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 月 12 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正式启用。随着浦东校区的启用,掀开交大医学院近一百三十年办学历史和七十余年建院历程的崭新篇章,也标志着医学院实现办学格局全面跃升,在冲击世界一流医学院的历史征程中跨入新的发展阶段。
新校区校名石揭幕,浦东校区正式启用
上午 8 点 30 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迎来重要时刻——浦东校区校名石揭幕。随着幕布缓缓落下,医学院正式开启从黄浦拓展到浦东的新征程。拔地而起的不仅是新的校园,也是每一位交医人的使命感,更是交大医学院为提升上海市整体医学学科实力,服务上海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和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宣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位于浦东新区国际医学园区西南角,占地约 435 亩。浦东校区的建设锚定医学院 " 世界一流、中国特色、上海风格、交医特质 " 的办学定位,延续医学院百余年历史文脉,构建集教研支持空间、文化融合平台、能力培养基地、生活设施保障为一体的功能体系。
漫步在浦东校区,医学大讲堂、历史核心区、校园钟楼等一系列中西合璧、古今融合的楼宇建筑让人仿若置身于宁静、美好且惬意的花园式殿堂,国际化标准的先进实验室为教师、科研团队提供兼具高效性、安全性、交互性的研究环境,融合 AI 医学发展的教学环境让师生全身心投入医学教育和科研创新事业。
新校区首次开学典礼,见证庄严时刻
当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迎来首批 2025 级新生。随着雄壮的国歌声响起,神圣庄严的 2025 级新生开学典礼在浦东校区彤程大讲堂举行。
2025 级全体新生共同宣读《医学生誓词》,老师们为学生代表扣上第一颗纽扣,全场新生一起郑重穿上象征身份与职业、赋予责任与使命、承载理想与信念的白大褂,以昂扬的精神面貌踏入 " 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 " 的医学征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范先群以《创新求索,追求卓越》为题作讲话。他代表学校向今年新入学的 1025 名本科生、2292 名研究生以及 110 名 " 交大医学班 " 新生表示祝贺和欢迎。
范先群对新生提出三点期望:一要甘于吃苦,练就过硬本领。唯有以扎实的功底筑起根基,才能真正掌握那把开启生命奥秘的钥匙,为未来成为良医奠定基石。二要勇于挑战,铸就创新能力。三要乐于奉献,成就医学梦想。在交大医学院,奉献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甘于寂寞的非凡坚守。
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卜军作为教师代表发言,2025 级临床医学专业卢冉昕同学作为新生代表发言,2024 级 " 致远荣誉计划 " 直博生张昊亮作为学长代表发言。
在 " 立志篇 " 中,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联络组组长彭一浩围绕《报效祖国,无私奉献,服务人民》主题讲授开学第一课。
在 " 情怀篇 " 中,江帆为新生讲授入学第一课。江帆以《选择交大就是选择了责任,选择交医就是选择了奉献》为题,通过 " 初识交医、读懂交医、感悟交医、践行交医 " 四个篇章娓娓讲述百余年的交医故事,为新生带来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和升华。在 " 初识交医 " 篇,江帆带领大家从浦东新校区一路 " 回溯 " 到黄浦校区,打卡交医学周边的红色地标和具有红色历史的交医建筑、附属医院及机构。她期望同学们能用医学青年的责任担当与祖国的医学发展、上海的城市发展紧密相连、同频共振。
当天下午,新生共同观赏以 " 共和国勋章 " 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为人物原型的新编大师剧《清贫的牡丹》。剧中再现王老淡泊名利、追求卓越的崇高精神。这是该剧在浦东校区首次演出,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该剧已连续 13 年作为 " 开学第一课 " 演出,观演师生近万人。
多校区协同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医学院
浦东校区的启用不仅是空间的拓展,更是交大医学院发展战略的里程碑。浦东校区的启动将拉开交大医学院多校区协同联动办学新的篇章,医学院将以浦东校区作为医学人才培养高地和科技创新高地,以黄浦校区作为赓续医学院百余年发展传承的历史文化源点,以海南校区作为国际化、高水平教育和研究基地,以崇明校区作为全健康生态治理和全球健康人才培养基地,推进多校区协同发展新格局。同时,面向全国,在蚌埠医科大学、昆明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以及赣南医科大学等高校建设 " 交大医学班 ",共同推进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创新改革,为我国的医学教育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为全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排头兵,交大医学院将进一步紧密对接上海市高等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 " 两个先行先试 " 举措,以浦东校区启用为契机,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以临床医学世界引领为目标,实施临床医学 " 万分之一学科 " 突破计划;以基础学科与交叉学科突破计划先导项目为引擎,强化有组织科研,聚焦临床前沿性、复杂性重大科学问题,加速重大原创成果落地,进一步深化 AI+ 医学战略,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在造就高水平医学拔尖创新人才、打造医学科技创新源头、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级等方面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未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将围绕生命健康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重大问题,以浦东校区为源点,汇集 14 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13 家附属医院的临床资源与基础科研的关键要素,打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医谷 " 科技转化园区,通过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科创企业研发平台和科创项目孵化平台等平台,探索校企、校地共建新机制,高标准构建从基础研究、临床验证到产业转化的全链条,打通从高校到园区的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同时,系统推动与张江医疗器械产业基地、张江细胞基因产业园等产业联动,充分发挥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生物医药企业集群优势,力争取得更多原创成果、推出更多创新产品,全面提升张江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度和竞争力,为上海建设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提供助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