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大模型一号位,加盟 B 站
市值 800 亿港元的 B 站,偷了快手(市值 3100 亿港元)的家。
2025 年 9 月 9 日,前快手副总裁张迪,被爆加盟 B 站、出任技术条线负责人。
此时,距离张迪官宣离职(8 月 15 日)快手,尚不满月。
相比一般意义的挂职副总裁,张迪之于快手意义非凡。他既是可灵 AI 事业部技术部老大,也是快手大模型负责人。
甚至,张迪还被视作推动快手 AI 从 0 到 1 的关键人物之一。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专业的张迪,曾是阿里巴巴资深技术专家。
2020 年张迪加入快手,2023 年初被任命为大模型与多媒体技术团队负责人,聚焦大模型、视觉生成模型和多模态模型等方向。2024 年后,作为技术一号位,张迪开始牵头可灵大模型的底层架构和应用落地。
张迪转身离开时,可灵 AI 已经实现了某阶段性突破。用功成身退一词描述,再合适不过。
二季度可灵 AI 营业收入超过 2.5 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 67%。截至 7 月底,可灵 AI 用户数超 4500 万,前推三个月这一数字是 2200 万。
快手二季报 " 主席报告 " 第一句话,便确定了 AI 的至高地位:" 我们在 AI 创新领域持续取得突破,推动业务实现强劲增长,在运营指标和财务数据上创历史新高。"
在最高层看来,可灵 AI 不仅是快手的第二增长曲线,更是推动公司整体前进的关键引擎。
但就是在这个关键节点,张迪离开了。
如果从可灵上线之日(2024 年 6 月)算起,张迪真正执掌可灵不过一年多。
短短一年时间里,作为技术主负责人,张迪推动了可灵 AI 的 30 多次版本迭代 .......
2025 年 4 月 30 日,可灵 AI 事业部正式成立。可灵 AI 也上升到与主站、商业化、电商、国际化、本地生活并列的一级业务部门,总负责人盖坤直接向董事长兼 CEO 程一笑汇报。
可灵 AI 下设产品部、运营部和技术部,后者负责人正是张迪。及至张迪出走,盖坤又兼任了可灵 AI 技术部负责人。
统筹全局的高级副总裁 " 向下 " 兼任,既肯定了技术的重要性,更昭示了可灵商业化探索的加速。
而在不久前,盖坤也在可灵 2.0 发布前的干部会上明确提出,2025 年可灵在营收规模上要实现 " 跨越式增长 "。
AI 驱动,快手商业化提速
相比 350 亿营收大盘,可灵 2.5 亿营收实在不算什么。
但可灵 AI 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对快手战略与业务的全面加持。
来看几组用户层面的核心数据:二季度快手日活同比增长 3.4% 至 4.09 亿;月活同比增长 3.3% 至 7.15 亿;日活用户日均使用总时长同比增长 7.5%。
大厂搏杀流量红海,能持续提升用户活跃度的只能是更好的内容。
在内容创作上,可灵 AI 的目标是成为创作者的一站式创意引擎。2025 年 7 月底,可灵 AI 发布灵动画布,实现智能创作辅助与多人实时协作功能,让用户一站式创作体验更进一步。
可灵 AI 助推的首部 AI 单元故事集《新世界加载中》,也为 AI 影视内容创作开了个好头。
内容创作之外的内容分发,则是根据用户偏好推荐内容。二季度,快手推出的 OneRec 端到端生成式推荐大模型的新技术范式,可从全量视频中预测用户的偏好。
这些基于内容创作与分发的 AI 实践,不仅提升了用户时长与留存率,还带来了一定的营销转化。
二季度,快手线上营销服务(广告)收入同比增长 12.8% 至 198 亿元,占全部营收近 6 成。尽管这一增速略低于整体增长速度,但已比一季度 8% 高了不少。
电商场景也是如此,但速度更快。以可灵 AI 为主的多模态技术,在提升内容创作力、商品提炼能力之外,通过算法推理、提升人货的匹配效率 ......
二季度快手电商 GMV 同比增长 17.6%,较一季度 15% 有了进一步提升。其中,内容场域的短视频电商 GMV 同比增长超过 30%,这与 AI 内容创作与产品匹配息息相关。
快手各业务线都在印证 AI 的驱动力,只是直播业务略有不足。
2024 年,快手直播业务收入同比下滑 5.1% 至 371 亿元,其营收占比从 34.5% 降至 29%。2025 年第二季度,直播业务 8% 的增速依旧跑输大盘,占比进一步降至 28%。
做大业务体量之外,AI 也在让快手更加高效。二季度,快手经调整净利润 56 亿元,20.1% 的增长率远高于一季度。而毛利率与经调整净利润率,也双双取得新高,分别达到 55.7%、16.0%。
这些数据都在佐证一个事实,盖坤统领的可灵 AI,对快手的加持在不断强化。
原阿里算法大拿,深度接管可灵
与张迪相似,盖坤的 " 前任 " 也是阿里巴巴。
只不过,2011 年入职阿里的盖坤,一干就是 10 年。阿里时期,盖坤主要负责阿里妈妈广告算法与 AI 技术研发,做到了精准展示广告技术总监。
天眼查显示,2020 年盖坤跳槽来到快手。这里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插曲,说盖坤跳槽被阿里巴巴以 " 违反竞业协议 " 为由起诉,最终朝阳法院一审判决盖坤支付阿里违反竞业限制义务违约金 207 万元并返还竞业补偿金 33 万 .......
抛开竞业协议,盖坤在阿里其实有过不小的建树。
聚焦广告算法优化,盖坤提出并主导了分片线性模型(MLR)研发。该模型通过分片线性学习算法解构用户兴趣网络,实现千人千面推荐。该技术被充分应用到阿里妈妈平台,支撑了广告业务带来的平台收入。
此外,他还主导构建深度兴趣网络(DIN),通过模拟用户兴趣分布优化广告推荐 ......
一手技术算法突围,一手广告商业化变现,这一直都是盖坤的专长。在阿里如此,在快手亦如是。
加入快手后,除挂职高级副总裁外,盖坤还是社区科学线负责人,核心便是负责算法创新。
2022 年 10 月末,程一笑上任快手 CEO 后,盖坤又被任命为主站线业务负责人。2023 年,原 CTO 陈定佳辞职后,盖坤分担了部分 CTO 管理职责,同时负责科学线、主站业务线以及技术业务线。
2024 年后,盖坤开始统筹 " 文生图 " 大模型可图、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 AI 业务发展。
今年 4 月底,快手成立可灵 AI 事业部,盖坤担任总负责人。8 月 15 日,盖坤接手张迪走后留下的可灵 AI 技术部负责人一职,以此能 " 更深地接管技术 "。
如今,盖坤一手掌控的可灵 AI,已经是快手优先级最高的业务之一。
在二季度业绩电话会上,快手 CFO 金秉透露,可灵 2025 年全年收入预计比年初目标翻倍," 这使快手坚定了在可灵 AI 上进行长期投入的决心 "。
据悉,快手年中已经追加了可灵 AI 在推理算力方面的投入。金秉还透露,可灵 AI 已经在推理算力层面实现了毛利率打正。
快手 AI,大干快上
无论在张迪还是盖坤手中,可灵 AI 都贴合了快手 " 快字当先 " 理念。
自去年 6 月发布视频生成模型可灵 1.0 版本后,可灵又在今年 1 月、4 月,上线了可灵模型的 1.6 以及 2.0 版本。
可灵运营负责人曾雨珅曾对媒体解释," 可灵 1.6 模型是可灵的一个重要分水岭,2.0 是第二个里程碑 "。
此后,羽翼渐丰的可灵 AI 升级为一级业务部门。
技术突围与商业化变现开始双向奔赴,且不断提速。
· 5 月 29 日,可灵 2.1 版本,5 秒视频生成用时不到 1 分钟
· 6 月底,可灵 AI 上线 " 视频音效 " 功能,可精准到每一帧、自动为视频匹配立体声音效
· 7 月底,可灵 AI 发布灵动画布功能,创作者一站式创意工作台上线
· 8 月 15 日,可灵开启全新首尾帧功能内测。用户自定义首尾帧图像,便可生成连贯视频内容
狂奔 2025Agent 元年,快手正在大干快上。
根据《晚点 LatePost》此前报道,目前快手直接从事技术研发工作的员工占到全体员工的近半。这样的人才密度与厚度,或许也是快手押注 AI 并加速商业化的底气所在。
以至于,不管是近期前员工被爆 1.4 亿巨贪,还是因《长相思》《德云斗笑社》侵权案被罚 8910 万,身在风口浪尖上的快手都没有放缓 AI 的进击步伐。
但一线技术骨干张迪出走 B 站、之于快手,依然是个不小的损失。
毕竟," 应用层能否做好,取决于基础模型牢不牢靠 ",已经成为行业公认的事实。
盖坤接下来要做的,是更好的平衡基础模型与商业化之间的进攻节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