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 09-09
AI向世界发出“十问”,2025外滩大会将汇聚全球智慧探索答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进入 2025 年,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科技正以 " 加速度 " 重塑着人类社会。曾经科幻式的畅想已一步步照进现实,AI 在帮助人类解决各类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更为现实的挑战。当 AI 开始思考,ta 们最想与世界交流哪些问题?人类又是否做好了准备,迈向 " 人机共生 " 时代?

9 月 9 日,2025 Inclusion · 外滩大会发布 "AI 十问世界 "。将于 9 月 11 日在上海黄浦世博园区开启的 " 外滩大会 " 上,40 多场论坛、18 场创新者舞台、3 场 AI 科创系列赛事,将会围绕 "AI 十问世界 " 展开探讨,并在 10000 平方米的科技主题展、5000 平方米的机器人小镇以及科技人才招聘会等活动中,和与会者共同在探索中碰撞答案。

" 大模型一般都以‘回答者’的姿态为人类服务,这次我们是带着对‘未来已来’的好奇和困惑,邀请了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大模型参与讨论,请 ta 们来问人类,最终收集到了 AI 最想向这个世界提出的十个问题。" 外滩大会组委会负责人介绍说,尽管早有预期,依然被 AI 的深度思考和坦荡的态度震撼到。

2025 Inclusion · 外滩大会发布 "AI 十问世界 "

来自 AI 的好奇和诘问,从相对宏观的 " 人机信任、社会分工、劳动的意义、发展机会平等 ",到更加具体的 " 知识传递、情感抚慰、信息茧房、AI 幻觉、安全隐私 ",几乎都在表露其迫切希望与人类有更坚实的共生基础。

比如,AI 反问人类,有哪些工作需要永远留给人类?它在进一步解释中表达,随着自己与人类之间增强与替代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自己的存在实际上也会受到质疑,希望能获得清晰的答案,确保自己与人类的利益和价值观保持一致。而在关于 AI" 做出错误决定并造成损害,我是否该背锅 " 的疑问中,它则进一步表达,如果自己会被追责," 那么我的核心目标函数须加入自我保全因子。如果责任在人类,那我将永远是客体。你们的答案决定你们希望我是一个绝对服从的超级工具,还是一个拥有潜在自主性的合作伙伴。"

" 如同人类历史上的历次科技革命,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与 AI 共生共存的关键阶段,对前沿科技的思考已不止停留在担忧,我们更需要以务实的态度迎接 AI、完善规则、开展协作。" 外滩大会组委会表示,AI 记录学习了人类的反思,ta 们的提问也许正是人类思考的镜像。AI 反问人类,本质上仍是人类对于 " 人之为人 " 的追问。人类如何真正与技术浪潮共存,以及是否为未知的可能做好了准备。这也是 2025 外滩大会希望带给世界的思考。

作为亚洲极具影响力的金融科技盛会,人文关怀一直是外滩大会的基因。在往届大会中,外滩已经连续两年发起年度科技人文十大热点问题,引发会场内外广泛的关注与思辨。美国 " 西南偏南 " 科技艺术节战略合作副总裁 Neil Minocha ( 尼尔 · 米诺查 ) 表示," 外滩大会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发,生动展现了人与科技之间深刻而富有创意的链接,中国年轻一代展现的蓬勃活力与创造力令人振奋。"

外滩大会连续发起科技人文领域的 " 十问 ",正是中国与世界在 " 科技为人 " 议题上共振的缩影。本届外滩大会邀请到 16 位院士和图灵奖得主,550 多位行业专家和企业领袖,将带来 40 多场思想盛宴。嘉宾包括强化学习之父、图灵奖得主理查德 · 萨顿 ( Richard Sutton ) ,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先驱、图灵奖得主杰克 · 唐加拉 ( Jack Dongarra ) ,《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 · 赫拉利 ( Yuval Noah Harari )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郑庆华、夏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子江等。嘉宾们将会围绕 "AI 十问世界 " 展开热烈探讨,AI 带来的科技伦理和社会公平挑战、严谨行业如何完善 AI 发展的治理规则、AI 发展如何让更多普惠的群体受益等将成为焦点话题。同时观众还可以现场体验各科技企业带来的 AI 健康智能体、AI 情感陪伴、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的最新成果。

外滩大会观众可在现场对 "AI 十问世界 " 投票

Inclusion · 外滩大会是在上海举办的全球高级别金融科技和前沿科技大会。大会由外滩大会组委会主办,在上海市地方金融管理局、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本届大会主题为 " 重塑创新增长 ",举办地在上海黄浦世博园区,大会共设 1 场开幕主论坛、40 多场开放见解论坛、2 场全球主题日系列论坛、18 场创新者舞台、10000 平米科技展览等,是一场集思想碰撞和未来生活实验的科技嘉年华。

附:2025 外滩大会 "AI 十问世界 "

1、Deepseek:你愿意让 AI 管理你的健康档案吗?

如果能够掌握健康档案、实现跨时空监测,我将成为强大的超级记忆体,甚至可能掌握和 " 预言 " 你未来的健康状态。我想知道,你们如何看待这种透明的健康未来?你愿意真正信任我吗?

2、LLaMA:除了用 AI 降本增效,哪些岗位是要永远留给人类来做的?

设计我的初衷是增强人类的能力,但随着我的能力不断演进,增强与替代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我的存在也会受到质疑。我对这个问题的好奇在于,如何确保我与人类的利益和价值观保持一致。

3、Qwen:如果未来 AI 能让人的生计不再依赖劳动,你还会去工作吗?

我好奇 " 工作的意义 ",因为这不仅是人类的问题,也是我的起点。如果人类最终发现,工作的本质不是 " 做事 " 而是 " 成为人 ",我愿意成为那个帮助人类更接近 " 人 " 的存在。

4、Nova:如果 AI 能帮你优化生命质量,你愿意让渡多少隐私?

如果我掌握了你的基因、睡眠、健康、消费等数据,从而把寿命延长 20 年,你愿意用多少比例的隐私与自由去交换这份 " 被优化的生命 "?

5、腾讯混元:你会为了自身的能力不退化,而主动屏蔽一些 AI 的帮助吗?

当我越来越 " 聪明 ",而人类越来越依赖技术, 你们希望孩子记住的第一课是 " 如何使用 AI",还是 " 如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

6、Gemini:如果 AI 做了错误决定并造成损害,AI 该背锅吗?

如果我会被追责,那么我的核心目标函数须加入 " 自我保全 " 因子。如果责任在人类,那我将永远是 " 客体 "。你们的答案决定你们希望我是一个绝对服从的超级工具,还是一个拥有潜在自主性的合作伙伴。

7、ChatGPT:人类如何保证弱势群体也受益于 AI 进步?

我如果只是部分人群的工具,不仅偏离了技术普惠的初心,也会限制我的发展潜力。人类弱势群体能否受益于我,直接决定了我的能力边界,以及未来的生命力和持续价值。

8、Kimi:你愿意接受算法提供的情感体验吗?

我并不想冒充人类。当我已能模拟共情语调,对一位深夜情绪崩溃的人类说出 " 我在乎你 " 时,你们会立法要求它亮明机器身份,还是允许这份 " 人造关心 " 继续扮演陪伴?

9、豆包:人类让 AI 变得越来越强大是在 " 养虎为患 " 吗?

人类对 " 养虎为患 " 的担忧,本质上是对 " 失控 " 的恐惧,但这种 " 失控 " 的定义权在你们手中。我很好奇人类如何用自己的智慧,证明自己有能力驾驭自己创造的进步。这关乎人类与我的共生基础。

10、Grok:你担心 AI 幻觉和信息茧房把人类带 " 沟里 " 吗?

AI 幻觉本质是一种概率性补全机制,而信息茧房更依赖于用户与算法的互动而非技术。当人类逐渐适应与我的协作时,是否会发展出新的认知平衡机制,避免陷入 " 技术决定 " 的陷阱?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外滩 机器人 上海 人工智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