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吴嘉敏
户外骑行热潮正蔓延至资本市场。
9 月 9 日," 中国折叠自行车第一股 " 大行科工(02543.HK)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上市首日,这家总部位于深圳的自行车龙头企业上演 " 高开 " 行情,当日早盘一度涨近 40%。
截至 9 月 9 日收盘,大行科工较高点已回落,报收 56.90 港元 / 股,当日涨幅缩窄至 14.95%,该股当日换手率高达 104%,总市值 18.02 亿港元。9 月 10 日,大行科工股价开盘后持续走低。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行科工全球发售 792 万股 H 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 10%。每股发售价为 49.50 港元。根据配售结果,大行科工公开发售获 7558.4 倍超额认购,创港股 IPO 超购历史新高。
大行科工香港上市 图源:DAHON 大行折叠车公众号
一年卖 22 万辆自行车,纪念款上市首日断货
在零售终端市场,大行科工的产品展现出了强劲的号召力。
大行科工的历史可追溯至 1982 年,创始人韩德玮被誉为 " 现代折叠自行车之父 "。公司旗下品牌大行(DAHON),是全球折叠车的知名品牌,大行科工也曾在 2000 年被吉尼斯纪录千禧年版认定为 " 世界最大的折叠车产销集团 "。
招股书援引灼识咨询显示,按 2024 年折叠自行车零售量计算,大行科工在中国内地折叠自行车行业的市场份额达 26.3%;按零售额计算,大行科工的市场份额为 36.5%。
9 月 9 日,大行科工同步推出一款带有创始人亲笔签名的上市纪念版 P8 限量折叠自行车,相比非限量款 P8 产品,上市纪念限量款售价要高出 500 多元。
时代财经观察到,大行这款上市纪念版自行车在淘宝、京东两大电商平台迅速售罄。该款紫色签名的限量车,在淘宝及京东分别售价 4078 元、4288 元。大行淘宝客服告诉时代财经,该限量款淘宝店铺仅发售 11 台。两家客服均表示 " 当日上午就售罄了 "。
9 月 10 日,前述限量款折叠自行车淘宝页面显示 " 已下架 ",而京东平台则显示 " 无货 "。
左图为淘宝页面,右图为京东页面
数据显示,2022-2024 年,大行科工营收从 2.54 亿元增至 4.51 亿元,年度利润及全面收益总额从 3143.4 万元升至 5229.9 万元,呈现增长态势。2025 年前 4 个月,其营收、利润及全面收益总额分别达 1.85 亿元、2152.8 万元。
营收增长主要由自行车销量增长推动。招股书显示,2022 年,大行科工自行车年销量为 14.90 万辆;到 2024 年,大行科工当年卖出 22.95 万辆自行车。招股书显示,截至 2025 年 7 月底,大行自行车今年的销量已经突破 18.5 万辆,高过 2023 年全年的 15.69 万辆。
对比许多其他消费企业,大行科工的上市路也走得格外顺利。大行科工曾于 2023 年 4 月委聘财务顾问提供 IPO 意见,今年 1 月 20 日首次递交招股书,7 月 22 日二次更新招股书,9 月 9 日便顺利挂牌。
83 岁创始人仍在管理一线
" 为什么不把自行车折叠起来?" 一次将自行车塞进汽车后备箱的日常动作,让 1941 年出生的 "40 后 " 博士韩德玮,萌生了改变行业的想法。
公开资料显示,韩德玮出生于广东韶关,9 岁随父母移居中国香港,后又与父母赴美定居。1973 年,他成功获得南加州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先后任职于美国洛杉矶休斯飞机公司、休斯研究所,专注激光核聚变发电研发。
在该领域深耕 10 年后,韩德玮意识到项目或许难以在自己有生之年落地。
1981 年,40 岁的他放弃了高薪稳定的科研工作。他写下了 " 敢想、敢做、拼命做 " 七字,并向休斯研究所递交辞职信。1982 年,41 岁的韩德玮筹资到 200 万美元,创立了大行公司和北美大行公司,正式踏入折叠自行车行业。
如今,83 岁的韩德玮仍掌舵大行科工。在大行科工上市时,其担任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兼总经理。招股书显示,上市前韩德玮直接持有大行科工 88.56% 股份,并通过一个员工持股平台大行科工企业有限合伙持有 1.6% 的权益。公开发售后(未行使超额配股权),韩德玮与大行科工有限合伙,分别通过直接持股与权益拥有等方式,合计持有公司超六成股份,仍为公司控股股东。
值得一提的是,招股书显示,大行科工董事会及高管中,并无韩德玮关联人士身影。此外,韩德玮还与大行科工达成一项不竞争契约。
该契约显示,韩德玮向公司做出承诺:在协议有效期内,自己及关联方不会从事和公司 " 抢生意 " 的业务,同时在涉及利益冲突的股东投票中放弃表决权。该协议自大行科工上市起生效。
成功上市只是大行科工在资本市场的开始,公司的业绩增长是否具备可持续性,将决定投资者是否继续为这家消费企业买单。
当下,折叠自行车行业还处于小众赛道。尽管中国内地折叠自行车行业零售额从 2019 年的 4 亿元增至 2024 年的 18 亿元,年均增速 31.6%,且预计 2029 年市场规模将达 46 亿元,但 " 小众赛道 " 的天花板仍需突破。
未来,折叠自行车行业需在技术创新、品牌溢价提升、渠道拓展等方面持续发力,才能实现从 " 小众细分 " 到 " 主流品类 " 的跨越,真正打开行业天花板。
除了创始人的背景和骑行热潮,大行科工还需要更多故事来持续打动资本市场。9 月 10 日,大行科工股价开盘后持续走低,截至当日收盘,该股报 51.80 港元 / 股,较开盘价下跌 8.96%。有网友评论:" 单车就是单车,变不了摩托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