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粉丝提问:" 如果拿到港中文的 offer,我要放弃港中深吗?"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在港中文和港中深持续不断的纷争中,很多人还是喜欢唯入学门槛论,固执地认为港中深 " 不配 " 与港中文共享排名。
即便如此,港中深授课硕部分专业的门槛,特别是就业好的,已经追平甚至反超港中文。
比如会计学。哪怕是港中文整体门槛都会是低于港中深。此前就有学生被港中文会计录取,却被港中深拒之门外 ......
而港中文和港中深究竟有何区别,应该如何选,我们不妨辩证地聊聊这个话题 ~
首先,港中深的热度虽然没有港新其他院校高,但整体口碑还是不错的。基本上可以看作港中文或是其他港校的 " 平替 ",在性价比方面有着显著优势。
1、校区在深圳
在深圳上学,第一个就是近,也没有语言文化的差异,学校设置在内地,日常的开支也比在香港生活更加便宜。
再加上港中深校园环境够美够大,往届基本都提供校内宿舍,学生不用在周边租房,和香港动辄月租 6000 甚至更贵的租金相比,港中深在日常开销这方面算是超级省钱。
2、港中深学费更低
同样的金融学专业,在港中文就读一年,学费高达 43 万港币(约 39.3 万人民币),而港中深就读两年,学费只需 28.8 万人民币,光是学费就能节省 10 万人民币。
还有其他很多近似专业综合对比下来,除了文学硕士收费相差不大,其余则是港中深的专业花费较低。
3、共享 qs 排名
关于分校是否与本校共享排名的争论,qs 官方已经亲自承认," 港中文可以和本校共享排名 ",并且官方也将分校纳入了学校官网地图中。
所以在找工作时,一些要看 qs 排名的招聘,港中深都是等同于港中文世界第 32 的位次,算是极大利好。
4、两年学制,实习更方便
港中文硕士大多数是一年,而港中深却是两年学制。
两年时间无疑缓解了很多学生学习、实习的压力,而且本身就在广东,面试实习更加方便,甚至港中深的许多项目上课时间都在晚上,白天有大把的时间去实习充实简历。
因此,很多选择港中深的同学都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大家最在意的就是港中深的性价比 + 校园体验,不少人就是冲着这份性价比,放弃了 qs 更高的学校转向港中深。
有一个细节要注意,港中深的学位证书,其实和港中文是有微妙差异的。虽然也是由港中文颁发,但会明确标明学生来自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包括中外留服证明时,也少不了提一嘴就读于港中深。
图源小红书
而 qs 虽然共享排名,但大家心里头多多少少还是会觉得港中深要矮上一截。
包括港中文本部前几年也对 qs 共享排名这事发起过异议,认为 " 香港中文大学 ( 深圳 ) 将来或者独立参与年轻大学排名榜等排名。"
港中文公关曾要求取消与港中深共享 QS 排名
话虽如此,但选择港中深绝对不是退而求其次!
首先看两校的本科段招生:
港中深在内地开放本科批次的招生,接受提前批申请、综合评价批次、以及音乐类招生。教育模式是全英文授课,毕业后又能拿到港中文的学位证书,含金量不言而喻,加上建校时间较长,生源稳定,算是中外合办届的顶流。
那么港中文呢?是不是港中文的本科申请难度高?
还真不是这样。根据香港中文大学 2025 年在内地的提前批次录取情况来看,文科生录取了 11 人,109 专业组 10 个人,633 分,873 的位次,110 专业组 1 人,648 分,260 的位次。而港中深 2025 年则录取了 6 个文科生,644 分,372 位次。
甚至港中深的分数线更高,这样的成绩直接读港中文也完全可以。
本科选择港中深的理由非常明显,四年本科,从花销上看一定是港中深性价比更高。至于学位证这事也是经官方认证过的,如果不在意细微的不同,在效力上是一致的。
研究生这块,网上对于港中深的争议一直都在。因为本身一年硕就被戏称为 " 水硕 ",港中深又是个分校,是不是入学要求就更水了?当然也有人觉得好歹港中深是两年制,比一年制含金量更高。
我们就从 25fall 指南者留学两校的录取情况,来看看两校的硕士生源究竟如何?
25fall 指南者一共成功申请了港中文 1856 次,成功拿下 offer 400 枚,申请成功率在21.5%,相比之下港中深共申请 224 次,最终成功枚数为 87,申请成功率在38.8%。
可以看出,申请港中深的人数明显偏少,但成功率相当不错,只要参考往年的申请背景满足条件,就有较大机会拿到录取。
这么说好像港中深是不是有点 " 水 "?但从生源分布来看,港中深的生源质量其实并不差,大约 90% 都由 985/211 学子组成,相比之下港中文的双非占比其实更高,985/211 则占到 81%,两校在人才选拔上明显偏爱 985/211 高校,要求都不算低。
再看均分,港中文 90 分以上的同学占比明显高于港中深,其中大部分都是申请商科因此要求较高,而在 85-90 分段和 85-80 分两校分布占比几乎相同,真正 80 分以下的低分选手极为少数。
另外根据 21 级港中深学长姐反馈,那一届会计项目录取学生共 79 人,背景多为国内 985/211 及海外名校,报录比约为 11:1,平均 GPA 为 87.8,这一录取背景真不算低。
而且港中深会计项目算是跨专业友好,他的同学中除金融会计管理等商科背景外,还有来自法学、理工及工程类等专业,给了更多同学跨专业尝试的机会。
除了这些 bg 向的数据,根据指南者之前的申请案例,我们也了解到一部分选择港中深的同学是因为申请批次较晚,导致可申请的专业偏少,而港中深一般申请时间较长,容易成为晚申选手的救命稻草。
当然了,也有部分同学是正常申请,他们甚至拿到了港中文或者其他港新院校的 offer,但最终还是选择入学港中深。大胆猜测这一部分同学更在意的就是留学的地区、专业、或是性价比等综合因素。
指南者学员同时拿下两校录取,最终入学港中深
总的来说,港中深无论是从生源质量、学费开销、实习便利、就业报告等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而且也是经过内地官方认证的中外合作院校,有官方背书值得信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