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者留学 昨天
“提前半年拿下新国立、港大双offer!”东南学长均分90,大三正式启动留学,实习竞赛两手抓,闪电拿下录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本文为指南者留学学员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M 同学

东南大学 金融工程专业

GPA:90.08 雅思:7

主要经历

竞赛项目

花旗杯负责人

全国商业精英挑战赛

标普全球估值挑战赛等

实习经历

某头部券商投资银行部债相关

某研究所固收方向行业研究

录取学校

9 月,26fall 申请季刚开始不久,我就已经顺利拿下新国立、港大两个提前批 offer

在申请留学的路上我都做了什么,从什么时间开始准备?踩过哪些坑?又有什么心得体会?一起分享给大家。

"

为什么选择港新留学?

"

大一学年,我便和多数同学一样,意识到金融领域需通过读研才能具备更强竞争力,因此坚定了读研的想法。

当时摆在我面前的主要有三条路径:保研、考研与出国留学,但起初我并未明确方向。

大二专业分流时,我既看重金融工程专业的复合型优势,也契合自身兴趣,最终选择了这一细分方向。但进入新班级后,我发现班级的竞争激烈程度远超预期——即便 GPA 看似不错,也没能取得理想的排名,想要保上本校的可能性都不大。但事实上我希望硕士阶段能进入金融学科实力比本校更强的院校,我便将目标转向了出国留学。

经过进一步比对分析,我发现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是性价比最高的留学地区,最终确定以港新作为留学申请的主攻方向。

我与指南者的初次接触是在大一的一场沙龙活动上,当时认识了廖老师,也算是一段缘分。那时候廖老师给我做了初步规划,但由于我当时对自身目标还不够清晰,这份规划便暂时搁置了。现在想来,廖老师当时就建议我考虑港新地区,确实很有远见。

我的留学准备正式启动是在大三开学,这时我才开始认真筛选留学机构,将指南者与多家机构逐一对比后发现:指南者不仅数据公开透明、老师更为认真负责,还设有校内专人对接服务,因此最终选择与指南者签约。

签约后指南者的申请团队也不负所托,他们帮我理清了各个阶段的任务,这对需要明确目标感的我来说帮助很大。

从大三到提前批申请启动前,我一直在丰富自己的背景(BG),比如参加竞赛、开展科研、深耕实习等,这段时光虽然忙碌,但格外有意义。随着简历内容逐渐丰富,在廖自云老师和其他老师的共同规划下,我意识到自己申请港新部分专业的希望很大,心里的一块石头也总算稍稍落了地。因此,收到香港大学(HKU)和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的 offer,对我而言也算是在意料之中。

后续我还会继续冲刺申请其他录取门槛(bar)更高的专业,此外,我也会更全身心地投入到实习和科研中,提升自己未来职场的竞争力。

值得说的是,指南者的规划老师、申请老师、面试老师和文书老师的服务都非常专业到位:

比如收到港大视频面试通知后,各位老师各展所长,帮我把一份潦草的初稿打磨成了一份切中要点、亮点突出的面试稿;申请老师也很有耐心,即便在晚上加班也会帮我整理申请材料,让我能专心投入其他背景提升工作。

被动卷也能卷出好成绩

大一学年,我并未明确方向。即使如此,周围同学都很卷,我也就跟着一起努力了。

我将大部分学习时间投入到高数与编程语言中——一方面是这两门课难度较高、学分占比大,对总成绩影响显著;另一方面从未来发展看,它们也是搭建金融知识体系的根基,对职业发展至关重要。最终大一学年结束,我的绩点排名大类第三,也算收获了应有的成果。

大一阶段的学习建议:我认为要多在大类基础课上投入精力:既要把难度高、给分低的课程基础打牢,也不能忽视学分占比小的课程——尤其要注意,东南大学 4.0 绩点计算的是算数平均分,而非加权平均分!

大二、大三学年:专业课学分差距基本不大。建议提前向学长学姐了解课程给分情况,重点关注给分偏低或分数差距大的专业课。期末复习可以从第 13 周左右开始,优先级上先复习有随堂考的科目,再复习期末集中考试的科目;先攻克闭卷考试科目,再准备开卷考试科目,且务必确认开卷考试所需资料带齐带全。

不过,在这样竞争激烈的班级里,我也曾有过焦虑时刻——看着身边同学忙着刷分、连轴参加竞赛,总担心自己进度落后,甚至怀疑选择金融工程是否正确。

但后来慢慢发现," 卷 " 的环境未必是枷锁:为了稳住 GPA,我摸索出了更高效的复习节奏;为了弥补排名差距,我还提前明确了实习方向并开始积累相关经验。其实不必盯着他人的步伐乱了阵脚,你可以像我当初一样,每天制定简单的小计划。暂时的排名高低不算数,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每一步都走得扎实,反而能在焦虑中蹚出属于自己的路。

再聊聊雅思备考。我的英语基础还算不错,认真备考雅思的时间也就一个月左右。阅读和听力两科,或许得益于从小观看的各类美剧与英语电影,我没感到太大压力,每天只需刷一套题保持手感即可,因此复习重点主要放在了写作和口语上。

写作方面,这一个月里我积累了大量素材,最终针对不同类型的大作文,总结出了独属于自己的写作模板,考试时直接套用就行。

不过写作也有遗憾:我选择了机考,却没提前训练打字准确性,导致作文中至少出现了 5 处因粗心造成的拼写错误,可能影响了最终得分。

口语的复习方法相对朴素,主要是反复练习口语新题,对着自己自言自语。不过这套方法的效果应该有限,最终口语只得了 6 分。我个人觉得,或许是我的发音相对标准,否则分数可能会更低。

另外,我建议大家要有七八成把握再去考场;如果仓促报考、复习不充分,一次出分的概率其实很低。

竞赛实习要保证含金量

竞赛方面,我在三年来参加了多种多样的竞赛:像是规格大的、含金量高的、知名度低的或是认可度小的比赛都有参加。

我不建议参加任何含金量很低的比赛,因为纵使其锻炼到了专业能力,也可能取得不到较好的正反馈,大家可以参考今年香港大学申请中重点关注的国家级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比赛,名单如下:

除此以外,竞赛信息可以多多上小红书搜索商赛日历,关注备受推崇的含金量高的商赛,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一个值得被认真对待的比赛对于个人成长的帮助是很大的。显性的有提升专业素养,拓宽专业知识,如若比赛规格很高还可以增加眼界与见识;隐性的诸如提升沟通协调能力,甚至可以拓宽人脉,结识更多很厉害的人物等等。

举个简单的例子,花旗杯中,我担任项目组长,不同组间的专业知识的沟通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在协调工作中我感觉我打破了内向的舒适区,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实习方面,我的第一份实习是通过海投找到的,这里特别推荐 "Financial Elite Group" 小程序。找实习就像滚雪球,最艰难的其实是从 0 到 1 的突破。关于找实习,我有几点具体建议:

1. 第一份实习确实不易,切勿好高骛远,不必过分看重公司 title,可重点关注这些维度:投递该公司的成功率、入职后需要承担的 dirtywork 占比、自己能投入的实习时长是否匹配、能接触到多少个不同部门的工作内容,以及是否支持背景调查、能否开具正规实习证明——这点尤为重要,务必注意不要去做 " 小黑工 "!!!

2. 若以留学申请为目标,实习只需保证一定数量即可;但从长远职业发展来看,实习的深度远比广度重要。这看似矛盾,核心是要用尽可能低的时间成本明确未来主要发展方向,再针对性深耕。在 HR 眼中,一份持续大半年、能接触大量核心工作的实习,含金量远高于多份平均仅 2 个月、分散在不同部门的短期实习。这对个人要求不低,因此建议大家在第一份实习中就建立行业认知、明确兴趣方向——这是我认为找实习时尤为关键的一点。

3. 找实习时,至少要向招聘方传递以下几类信息:自己有充足的时间满足招聘 JD 中规定的实习时长要求;具备匹配岗位的专业素养,即便有所欠缺,也拥有强烈的上进心和学习能力(最好能结合具体例子佐证);对该领域有深度探索的兴趣和决心。

此外,关于时间安排,我也有一些心得。诚然,一个人很难在竞赛、科研、实习、学业等多个领域同时兼顾出色,我也不例外。我个人的做法是,同一时间段内基本只专注于学业和另外一项任务:比如备战花旗杯期间,我就只聚焦两件事——准备期末考试和花旗杯决赛展示。每天为自己制定一个简单的小目标,完成后便不再纠结,这样既能有效避免内耗,也能显著提升效率。 

关于大学生活的小建议

在我看来,大学阶段的压力介于适中之间——不算过重,却也绝非轻松。

自从明确留学目标,老师为我制定了具体可落地的计划后,我做的第一步是理清每件事的意义,之后便专注地按计划执行。很多事情没能坚持到底,多半是陷入了虚无主义的陷阱:开始前觉得这件事格外有意义,可中途执行时,却总忍不住怀疑——自己或许做不成,就算做成了又有什么价值?可其实,既然已经投入了努力,纠结这些只会徒增内耗,没什么实际意义。

我每天完成当日任务后,就会安排自己的休闲时间——去唱 K、打游戏、看电影,或是拍些照片,都是很好的放松方式。这样既不会因空闲陷入胡思乱想,也不会让自己过度疲惫。

最后再给学弟学妹们一点小建议:

1. 时刻密切关注学校政策,包括但不限于评奖评优、选课等。建议定期查看学院官网通知栏、辅导员转发的政策文件,比如评奖评优时要提前明确竞赛加分细则、志愿时长要求,避免因错过申报时间或材料不全遗憾落选;选课则可结合政策里的学分认定规则,比如哪些选修课能计入专业核心学分,再参考之前提到的 " 学长学姐给分建议 ",既能满足毕业要求,也能更高效地稳住 GPA,避免走弯路。

2. 在校内校外拓宽人脉,如学长学姐,任课老师等,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找目标专业的学长学姐请教时,不仅能问到专业课复习重点、实习内推机会;和任课老师多沟通,除了能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若表现积极,还可能获得科研项目参与机会或推荐信,这些都能为留学背景或职业发展添砖加瓦。

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细碎的美好与坚持,最后都会变成托着我们走向目标的力量。

END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指南者 录取 offer 竞赛 硕士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