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新周期,任何一家银行都必须面临低利率的时代拷问。
净息差收窄、同质化激烈竞争,金融让利实体经济,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国银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
严峻挑战下,作为十二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诞生于民营经济发达之地的浙商银行,寻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01
行稳致远
对于曾经可以 " 躺赚 " 的银行业而言,当下的经营环境愈发严峻。
受市场利率波动、存量按揭贷款利率下调和让利实体经济等政策导向影响,上市银行在 2024 年的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 2.2%,这已经是连续两年下跌。
来到今年一季度,42 家 A 家股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减少 1.09%,营业收入同比减少 1.72%,仍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可以看出,在当前低利率市场环境下,银行业面临 " 低增长、低需求、低息差 " 的宏观压力,银行内部同质化竞争也更加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浙商银行敢于直面挑战,上半年整体依然把 " 稳 " 作为关键字。
中报显示,浙商银行实现营收 332.48 亿元,同比下降 5.76%;归母净利润 76.67 亿元,同比减少 4.15%。
上半年公司业绩微降,但总体稳定,一方面是前期高速增长导致基数过高,当前环境下,维系高增长并不现实;二是年初公司主动调降业绩增长目标,以夯实资产质量,这是一种理性的战略考量。
而从资产端和负债端来看,浙商银行具备强于大市的 " 韧性 "。公司不良贷款率连续三年下降,随着资产端结构调整,推动不良贷款率从年初的 1.38% 进一步降低至 1.36%。
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呈上升态势,安全垫更加厚实。拨备覆盖率 169.78%,保持合理水平。
负债端,在质量提升与成本管控驱动下,该行上半年存款总额 20658 亿元,同比增长 7.47%,但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 31 个基点,达到 1.88%。
上半年,浙商银行净息差 1.69%,较去年收窄 2bp,而银行业降幅达到 10 个 bp,其净息差绝对水平与收窄幅度优于整个行业。
与此同时,浙商银行加强科技管理赋能,积极融入 AI,通过数字化转型驱动降本增效,上半年,业务及管理费 93.75 亿元,同比下降 5.77%。
因此,表面看业绩有所调降,但这是以时间换空间,短期调整换取未来长久稳定的战略安排。
当前,公司健康度再提升,筋骨更加强健,为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02
顺势转舵
" 如何在低利率时代重塑高质量发展韧性,是我们要深入思考并面对的重要课题。" 正如浙商银行行长陈海强在业绩会上所说,转型发展是公司当前的首要任务。
陈海强也在 4 月份提到,浙商银行将再也不一味追求规模,再也不走 " 垒大户 " 的老路,再也不关注 " 挣快钱 ",这些都是浙商银行追求长期价值的选择和方向。
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浙商银行推动从拼价格的内卷式竞争转变为差异化综合服务、从聚焦单一产品收益转变为深耕客户全生命周期价值。
目前,公司将"低风险均收益"转型推向纵深,经营从资产驱动向负债驱动转变。比如,负债结构优化,扩大低成本存款,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 31 个基点,有效对冲息差收窄压力。
资产端," 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 " 夯基,策略上,主动压降房地产(贷款)、网贷等收益较高但潜在风险也较高的资产,其中网贷业务余额较年初收缩 18%,房地产业公司贷款较压降 79.63 亿元;
同时,增加风险较低、资产收益合理的央国企贷款、住房按揭贷款等资产。其中,住房按揭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 7.9%。而且,结构优化的同时,也实现了贷款规模的增长,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增长 314.16 亿元,增幅达 1.69%。
2023 年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银行业转型指明了道路。
上半年,浙商银行聚焦 " 五篇大文章 " 的重点领域进行信贷投放,贷款余额 1.89 万亿元,同比增长 4.2%,其中绿色贷款 2623 亿元,较年初增长 10.31%,科技贷款 1862.49 亿元,较年增长 4.48%。
累计新增信贷投放 304.06 亿元,主要由对公拉动,区域上,超 90% 的新增贷款都投向了新兴经济活跃的长三角区域。
从久期上来看,通过加大银团、并购贷款、制造业贷款等中长期资产配置,贷款平均期限比去年拉长 2 个月,在利率下行的大环境下,有助于稳定息差和提升业务可持续性。
通过一系列组合拳赋能实体经济,公司条线基本盘更加扎实,公司客群营收贡献率达到 55.6%,已经服务公司客户近27万户,且机构存款等公司存款规模还在增长,存款付息率压降 24.84bp,成效显著,公司客群 " 稳定器 " 作用突显。
供应链金融是浙商银行一大特色,截至 6 月末,浙商银行已在电力能源、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累计服务企业超 8.5 万家,其中 " 五篇大文章 " 客群占比近九成。而且,供应链金融业务不良率仅为 0.17%,长期保持较低水平。在科技金融方面,新批公司授信客户超 30% 为科技型企业。
有规模、有质量,浙商银行正向金融 " 五篇大文章 " 注入强劲动能,并带动自身战略升级。
03
深耕浙江
作为浙江省内唯一一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浙商银行天然承担着服务区域经济的重任。
浙江是全国经济大省,也是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民营经济占比超 67%,电商、AI、机器人、芯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
2024 年底,浙江民营企业和个体户达到 1060.1 万户,占全部经营主体的比例高达 96.8%;入围 " 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 " 等 5 个榜单企业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浙江上榜企业区域分布,来源:浙江省工商联
这是浙商银行的独有优势,也是责任担当。
在浙江大本营,浙商银行坚持"深耕浙江"首要战略不动摇,并启动新一轮 " 深耕浙江 " 三年行动(2025-2027 年)。
浙江经济的活力为浙商银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这片沃土中,浙商银行深耕厚植,铸就独特差异化竞争优势。
浙商银行采取在政府端、企业端、居民端三方面进行发力。尤其在企业端,围绕浙江本土 315 万家民营企业、七百多家上市公司,以及国内六百多万浙商、全球两百多万浙商群体,制定体系化、有竞争力的全周期服务方案,服务浙商走出去,打响浙商银行服务全球浙商的服务品牌。
浙商是中国经济出海的先锋军,在跨境金融方面,上半年,浙商银行服务外向型企业客户超 2 万户,同比增长 9%,对客外汇交易服务 960 亿美元,其中 " 浙银全球交易宝 " 交易量达 287 亿美元。
" 千项万亿 " 是浙江省近年来大力推动的重大工程矩阵,2025 年第一批 1364 个省 " 千项万亿 " 项目,总投资额就高达 7.5 万亿元,涵盖半导体、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作为金融主力军,浙商银行上半年对 " 千项万亿 " 重大项目的投放已超去年全年水平。
战略指引下,浙商银行各业务线全面赋能,比如金融市场业务,地方政府债承销量同比增加 31.34%,其中浙江债累计承销 199.42 亿元。还创新推出全市场首只 " 浙商银行优选浙江企业科创债篮子 ",为债市 " 科创板 " 注入 " 浙银动能 ",并与上海清算所共推科创债指数。
具体行动上,浙商银行积极融入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强化政银对接,并针对各县域特色产业量体裁衣,重点产品累计投放 112.08 亿元、余额 428.95 亿元;
与此同时," 一行一策 " 精准赋能分支机构,实行差异化管理,开展小微金融服务专项行动,上半年,省内普惠贷款余额就占到了全行四成以上。
多线并进,截至 6 月末,省内各项存款已达 6102 亿元,增加 8.13%;,新增服务个体工商户超 1.5 万户,超额完成全年目标;省内融资服务总量 11190 亿元,较年初新增 985 亿元,增量就已超去年全年。新一轮 " 深耕浙江 "行动的开年就已经打下良好的开局。
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当前各家银行亟需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发展策略,突破周期困境。比如招行的零售创新,兴业银行打造价值银行等等。
▲来源:英国《银行家》杂志(The Banker)
全球银行排名中,浙商银行一级资本排名第 82 位,总资产排名 75 位,均较上一年度上升 2 位,已经是一家具备差异化特色的银行。
以浙江为基,其底盘更稳,结构更优,发展更实。如今,浙商银行正向 " 一流的商业银行 " 发起新一轮征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