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une
想象一下,如果你现在计划做自媒体,你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欢迎各位在评论区写出自己的答案。
最近,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从零开始,亲自下场做一个全新的自媒体账号。
不同于以往作为分析者的视角,也不同于在实际指导团队操作的状态,这次完全以实操者身份入场,让我对自媒体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一个残酷却真实的规律:埋头苦干的老实人往往赚不到钱,而那些深谙 " 人性算法 " 的博主,却篇篇爆款,赚得盆满钵满。
今天,我想分享我这段时间以来的实战心得,这是一套经过市场验证的方法论。如果你能理解并执行,无法承诺一夜暴富,但是账号实现从 0 到 1 的突破,并在此基础上获得稳定收益,绝非难事。
为什么我要在 2025 年重新开始做自媒体?或许你会好奇,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入场?自媒体不是已经成为红海了吗?
正是因为我发现,2025 年的自媒体环境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平台算法愈发成熟,用户行为模式基本定型,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自媒体正在从 " 内容创作 " 转向 " 内容运营 ",从 " 艺术 " 变成 " 科学 ",可以更好的找到它的规律。
AI 工具的普及让内容生产门槛大幅降低,但同时,人性底层需求从未改变。能够系统化运用 " 人性算法 " 的创作者,正在形成新的壁垒。我选择的平台是小红书。原因很简单:小红书是目前将内容与商业结合得最自然的平台,没有之一。它的 " 选品中心 " 和 " 店铺 " 功能,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最短的商业化路径。
根据起号这段时间的运营情况来看,我有以下几个体会:
做自媒体的第一核心:
转变思维——从 " 做 IP" 到 " 做生意 "
很多新手一上来就陷入一个误区:我要做一个完美的、立体的、有趣的个人 IP(人设)。我要精心设计我的内容板块,我要让用户喜欢我这个 " 人 "。甚至包括我本人初期也这样想。
这思路听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成功率极低。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我强烈建议不要一上来就考虑 IP,应该考虑的是做生意,当成线下门店、线下场景一样,该装修就装修,该发传单就发传单,该引流就去引流。
那必须的聊聊,什么是 " 做生意 "?
拿小红书现有的生态来说,就是利用小红书自带的 " 选品中心 ",像逛超市一样,挑选你想卖的商品,然后挂上链接,通过内容激发用户兴趣,促成交易。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 " 打造个人品牌 ",而是 " 内容带货 "。你的内容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你不是在 " 创作 ",而是在 " 销售 "。
至于怎么选品,我觉得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可以卖自己想买的!爆款商品列表里,哪个让你眼前一亮、产生了 " 嗯,这个好像不错,我想点进去看看 " 的冲动,你就选哪个。为什么这个法则如此重要呢,因为只有你本人对产品有好奇和渴望,你才能彻底代入用户视角,精准捕捉他们的痛点,写出能直击人心、促使下单的文案。这份真诚,观众是能感受到的。
这里我也想起以前在工作中,我经常喜欢对大家提到的一个点,就是运营必须要要了解自己的产品、喜欢自己的产品,其实是一个道理。不同的是上班时,产品是选好了的;而在自媒体做生意,产品是可以自己选择的!
转变思维后,需要强执行,
" 抄 " 好作业是成功的一半
思维转变了,接下来是实实在在去执行。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自媒体成功的秘诀不是什么天才创意,而是极致执行——用最高效的方式,产出最可能爆款的内容。
1. 视觉,学习爆款是捷径
选好品后,不要自己闭门造车想创意。立刻去小红书搜索该产品的关键词。你会发现大量成功的带货图文。我们在这个阶段的任务不是创新,而是模仿。将那些你能够得着、学得会的爆款图文收藏下来。仔细拆解:它们的构图、场景、道具、文字排版有什么特点?然后形成自己的策略并落地。
根据近期的分析来看,顶级带货图的本质,大多是对商家产品图进行 " 二次加工 " ——让它更具生活气息、更有视觉冲击力、更能凸显产品核心卖点。具体怎么加工,一样可以在网络上搜集到一大堆信息。搜索 " 图文带货技巧 ",会有无数博主分享。从打光布景到修图参数,从文案排版到标签选择,应有尽有。
2. 文案,让 AI 成为你的超级助理
最耗时耗力的文案部分,真的可以交给 AI。但不是简单地让 AI 生成就完事,这里有一套完整的 AI 工作流:
第一步:收集爆款样本
收集 5-10 篇同产品的爆款文案。注意,要选真正数据好的,而不是看起来写得好的。尤其是低粉高赞的值得关注。
第二步:给 AI 下指令
将文案喂给你熟悉的 AI 工具(如 ChatGPT、Kimi、deepseek 等),并下达指令:" 请分析以上几篇文案的爆款结构和核心要点,并总结出它们能成为爆款的规律。然后,根据你总结的规律,为我创作一篇关于关于某某产品的带货文案。
第三步:人性化 " 精加工 "
AI 生成的初稿是冰冷的机器语言。你必须进行人性化的 " 精加工:改写掉生硬的机器腔调,让它更像真人说话;在你作为 " 潜在购买者 " 最关心的卖点上,加入你的真实感受和生动描述;添加一些口语化的表达、情绪词甚至适当的网络用语,让文案充满人情味和说服力。
为什么要卖你熟悉的产品,因为只有你真的对产品有感觉,你才能完成这画龙点睛的一步,用你感觉去覆盖 AI 的机械,最终成就一篇爆款。
洞悉人性,才能破解流量的密码
这一点或许有些扎心,但却是血淋淋的现实,我也是自己开始做才知道在自媒体世界,埋头苦干的老实人,往往赚不到钱。当你精心筹备、干货满满的专业内容,可能无人问津。而一些看似 " 套路 ",深谙人性心理的内容,却篇篇爆款。所以请不要把 " 拿捏人性 " 视为很负面的感觉,只要你的产品和服务是真正有价值的,这就是一种高级的营销方式和获客方式。
如何掌握 " 人性算法 "?答案其实就在平台内部。带着分析师而非消费者的眼光,去刷小红书。你会发现,所有爆款都精准地击中了一个或多个深植于人类基因的心理诱因。
我这里分享,我观察到的三个 " 诱因 ":
1. 数字聚合 & 轻松感
"10 分钟瘦腰 "、"7 天搞定雅思词汇 "、"3 件神器让厨房整洁如新 "。
为什么有效?数字将复杂目标变得可量化、可达成,给予用户 " 我能轻松搞定 " 的确定感和安全感,极大降低了决策成本。在这个压力巨大的时代,人们渴望的是 " 捷径 " 和 " 确定性 ",而不是又一个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目标。
2. 起点与终点的强烈对比
" 从 120 斤到 90 斤,我做了什么 "、" 从职场小白到总监,我的逆袭心得 "、" 租房改造:从破旧老房到梦幻公寓 "。
为什么有效?用户对 " 终点 " 的辉煌状态心生向往,从而对如何从 " 起点 " 到达的过程产生极度好奇。这种叙事模式满足了人类最原始的故事需求——蜕变与成长。
3. 狂秀肌肉,实力碾压
诸如 " 帮客户 3 天变现 10 万,说说我做对了什么 "、" 毕业于哈佛,我却选择做自媒体 "。
为什么有效?在有真材实料的前提下,千万不要谦虚!迅速展示你的专业成果和强大实力,能在第一时间建立信任感,让用户愿意静下心来听你说话。观众很忙,你需要快速炸出你的价值。人们天然倾向于相信和追随 " 成功者 " 和 " 权威 "。
2025 年的特殊挑战与机遇
在 2025 年做自媒体,还需要注意几个特殊的变化:
1. AI 内容泛滥,真实性更显珍贵
随着 AI 内容的大量涌现,用户对 " 真实体验 " 的渴望反而更加强烈。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 " 卖你自己想买的 ",因为真实的体验感是无法被 AI 完全替代的。
2. 视频内容成为绝对主流,但图文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虽然视频是主流,但在某些场景下(如产品细节展示、教程类内容),图文反而更方便用户快速获取信息。我的建议是:重点做视频,图文做补充。
各个平台对营销内容的监管越来越严格,明晃晃的硬广不仅效果差,还可能被限流。内容要更软、更自然、更注重价值先行。
写到这里,就像我前几天在视频号里提到的:行动是唯一的答案。自媒体这片红海,依然有巨大的机会。最高的壁垒,从来不是技巧,而是认知和执行力。
如果你阅读到这里,仅仅觉得 " 有道理 ",然后继续按照原来的方式挣扎,那么结果不会改变。但如果你真的理解并开始执行,希望我们在通往自由的路上,顶峰相见!
作者介绍
@June 轩轩:
畅销书《写方案其实是解决问题》作者,新书曾冲上当当网管理类 Top3
互联网第一营销平台鸟哥笔记 " 最具价值 & 影响力作者 ",文章影响超百万读者
15 年运营实战,操盘项目横跨全球,多次做到行业 Top3
从用户研究专员到市场总监,再到创业公司 CEO,始终在解决问题的路上
被读者称为 " 不端不装 " 的运营人,愿做你职场里的靠谱伙伴
四川大学 MBA 优秀毕业生,努力成为勇敢、自信、有力量的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