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汽集团与汉德车桥的科研团队捧起 "2024 年度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奖杯;【1】
高新区以 109 项科技成果斩获省级奖项,并且一等奖数量几乎占全省一半;【2】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西安跃居全球第 18 位,连续两年进入全球前 20;【3】
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4》中,西安居全国城市第 7、西部第 1;【3】
……
当一系列彰显科创竞争力的数字不断突破西安新质生产力的 " 天花板 "。试问,这座城市的科创 " 家底 " 究竟是如何积淀而成的?
你知道吗?以前给高墩、高塔做 " 体检 ",经常采用人工吊装检测、记录等方式,不仅影响交通,细微裂缝还可能漏检。
但现在西安街头,悄悄多了群 " 机器人巡检员 " ——陕西三为云测的桥墩检测机器人,哪怕是 0.1 毫米的小裂缝,它扫一眼就能精准锁定,24 小时连轴转都不喊累。
▲工作人员正在操作桥墩检测机器人工作。图源相关单位
当然,这只是西安硬科技创新的一个小切面。从三为云测机器人 0.1 毫米级裂缝识别的 " 微观突破 ",到丝路科学城 168【4】家光子企业构建的 " 产业雨林 ";从西北地区首个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的奠基,到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等大科学装置的落地建设 ……
西安正以 " 点上开花、面上结果 " 的态势,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截至目前,硬科技产业区已聚集近4000 家企业,形成光电子、新能源汽车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汇集三星、比亚迪、中兴通讯、奕斯伟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实现了从 " 技术突破 " 到 " 产业集群 " 的系统性跨越。【4】
从实验室里的一个小裂缝识别技术,到能撑起千亿产业的大集群,西安以 " 硬科技 + 双中心 " 的双向驱动,成为了西部创新的 " 隐形发动机 "。
要说西安科技创新的 " 头号推手 ",还得是秦创原。
它以 " 平台筑基 + 人才聚能 + 产业裂变 " 的三维驱动模式,短短四年就把构建起覆盖 " 政产学研金服用 " 全链条的创新生态系统,为西安科创生态创造出前所未有的 " 化学反应 "。
▲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 图源:秦创原
截至目前,全市建成超 1100 个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形成 " 立体孵化网络 " 矩阵【5】。仅西咸新区总窗口就汇聚 50 余家高校院所研究机构和领军企业研发中心,吸引高端创新人才超 3500 名,构建起 " 政产学研金服用 " 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圈。【6】
在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 无围墙科技园 " 让高校智慧与市场需求紧紧相拥,已转化 95 项硬科技成果,认定 " 科学家 + 工程师 " 团队 16 个。【7】不难看出,这里正慢慢成长为一片孕育硬科技的森林。
现在的秦创原更像个 " 能量转换器 ":把实验室里的 " 冷数据 " 变成工厂里的 " 热产品 ",把高校的 " 智慧大脑 " 变成产业的 " 发展引擎 "。这大概就是西安创新的 " 秘密 " 之一。
你知道吗?实验室里的 " 黑科技 ",是怎么从 " 书架 " 跑到市场 " 货架 " 上的?
举个例子。在民用雷达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苏涛教授的低空反无人机雷达技术曾在实验室 " 躺 " 了很久,直到一群 " 特殊红娘 " 找上门,这项技术才终于 " 走 " 出实验室,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
这部分群体就是科创经纪人,也被亲切地称为科技 " 红娘 "。他们既是懂技术的 " 翻译官 ",也是通市场的 " 摆渡人 ",以 " 保姆式 " 服务为科研与市场 " 联姻 ",促进实验室成果向产业应用转化。
▲助力成果从 " 书架 " 走向 " 货架 " 图源:秦创原
经过近三年的培育,这支队伍已从 2022 年的 1857 人发展到 4471 人,预计 2025 年年底达到 5000 人规模。【5】截至 2024 年,科技经纪人累计服务超 2000 个项目,促成 200 亿元技术交易,培育出 4970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形成 " 发现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 " 的裂变效应。【6】
从 " 纸上成果 " 到 " 市场产品 ",从 " 实验室样品 " 到 " 生产线爆款 ",这些科技 " 红娘 " 就像城市创新的 " 毛细血管 ",用专业与耐心编织起创新转化的 " 神经网络 "。
科技企业研发投入的底气,离不开金融 " 活水 " 的灌溉。
最近西安有家医药公司就碰上了这事儿:他们研发的全球首创三靶点减重药物,卡在关键阶段时,3000 万 " 研发准备金贷款 " 像一场 " 及时雨 ",直接帮技术冲过了 " 终点线 "。
这可不是普通贷款,而是陕西省首单 " 研发准备金贷款 " 业务。更是科技金融从 " 单点服务 " 向 " 生态构建 " 转型的标志。
如今,这样的 " 解渴 " 场景正在古城不断上演:某放疗高端设备企业靠 1000 万元 " 科创研发贷 " 搭建新一代智能放射外科生态系统;某人工智能公司在 " 研发保 + 研发贷 " 支持下,探索虚实融合创新发展新范式,这些金融 " 活水 " 正精准滴灌创新土壤的每一寸肌理。
这场 " 甘霖 " 背后,是多方合力的浇灌体系。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已推出 " 研发贷 " 系列产品。截至6 月末,全省科技贷款余额达 8708.32 亿元,同比增长 8.96%,其中,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9.0%。【8】
更关键的是,西安正构建 " 技术评估-资金支持-资源对接-上市培育 " 的全链条服务,
为了让更多实验室里的 " 好点子 " 变成市场上的 " 硬通货 "。今年西安新出台了《西安市支持科技企业提质增效实施方案(2025 — 2027 年)》。
说白了就是给科技企业 " 开小灶 ",让企业从初创期的 " 蹒跚学步 " 到成熟期的 " 加速奔跑 ",每个阶段都能领到 " 贴心装备 "。
随着这些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西部榜首,西安将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中不可替代的 " 中国坐标 ",——毕竟,给科创 " 搭好舞台 ",还愁没有好戏看吗?
参考资料:
1. 中国日报网:《陕汽双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彰显硬核创新实力》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1052018023890741&wfr=spider&for=pc
2. 西安高新:《科学技术奖 +109!》
https://mp.weixin.qq.com/s/zm9SBtstjEvV0ce0Xn0FPA
3. 陕西省科技厅:《〈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 2024〉中,西安居全国第七、西部第一!》
https://kjt.shaanxi.gov.cn/kjdt/jckj/202508/t20250813_3554550.html
4. 央广 - 网:《高质量发展看中国|西安积极打造 " 双中心 " 创新高地 释放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3575234651192268&wfr=spider&for=pc
5. 西安日报:《创新有 " 力 "!西安这项排名连续两年进入全球前 20!》
https://mp.weixin.qq.com/s/o4ypStOJJCIcxXA5VHCiAw
6. 西咸新区:《今天,央媒整版关注!》
https://mp.weixin.qq.com/s/v2OZT1hb5EHCoWqAOPJGbQ
7. 陕西新闻广播:《市科技局: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https://mp.weixin.qq.com/s/WAXNNE6EzT8euHDhTGHwcg
8. 西安日报:《助力科创企业勇闯研发 " 无人区 "》
https://epaper.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508/21/content_291934.html
9. 封面图源西安高新
来源 / 网观西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