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网 09-11
江绛:我在埃塞俄比亚当老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天津北方网讯:江绛是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教师。从 2011 年起,他前往 " 一带一路 " 共建国家埃塞俄比亚,协助当地开展职业教育。14 年来,他先后培养培训非洲教师、学员近 2000 人,极大助力了当地产业发展。

音频埃塞 0911   4 分42

尽管已经回国两个多月了,但江绛仍会接到不少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邮件和电话,这些来自八千公里外的信息让他觉得,自己似乎并未远离那块留下了自己 14 年青春的大陆:

(录音:我们所有的援非的同事流传着一个俗语吧,没去过非洲呢怕非洲,去了以后呢就爱非洲,回来之后还会想非洲,两国之间教育合作也在这,我有种预感也许哪一天会回去的。我也在做准备。)

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北部,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工业自动化相关人才缺口很大。2003 年开始,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作为教育部首家教育援外基地,开始援助当地职业教育。2011 年,当时只有 31 岁的青年教师江绛受命前往埃塞俄比亚,开始为期两年的援外教师生涯,这让他既激动又紧张。

(录音:自己是中国教育部派出的援外教师,我能不能胜任在非洲的教学工作?所以派出前的一个星期啊,我就天天在网上搜索英文相关的教学资料,整整弄了好几个 g。)

尽管做了精心准备,但初到非洲,江绛还是在工作中遇到了强烈的 " 水土不服 "。

(录音:很多的当地的师资也没有工程实践的经验,教学方式也是老师写板书,学生去抄黑板,实训装备很多就是闲置状态。学生没有操作能力。我们在国内多年的教学模式就受到颠覆。学生甚至还有反馈,就这个课堂他学不到东西。)

这样的反馈如同一盆冷水,结结实实的浇在满腔热情的江绛头上,但是,他很快冷静下来,从自己开始反思:

(录音:我们都讲因材施教,学生反馈不好,这是我们做老师的欠缺。我就把学生带到实训室,就直接面对我们的工业化装备。适度的理论讲解之后,讲设备的运行方法、编程操作。当时我甚至取消了笔试,目标就是你最后考试能够实际的操作装备,让他感受到他学习的一个成果。)

这样的教学体验让当地学生在感到新奇的同时收获满满,很快,江绛教授的课程成了学生们的 " 抢手 " 课程。目前两位正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留学的学生说:他们就是江老师在埃塞俄比亚教出来的学生。

(录音:英语压混:A: 我们之前也有很多先进的机器人和设备,但是没人会操作,江老师设计了很多题目,他是希望能教会我们操作这些设备;

B: 对我帮助很大,可以提升我的实际操作能力,让我就业时竞争力更强。)

光阴似箭,转眼两年过去,江绛的援外教师生涯告一段落。可就在他返回天津不久,学校就接到了来自教育部和驻埃塞俄比亚大使馆的两封公函。

(录音:当时驻埃塞的中国大使亲笔签名的函,另外埃塞时任副部长在跟中国教育部提出来,希望我能够再回到埃塞俄比亚执教。因为是埃塞的那些师生,他们联名想让我们回去,当时看到函的时候,我一下子觉得心是热的,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如今回忆起这段经历,江绛仍会双眼湿润。当地师生的认可让他最终选择忽略当地经常停水停电等等恶劣的生活条件,回到了埃塞俄比亚。在那里,他们先后培养培训了非洲教师、学员近 2000 人。同时,他还为所在专业开发教学培训资源,甚至自己靠随身行李背出了埃塞俄比亚全国首家 " 先进电子技术实验室 "。

(录音:很多学生培训以后,有很多创新的想法,但是受制器件限制,所以我带了两届毕业设计以后啊,就商量自己背去一批电子元器件、教学研究的设备,这个得到了学校大力的这个支持,拨了一批专项经费。我就两个大行李箱都是电子器材,建设了这个先进电子实验室。开课以后,教室里头也就能容纳个 30 人吧,结果来了近百人。)

在江绛和其他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如今在埃塞俄比亚当地,已经建成了一支本土教学团队,形成了自教自学的良性运转模式,成功推动鲁班工坊纳入国家职业教育框架。大批埃塞俄比亚年轻人通过扎实的职业教育培训,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据统计,自 2003 年以来,天职师大共向埃塞俄比亚等发展中国家派出教师 400 余人次,教授的当地学生超过 50000 名,支撑了当地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

(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广播新闻部记者郭曦然)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埃塞俄比亚 非洲 教学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职业教育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