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笛飞
120%,这是 2025 年暑期档电影衍生品收入同比增长的数据。
1.06 亿,这是万达电影半年财报中,2025 年暑期档电影衍生品的销售总额。
央视新闻在报道中预测,中国电影衍生品市场未来将以每年 10% 以上的增长速度持续扩大:「周边不再仅仅是锦上添花的配角,正成长为拥有长效发展动能的行业新星」。
影视作品 IP 衍生作为「非票房业务」之一,在这个夏天迎来了实质性的进展。纵观各平台动作,IP 衍生正在以越发强势的姿态打通着线上与线下。作为产业链破圈的有力途径,IP 衍生带来哪些利好?站在情绪消费的风口中,IP 线下衍生又该如何打破时间与空间局限,将短时爆款流量转化为长期、可持续经济?
从大型展会到爆米花桶
IP 衍生早已不局限于毛绒玩具、盲盒等常规意义的消费品,而是随着入局者众。多方面呈现出辐射面广、多线探索、品类多元的发展态势。
这个暑假最火爆的 IP 衍生线下,当属 B 站漫展 BilibiliWorld2025,辐射面之广可窥一斑。
BilibiliWorld2025 动用国展全部展馆,展出面积共计 24 万㎡,创下亚洲最大规模 ACGN 综合展纪录。在三天的漫展时间里,BilibiliWorld2025 迎来了共计 167 家全球展商、近 800 台痛车、超 3 万名 Coser,吸引了来自 20 多个国家及地区的 40 万人次参展,较 2024 年上涨 15 万人次,同比涨幅达 60%,引爆暑期经济。
可以看到,作为 IP 衍生线下最为直观的表现,BilibiliWorld2025 表现出了极为瞩目的市场吸引力与商业能力,这离不开 B 站多年的展会经验积累,更归功于平台对于 IP 资源的努力维护。
深挖积累所带来的庞大体量难以模仿超越,而「一鱼多吃」的 IP 衍生玩法,给予着平台多线探索的灵感。
爱奇艺 Q2 财报显示,IP 消费品市场中,爱奇艺自营影视卡牌业务上半年商品交易总额突破亿元,《淮水竹亭》《临江仙》卡牌销售额创爱奇艺新高,并且线下体验业务也正在走向规模化运营,以爱奇艺乐园和全感剧场等轻资产模式将 IP 拓展至线下场景,全感剧场覆盖 30 城 50+ 门店。
这是爱奇艺以卡牌切入 IP 衍生市场的第七年:从 2018 年的 IP 授权;到 2023 年,以《莲花楼》IP 首次尝试真人影视卡牌;再到 2024 年《唐朝诡事录之西行》,开始全面实现卡牌自营模式,爱奇艺在 IP 卡牌衍生条线成功构建了完整的「自有链路」:IP 自有、产品自研、渠道自营,一定程度上跑通了这一条 IP 衍生链路。
而爱奇艺的 IP 衍生布局也并未止步于此,爱奇艺将 IP 延展至线下场景——全感剧场和爱奇艺乐园,规划里的爱奇艺乐园不仅设有游乐项目,还融入诸多 IP 衍生的互动环节:全息光影空间、沉浸演艺剧场、影视置景互动、NPC 互动体验等,从而实现线下体验与 IP 消费两大业务的协同促进。
但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早已是诸多主题乐园普遍面临的难题,所以爱奇艺线下场景的理想固然丰满,但现实如何,只能等待市场进一步验证。无论如何,以 IP 为核心的生态良性循环体系正在爱奇艺的运营思路中扎根。在行业遇冷、市场不畅的大背景下,单一爆款的流量经济转化为了一鱼多吃的 IP 衍生运营思路,无疑为爱奇艺探索新的增长点提供了有效支撑。
而万达电影则通过思维的延伸,推动影院物理空间价值重估。
8 月 27 日,万达电影披露 2025 年半年财报,正如开头所提及,财报显示万达电影暑期档 IP 衍生品销售总额达 1.06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94%,表现惹眼。
万达电影在 6 月的战略发布会提出「1+2+5」的战略版图,既打造「超级娱乐空间」:通过国内 + 海外双市场协同,经由院线、影视剧集、战略投资、潮玩、游戏五大板块的布局,共同实现 IP 衍生全线落地。
万达电影将售票大厅这一功能单一的场所,升级进化为文化交流场域——集成潮玩零售、IP 主题策展、限定快闪、人群互动等的多维生态,打造 IP 沉浸式体验空间「时光里」,反哺吸引更多流量走进影院。
硕果在暑期档已经结出:《浪浪山小妖怪》上映当天周边销售额破 700 万元;小猪妖毛绒公仔上线即断货。《罗小黑战记 2》线上线下渠道共售出 14 万件罗小黑 IP 衍生品。其中,IP 衍生马口铁「爆米花痛桶」,晋升为火爆的的新型谷子。
从大型展会到「爆米花痛桶」,IP 线下衍生正以超越市场想象的多渠道进化着,朝向成为可持续的生命体。而更值得一提的是,IP 衍生真的有望成为平台、影业新增长点。
破圈和联动
破圈和联动带来的利好,在今年暑期档的大荧幕作品 IP 中,表现的尤为显著。
IP 衍生直观地成为运营优势,与大荧幕作品相辅相成。
从单元动画走出来的《浪浪山小妖怪》,是暑期档中当之无愧的票房黑马,而它再 IP 衍生方面独到的眼光以及高密度的存在感,让其 IP 衍生热度超出了市场预期。据媒体报道,仅上海联和电影院线周边衍生品销售额就超过 700 万元,线下店也有不少周边很快售罄。相较于《哪吒 2》同期推出的 200+ 周边单品,《浪浪山小妖怪》上映时就与 30+ 品牌联名,官方自营「上影元」品牌 207 款+对外授权 400 余款,新的飞跃也让 IP 衍生最大程度上反哺荧幕作品。
更为具体的例子当属位于上海的美罗城商场,在《浪浪山小妖怪》上映期间,以全国首家动漫主题影院打造了「浪浪山宇宙」,球型屏全天候播放主题画面,商场打造「浪浪山」主题乐园:嬉游日集章夹娃娃、「浪浪山」杂货铺等。串联起一站式、多样化的消费场景,例如消费者可以凭借电影票根去到「猪妈妈茶水站」换购饮品,参与「浪浪山小怪兽」巡游等,在社交媒体上收获了一众好评反馈,一定程度上对票房经济产生刺激。
在「非票房经济」带动「票房经济」之外,「非票房」也带动产业链破圈转型。
从「爆米花经济」的微观视角来看,万达电影将原本纸盒材质的爆米花桶,升级为马口铁材质,结合热映电影打造独创的新型「痛桶谷子」,深受 Z 世代追捧,在小红书上可以看到许多晒图和改造案例。据官方数据显示,万达电影与《光与夜之恋》联名活动中,爆米花桶售卖数量超 30 万个。
从更宽泛的视角来看,《浪浪山小妖怪》已与超 30 家知名企业达成 IP 联名和授权合作。其中,联名瑞幸咖啡上线 3 天单品销量突破 500 万杯,彰显出 IP 衍生强大的辐射带动力。
在大屏市场面临增长困境时,万达电影通过「超级娱乐空间战略」打开新的思路,升级影厅形象、重新规划影院动线、拓宽渠道等举措从消费场景上进行优化。而同步进行的 IP 衍生,也不仅聚焦传统玩法,更借助场景功能、潮玩、品牌联名,打通了影院消费的转化路径,将 IP 衍生打造为流量入口,从而带动更多产业链的破圈,带来更旺盛的活力。
而 IP 衍生所落地的生命力,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电影上映周期的桎梏,延续了荧幕热度。
中信出版社推出的《哪吒 2》IP 衍生故事绘本仍在畅销,尤其是在小红书这类兴趣平台上,仍然拥有较高的讨论度;暑期档《南京照相馆》的拍摄地被保留下来,与当地文旅结合,将在未来被持续开发。IP 衍生所展现的可持续创造力,使它甚至有能力改变电影产业的规则。
利好改变生态。实打实的商业价值与经济收益,使得 IP 衍生有了更加高频与高质量的运营生态。而作为属性鲜明的时代产物,IP 衍生在获益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拥有持续生命力。
情绪出入口
IP 衍生作为当下情绪消费的一种,在市场的正反馈中给予了影视 IP 新的窗口。这对于 IP 本身来说,既是发展的机会,也是重新审视的关键时机。
《浪浪山小妖怪》衍生之所以风生水起,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具有前瞻性的体系化的规划。
相较于《哪吒 2》衍生 IP 开发相对滞后,导致周边难抢难求的市场状况,《浪浪山小妖怪》显得游刃有余。社交平台不再是「求货求购」,而是可以讨论不同购买渠道的版型差异,自由选择青睐的类型。这得益于创作之初就同步启动了 IP 衍生周边,在经历授权、设计、监修、打样、生产、上线等多个环节后,依然能够踩上消费的关键时间节点。
《浪浪山小妖怪》上映前三个月,就与赛尔号游戏联动,与 GuGuGuGu 的合作曝光更是在 4 月底就率先发表。这不仅需要 IP 衍生布局上的前瞻统筹,更考验着运营公司对内容主题与受众画像的全面掌握。
《浪浪山小妖怪》可参考的游刃有余还体现 IP 衍生的多元分级。
从社交平台的讨论可以看到,浪浪山 IP 衍生种类多样,覆盖毛绒、徽章、卡牌、家具百货、文具等多个品类。定价跨度广,价格区间 9.9 元到 569 元,形成「低价入门+中高端藏品」的多样化梯度。在品牌联动联名上,《浪浪山小妖怪》也有声势较大的动作。例如联名汽车品牌阿维塔,以「陪你冲出浪浪山」为主题借势跨界营销,在品类上增加多元性,在营销表达上给予打工族「说走就走」的情绪支持。
IP 衍生类型多、价格分级、品牌联动广泛,都给了市场更多元的选择,也给了 IP 衍生更丰厚的机会。
《浪浪山小妖怪》IP 衍生所具备的强烈情绪联结,可以成为其他 IP 衍生营销的范本。
《浪浪山小妖怪》的 IP 衍生呈现出浓烈的情感注入,将角色形象与生活场景深度融合,不只将 IP 衍生作为电影作品的「一过性项目」,而是作为 IP 形象生命的诞生,所以即便尚未观影,也已经被不少受众种草和共鸣。这不仅有机会达成消费链路的逆行,更是可持续生命力的机会。
IP 衍生承接情绪出口,得益于开发环节对作品的了解和对 IP 的精准把握,最终产出性格鲜明、让观众有强烈情感共鸣的小妖怪形象。
当然,目前来看在消费转化的链路上,从「票房经济」转化为「非票房经济」已经小有建树,但如何将情感连接转化为「票房经济」,或将成为各平台、出品方要持续思考的命题。未来,市场可能不再紧盯票房,而将探讨更多元的盈利。
1 号结语
那个毛绒 IP 摆在橱窗、只靠买票和爆米花的影院经营,正在发生改变。
IP 衍生成为新增长点的共识基本达成,似乎意味着 IP 衍生的红利期已来,但实则是更多深层命题的不断揭开。
在这个暑期档中,有了以《浪浪山小妖怪》为首的、率先跑通精细化 IP 衍生运营路径的榜样,对于未来各平台、各影业而言,或许在 IP 衍生的赛道将拥有更为大胆的想象力。
而在 1 号看来,IP 衍生链路的完整与多样,意味着将更有能力给予受众在不同媒介中持续徜徉的世界观。这既是一种难得的浪漫,又或将是一个实现长尾价值与生命力的突破口。
参考资料:
《看完电影买周边!千亿级市场的「破圈」逻辑》
https://mp.weixin.qq.com/s/FwlShvc7ztGCi4dmxxzh1Q
《主编浅度》视频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