市场和高端市场的垄断。" 蔡晓华说。

2017 年,三诺生物又推出了院内血糖管理系统,实现从产品到服务的跨越。

市场的需求永远是三诺生物研发的重要出发点。由于关注到基层医疗机构在血糖、血脂、尿酸等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相关指标检测能力提升方面的诉求,三诺生物于 2019 年研发推出了面向基层医疗机构的便携式全自动多功能检测仪。据介绍,这台电饭煲大小的检测仪能够检测超 100 项指标,大大提升了基层的生化检测能力。

由于传统的指尖血糖监测有痛感、需要频繁采血,且只能提供单点血糖数据,无法全面反映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近年来,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逐渐受到市场青睐。

2023 年,三诺生物的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获批上市。据介绍,该产品应用第三代葡萄糖传感制备技术,完成了血糖监测点线面的布局,可实现糖尿病精准管理。2025 年 2 月,该产品的升级版产品发布。升级版产品只有 5 角硬币大小,用户佩戴后可连续 15 天监测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从而间接反映血糖水平,并能通过蓝牙在手机应用上同步血糖数据,进行日常血糖管理。

从单一的血糖检测到可检测尿酸、血脂等多项指标,从家用检测仪器拓展到医院检测设备,从血糖监测拓展到糖尿病全病程管理,三诺生物在血糖监测领域持续深耕,不断扩大其研发管线和市场版图,从 " 中国血糖仪普及推动者 " 逐步向着 " 全球领先的糖尿病数字管理专家 " 迈进。

据统计,2025 年一季度,三诺生物血糖仪销量占我国血糖检测零售市场份额超 58%;三诺自主开发的院内血糖管理系统进院超 1600 家,产品累计进院超 3800 家。

探索智慧生产

在三诺生物的产品包装车间,记者看到地面上每隔 1 米就贴有一个二维码——原来,这是料箱机器人的 " 路标 ",小型料箱机器人能够通过识别地面上二维码来确认运动轨迹。

" 现在看到的只是数字化工厂中的一角。" 三诺生物生产总监顾中飞说。据介绍,三诺生物在血糖检测试纸、血糖仪、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等核心生产线上均已实现了智慧生产。

三诺生物的智能制造建设始于 2018 年。顾中飞告诉记者,那一年,三诺生物管理团队前往位于苏格兰的强生血糖仪生产工厂交流学习。与他们的设想不同,对方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并没有直接介绍其产品性能的优越性,而是着重介绍了工厂借助六西格玛管理法(一种改善企业质量流程管理的技术)建设的智慧生产系统。

" 我们既意外也震撼,智慧生产这样的‘软实力’是我们当时迫切需要学习的。" 顾中飞说。医疗器械企业实现智慧生产并非易事。由于医疗器械具有明显的跨领域、跨学科特征,不同的企业需要根据自身产品特点定制化地设计生产线,难以设计出通用的智慧生产线,当时国内进行智慧生产的医疗器械企业还相对较少。但三诺生物管理团队在回国后依旧决定要启动智能制造项目。

在顾中飞看来,智慧生产是保障产品质量均一、稳定的必由之路。

在他看来,三诺生物的血糖检测试纸日产量超千万条,仅靠人工难以保障产品高良率产出,必须探寻新方法、借助新技术。其次,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血糖仪巨头公司已经进行了智慧生产改造,三诺生物如果不能及时建立智慧生产系统,势必会逐渐落后于行业发展。再次,从国内工业制造的发展来看,智慧生产也是大势所趋。用顾中飞的话说,企业智慧工厂建设的 " 软实力 " 也是竞争的 " 硬道理 "。

人才是智慧生产建设的基础。三诺生物招募了大量的数据管理、程序设计等专业人才,对已有的生产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与此同时,公司还对生产和质控人员进行数据统计管理培训,教会员工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数据,让员工拥有 " 数据意识 ",培养员工通过数据发现问题的能力,以便及时调整数据参数,提早规避风险。

在完成人员能力培养等基础工作之后,三诺生物斥巨资建立起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生产系统,该系统帮助企业在数据分析、生产环节质量控制等多个环节实现了提质增效。

以血糖检测试纸为例,智慧生产系统不仅能够收集生产线上的全部数据,还能够自动分析数据,帮助工程师找出如产品尺寸、重量、点酶量等直接关乎产品质量的关键生产数据,并能准确地计算出关键数据的合理控制范围。智慧生产系统还能够在生产环节对产品进行质量控制。不同血糖检测试纸之间的一些细微差别很难通过人工发现,但智慧系统却可以一边生产、一边检验,即便是微克级别的点酶量波动问题也能及时识别,使得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保障。

不仅如此,智慧生产系统还可以使生产线上下游的数据互相联动,在发现不合格产品时,自动向前追溯原因,并自动调整设备参数。如若遇到系统无法解决的问题,便触发报警系统并停机,提示工作人员人工进行调整。据悉,智慧生产系统启用后,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产品的均一性和稳定性也显著提升。其中,血糖检测试纸的良率稳定在近百分之百。

布局全球市场

优良的品质使得三诺生物的产品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用户的青睐。但三诺生物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海外。2016 年,三诺生物启动全球布局,走上了国际化发展之路。

三诺生物的全球化发展道路从产业并购开始。

2016 年,三诺生物先后以约 2.73 亿美元和约 1.1 亿美元收购了 Trividia 和 PTS 两家美国公司。Trividia 公司血糖仪产品占据美国血糖仪市场超 10% 的市场份额,而 PTS 是一家专注于血液即时检测的公司,在血脂即时检测项目上有较高的全球市场占有率。

" 这背后是三诺生物的发展战略考量。" 蔡晓华向记者介绍了并购这两家公司的原因。Trividia 公司固有业务与三诺生物相似,且已经在美国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同时熟悉美国的医疗器械审批上市流程。收购 Trividia 公司,有助于三诺生物的产品在美国进行注册申请,打开美国市场。至于收购 PTS 公司,则是三诺生物希望借此拓展业务板块。在收购 PTS 公司以前,三诺生物的固有业务是血糖仪,但要成为 " 糖尿病数字管理专家 ",仅靠单一产品是不够的。收购 PTS 公司,能够帮助三诺生物的产品覆盖范围从单一血糖指标拓展到尿酸、血脂、血酮、糖化血红蛋白等多项与糖尿病管理相关的指标。

" 简而言之,收购 Trividia 公司是为了三诺生物更好地走出去,收购 PTS 公司是为了将技术更好地引进来。" 蔡晓华总结。

除了并购,产品出海是三诺生物全球化的另一 " 重头戏 "。

" 产品出海,法规先行,质量护航。只有合规和高品质,才能保证公司稳健地出海发展。" 三诺生物全球质量与法规副总裁谭燕说。这一理念也是三诺生物高层的共识。

众所周知,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于医疗器械产品有专门的法规,注册上市和质量体系的要求不尽相同。为了让产品出海之路走得更踏实,三诺生物全球质量与法规中心专注研究各个国家和地区产品注册上市的相关法规以及质量体系的要求,从而在公司相关产品进军海外市场时用最快的速度提供注册策略和质量要求相关资料,帮助公司制定产品上市计划和开展相关准备。

" 三诺生物的产品研发、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等标准是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要求逐步‘叠加’ 9 的。我们通过不断做加法的方式,守好产品出海的合规底线和质量保证。" 谭燕说。

实践证明,三诺生物 " 法规先行,质量护航 " 的做法大大提升了产品出海的效率。例如,公司的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首次在我国注册后,又迅速在近 60 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了产品注册上市 ……

" 立足东南亚,拥抱全世界 " 是三诺生物不变的产品出海策略。在东南亚,三诺生物通过成立子公司及自建工厂的方式开辟市场;在欧洲,三诺生物与意大利 A. 梅纳里尼诊断(A.Menarini Diagnostics)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以品牌联名的方式进入欧洲超过 20 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在非洲,三诺生物与阿尔及利亚政府合作,出口成熟的整套生产设备。

目前,三诺生物已在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 7 个国家设立子公司,在全球拥有 9 大研发与生产基地,全球超过 2500 万用户正在使用三诺生物的产品。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生物 糖尿病 准确 长沙 医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