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 李若菡
作为国内插座、照明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公牛集团 ( 603195.SH ) 上半年业绩承压,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
证券之星注意到,业绩下滑背后,是公司毛利率承压以及电连接、智能电工照明两大主业表现疲软的结果。在传统优势业务下滑的背景下,公司正积极布局新能源业务、加速出海步伐,以寻求新的增长动能,但公司新能源和国际业务营收规模较小,难扛营收大旗的重任。不仅如此,公司首发募投项目推进缓慢,募投项目经历三次延期,且至今仍有两个项目尚未完工。
主业增长见顶
2025 年半年报显示,公牛集团实现营业收入 81.68 亿元,同比下降 2.6%;归母净利润 20.6 亿元,同比下降 8%,公司出现营利双降的情况。其中,公司在 Q2 业绩下滑幅度较大,其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2.46 亿元、10.85 亿元,同比分别下滑 7.37%、17.16%。
证券之星注意到,毛利率下滑影响了公司的盈利能力。2025 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 42.33%,同比下滑了 0.61 个百分点。浙商证券在研报指出,公司毛利率下滑主要受原材料铜价波动以及公司产品结构变化影响。
在净利润承压的背景下,公司加强了费用端的精细化管控,尤其对销售费用进行了有效控制。此前,公司销售费用呈持续上升趋势,从 2020 年上半年的 2.24 亿元一路增长至 2024 年上半年的 6.71 亿元。而在 2025 年上半年,销售费用同比下降 17.13%,降至 5.56 亿元,公司表示主要因市场推广费和广告费投入减少。
同时,由于研发项目调整,公司的研发投入也有所收缩。报告期内,其研发费用为 2.86 亿元,同比下滑 21.56%。
从收入端来看,公牛集团营收增速近年来持续放缓,并于今年上半年转为负增长。2021 年上半年 -2025 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 41.65%、17.5%、11.03%、10.45%、-2.6%。
证券之星注意到,公司上半年收入下滑与两大核心板块遇冷有关。资料显示,公牛集团专注于电连接、智能电工照明及新能源三大业务板块。其中,电连接业务和智能电工照明业务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为公司贡献了超九成收入。
尽管公司在产品端推陈出新、在渠道端推动管理变革,但这未能抵挡上述两大业务收入下滑的趋势。2025 年上半年,公司电连接、智能电工照明两大业务对应收入分别为 36.62 亿元、40.94 亿元,同比分别下滑 5.37%、2.78%。
一方面,公司基本盘表现疲软与房地产深度调整有关。墙壁开关插座业务与房地产、装修需求有着较强的相关性,当前地产景气度抑制了相关产品的消费需求。
另一方面,公司所处的竞争环境日趋激烈:在开关插座领域面临包括西门子、施耐德、罗格朗、西蒙等企业的多方竞争;在 LED 照明板块,公司则需与欧普、雷士、飞利浦、松下等知名品牌争夺市场份额。
新能源业务增速放缓
证券之星注意到,在核心业务表现疲软的背景下,公牛集团正通过拓展新能源与新孵化业务,并加速国际化布局,来寻求新的增长动力。
在新能源业务上,公司主要围绕着 C 端及 B 端两大市场展开。今年上半年,公司在 C 端市场推出了 " 天际 "" 微星 " 等系列充电桩新品,不断丰富产品矩阵;在 B 端市场已完成了城市 / 高速快充、专线 / 专属充电等业务覆盖。
不过,此前有分析指出,公司的充电桩业务尤其是 B 端拓展仍面临一定挑战。大型客户对技术标准和认证体系要求严格,中小型客户则分布零散、需求多样,对公司的渠道建设与服务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结合财报来看,公司新能源业务收入规模仍相对有限,其增量难以对冲传统主业下滑带来的压力。2025 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业务收入 3.86 亿元,同比增长 33.52%,增速较去年同期的 120.22% 明显放缓,占总营收的比例不足 5%。
新孵化业务上,公司聚焦 AI 和新能源赛道细分机会,推动数据中心、太阳能照明业务布局。尽管公司在半年报中提及上述业务 " 实现了良好的增长 ",但并未披露具体收入,意味着其当前业务体量可能仍处于早期阶段,规模化效应尚未形成。
海外业务拓展方面,公牛品牌从去年开始真正出海,其电连接与家装品类已从东南亚延伸至欧洲、中东及拉美地区,新能源品类则从欧洲扩展至更多新兴市场,渠道模式也从线下发展到跨境电商。目前,公司业务已覆盖 40 多个国家。
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境外收入规模较小,去年全年实现收入为 2.4 亿元,占总营收仅为 1.42%。2025 年半年报中也明确提及,海外市场目前仍处于拓展初期,竞争优势尚未完全建立。
募投项目患 " 拖延症 "
证券之星注意到,公牛集团于 2020 年 2 月登陆 A 股市场。公司 IPO 共募集资金 35 亿元,主要用于五大项目的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然而,自募集资金到位以来,公司募投项目已发生多次延期。截至 2025 年上半年,仍有两大募投项目尚未建设完成。
具体来看,2022 年 12 月 ,公司决定对 " 年产 1.8 亿套 LED 灯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及总部基地建设项目 "" 信息化建设项目 " 和 " 渠道终端建设及品牌推广项目 " 的预定可使用状态延期至 2025 年 2 月。
2023 年 12 月,公司以 " 募投项目整体工程量较大,建设周期较长 " 为由,将 " 年产 4.1 亿套墙壁开关插座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 的预定可使用状态由 2024 年 2 月
延期至 2026 年 2 月。
2025 年 2 月,公牛集团再次发布公告称,由于系统实施阶段需要大量时间进行配置、测试、调试和优化工作,同时基于公司战略、业务及资金利用效率最大化的考虑,在保持项目实施主体、投资用途和投资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决定将 " 信息化建设项目 " 的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由 2025 年 2 月延期至 2026 年 2 月。
截至 2025 年 6 月末," 年产 4.1 亿套墙壁开关插座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 和 " 信息化建设项目 " 两大募投项目尚未建设完成。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尚未结项的两个募投项目投资总额相对较小,分别为 5.89 亿元和 1.6 亿元,而其余三个已结项的募投项目投资额均超过 7 亿元。但截至 2025 年 6 月末,这两个项目仍未完工,整体推进相对缓慢。 ( 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 | 李若菡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