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网 昨天
和平区中心小学破解幼小衔接焦虑 家长和孩子成了“同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新校园、新老师、新伙伴,幼小衔接阶段的未知让孩子紧张、家长忧虑。和平区中心小学创新推出 " 双生课堂 ",孩子、家长成为 " 学弟学姐 ",携手进校园,分课堂学知识。

" 开学前我特别焦虑,孩子在幼儿园比较自由,假期又松散了两个月,完全没接触过小学生活,真怕他适应不了。"1 年 12 班新生田煊旗的家长孙艺说。和平区中心小学一年级校区负责人杨静表示,招生期间就发现,不少家长对孩子入学后的适应问题感到迷茫,部分孩子甚至对上学产生恐惧。" 为了帮大家卸下这份焦虑,我们反复讨论后,确定了‘双生入学’的方案,让家长陪孩子一起进校园、分课堂学习,既给孩子安全感,也给家长答疑解惑。"

开学首日的和平区中心小学内,处处是温馨的场景。学校打破 " 家长止步校门 " 的常规,取而代之的是家长们牵着孩子的手,带着好奇与期待一同走进校园。广播里播放着轻快的入学欢迎语,孩子们的小脸上,原本的紧张渐渐被好奇取代。家长们则不时用手机记录校园环境,眼神里的担忧也少了几分。" 原以为只能在门外等,担心孩子独自面对新环境会慌,没想到能陪他一起感受校园,特别安心。" 一位新生家长说道。

进入教学楼后,学校的细致安排更显用心。一年级新生在自己的班级里,跟着老师学规则、读童谣、练坐姿,逐步建立小学课堂的秩序感。而家长们则走进隔壁教室,开启专属的 " 家长课堂 "。学校老师围绕 " 孩子在校注意事项 "" 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 " 以及习惯培养、学科启蒙、心理适应与成长规划等关键话题的实用内容展开讲解,学校还邀教育专家开展专题讲座,聚焦入学焦虑问题,结合真实案例,为家长提供了实用建议。通过讲解如何读懂孩子的情绪信号、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方式,帮助家长将焦虑转化为陪伴成长的力量。让家长们清晰掌握家校协同的方向。" 咱小时候上学的记忆早模糊了,现在养孩子没经验,这些指导太及时了。其实家长先适应、先了解学校,才能更好地帮孩子融入。"1 年 14 班学生王策家长说道。

" 我把水都喝完了,是一个小姐姐带我去打水,教我怎么用。" 放学时,王策牵着父亲的手说道,父子二人一起 " 放学 " 回家。为了让新生更快融入校园,学校还创新推出 " 垂直辅导 " 机制。二年级的哥哥姐姐化身 " 小辅导员 ",不仅认真地为新生分发崭新的课本,还主动牵起他们的手,当起 " 校园向导 "。

经过两天的过渡适应,本周正式上课后,新生们的状态明显转变。" 孩子不再茫然,对校园生活有了认知,能从容投入学习了。" 王策的家长告诉记者。" 信任是教育的基础,未来是共同努力的方向。只有家校之间保持信息同步、理念相通、行动协同,才能真正构筑起支撑孩子成长的良好生态。" 杨静表示。

记者 信华

图片由校方提供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