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采摘攻瑰花
今年以来,永登县以 " 水润玫香 " 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重要抓手,锚定创建国家级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目标,全力推动苦水玫瑰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效提升跨越,使其真正成为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民生产业与幸福产业。
种植端:
标准集约夯基 稳产增收筑本
永登县围绕扩面、提质、稳量核心,大力实施丰产栽培、提纯复壮、稳面密植、地力提升四大工程,推动玫瑰种植向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通过集中培训、专家指导、现场实践等多种方式,累计培训种植能手 500 人次以上。推行统一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栽培技术,在苦水镇建成千亩有机种植基地和万亩绿色标准化基地。建立病虫害防控监测系统,积极推广物理、生物防治技术,使亩产鲜花稳定在 400 公斤以上,带动农户户均增收 1000 元以上。在品种推广上,重点推广 " 新玫 1 号 "" 永玫 1 号 "2 个新品种,完成 300 亩玫瑰品种更新,切实筑牢种源保障防线。同时,通过增施有机肥、补充微量元素等方式改良土壤,提升地力,为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耕地支撑。
市场端:
产业融合转型 增值赋能增效
聚焦产业链延伸,以强加工、聚集群、拓链条为导向,该县推动产业从初级种植向全链融合转型。在加工环节,重点引进低温差压萃取、二氧化碳临界萃取等新技术,研发玫瑰精油高端提炼、玫瑰多糖提取等深加工工艺,有效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同时,聚焦市场需求开发玫瑰护肤品、保健品、食品等新型产品 200 余种,突破了单一原料供应瓶颈。
通过整合培育 + 引进改造模式,永登县成功培育加工企业 70 余家、销售组织 30 余个,形成种植 - 加工 - 研发产业集群。该县加快建设仓储冷链、交易物流、直播带货 3 大功能性基地,依托国家农产品展销平台开展 " 引大引强引头部 " 行动,靶向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圈。今年以来,已同玫瑰精深加工头部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9 份,开发高端精油、药用提取物等拳头产品,持续拓宽 " 一带一路 " 沿线市场。
品牌端:
多维协同发力 铸魂拓市强基
在品牌建设方面,永登县深化与中国农科院的合作,完成苦水玫瑰基因测序,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图谱,补充种植、加工全周期标准 9 项,重塑 " 中国玫瑰之乡 " 品牌根基。推动玫瑰系列产品申报甘味品牌 2 个、区域公共品牌 1 个," 三品一标 " 认证面积达 10 万亩," 好中好、特中特 " 品质标识持续强化。
市场营销上,巩固津甘、鲁甘合作直营店,在 " 一带一路 " 沿线布局展销点 20 余个,年提升市场占有率 5% 以上。搭建苦水玫瑰信息共享平台,构建电商 + 实体店销售网络,培育直播带货团队 20 支,推动线上销售额占比提升至 30%。打造玫香花海 - 水墨丹霞 - 萱帽猪驮旅游大环线,开发玫瑰研学、芳香体验等业态。截至目前,已接待游客 25 万人次以上,带动餐饮、住宿等关联产业增收 1 亿元,带动周边群众户均增收 3000 元以上。
服务端:
四位一体护航 聚力共促发展
为确保产业各环节高效运转、持续向好,永登县构建协同、扶持、资金、环境四位一体服务体系,成立苦水玫瑰产业高质量发展专班,建立部门 + 乡镇协同推进机制,统筹解决品种改良、园区建设等难题;出台专项政策,对企业技术引进、产品研发给予补贴,建立玫瑰全产业链价格保护机制,通过政府托底 + 市场调节稳定鲜花收购价,维护种植户与企业利益;设立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投向地力提升、品种改良、品牌培育等领域。今年,全县包装储备玫瑰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项目 10 个,积极争取中央及省市资金支持,形成财政 + 项目 + 社会多元投入格局。此外,为玫瑰企业提供 " 四办四通 " 政务服务,整合农资、技术、人才等要素,培育一站式农业服务组织 5 家,为产业发展提供全周期保障。
苦水玫瑰作为世界稀有的高原富硒玫瑰品种,集食用、药用、香料用等功能于一身。目前,永登县苦水玫瑰全产业链产值已达 28 亿元,拥有 124 个注册产品商标、7 个甘肃省著名商标," 三品一标 " 认定面积 10 万亩," 苦水玫瑰 " 商标更跻身国家地理标志区域品牌百强榜,品牌价值达 16.9 亿元。
本报记者 葛强 通讯员 张春鹤 文 / 图
来源:兰州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