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期货交易所大厅内,红绿色的数字在变幻的电子屏上此起彼伏,显示的是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的期货期权实时行情,这背后不仅仅是价格的波动,更是工厂不停歇的流水线、贸易商手中的采购清单、农民一年到头的丰收。近年来,上海期货交易所迎来了一系列新品种上市,从云南胶林的葱郁群山,到远洋货轮的浩渺波涛,再到全球首个文化用纸金融衍生品,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期货市场的产品体系。这些专业的金融工具,正悄然改变着实体经济的运行方式。
一株橡胶的 " 保险 "
天然橡胶是重要工业原料,也是国家战略物资。我国云南、海南两省产量占全国 97% 以上,关系着数十万胶农的生计。然而,由于自然条件制约,国内天然橡胶种植成本远超东南亚国家,加之近年来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低迷," 胶贱伤农 " 的困境时常困扰着依赖橡胶种植的农户,如何守住农民的钱袋子,为胶农筑牢收入 " 安全网 ",成为橡胶产业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
2017 年,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期所)试点创新推出了天然橡胶 " 保险 + 期货 " 模式,为破解这一困局提供了关键方案,让专业的风险管理工具真正下沉到产业末梢。八年来,该项目已全面覆盖滇琼两省 31 个市县,超百万户次胶农受益,助力了 19 个国家级贫困县成功摘帽。曾经 " 看天吃饭 " 的胶农,如今有了稳定的收入保障,种胶积极性显著提升。2019 年,上期所又推出 " 稳产行动 ",将风险保障延伸至橡胶加工环节,截至目前已稳定橡胶产量超 24 万吨。一棵棵橡胶树,真正成为了农民的 " 摇钱树 "。
一条航线的 " 压舱石 "
国际航运市场上,运价的暴涨暴跌常常让不少外贸企业陷入 " 接单难、成本控 " 的两难困境。2023 年 8 月,全球首个依托中国指数开发的航运期货品种——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应运而生。这个 " 全球首个 " 是我国首个服务类期货品种、首个在商品期货交易所上市的现金交割期货品种,更是同步向境外交易者开放的创新品种。
两年来,集运指数(欧线)期货经受住了红海危机、地缘冲突、运价暴涨暴跌等多重考验,累计成交金额超 5 万亿元,期现价格联动紧密,9 次现金交割平稳顺畅,充分展现了其风险管理功能的有效性。
最可喜的是,这一期货工具已逐渐成为外贸企业的 " 避险利器 ",越来越多货代企业、外贸公司开始运用这个工具管理运价风险。作为我国首个面向航运市场推出的期货品种,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作为特定品种,同步面向境外交易者开放。这不仅填补了国内航运衍生品市场的空白,也丰富了国际集运市场风险管理的工具箱,得到了境外航运企业、外贸企业、金融机构的高度关注。2025 年 3 月集运指数(欧线)期货被纳入合格境外投资者(QFI)可交易品种,并在当月首次参展新加坡海事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步伐。
一张纸的 " 财富密码 "
两天前(9 月 10 日),上期所再次迎来新品上市,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燃料油、石油沥青和纸浆期权正式挂牌交易。这不仅进一步丰富了产品体系,更标志着我国期货市场进入 " 期货 + 期权 " 双轮驱动的新阶段。
造纸工业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我国纸及纸板产量连续 16 年位居世界第一。胶版印刷纸广泛应用于教材、图书印刷等领域,市场规模超千亿元。中国造纸协会理事长赵伟表示:" 纸浆期货自 2018 年上市以来,已逐步成为行业定价和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新增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纸浆期权,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造纸产业链避险体系,为企业提供更灵活的风险对冲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金融工具的正向激励正在促使企业更加注重绿色转型和产品质量提升,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上期所的产品创新始终紧扣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这些金融工具不只是虚拟的技术,而是实实在在的服务实体经济的手段。它们帮助农民增收,助力企业稳健经营,护航国家重要产业链安全,书写中国特色现代期货市场建设的新篇章。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