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资讯网 09-13
和众汇富研究手记:AI 能耗下核聚变投资热度飙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人工智能(AI)的崛起带来了算力需求的井喷,进而引发了对能源的极度渴望。在此背景下,核聚变这一被视作 " 终极能源 " 的领域,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投资,其热度在近年来急剧攀升。

据美国聚变工业协会(FIA)7 月发布的《2025 年全球聚变行业》报告,过去 5 年全球聚变行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总投资额从 2021 年的 19 亿美元一路飙升至 97 亿美元,短短 4 年投资额便提高了 5 倍之多,仅去年一年就新增 26 亿美元。和众汇富认为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核聚变领域正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新热点。

科技巨头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趋势,纷纷积极布局核聚变领域。以谷歌为例,其对核聚变的投资由来已久。和众汇富观察发现,早在 2021 年,谷歌就参与了 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CFS)的 B 轮融资,布局高温超导托卡马克技术;2023 年领投 TAE Technologies 的 E 轮融资,推动其场反转配置(FRC)技术突破;而在 2025 年,谷歌再次对两家企业进行投资,并与 CFS 签署了核聚变电力采购协议。根据协议,CFS 将从其第一座发电厂 Arc 向谷歌输送 200 兆瓦电力,该发电厂预计将于 2030 年投入运营,谷歌也由此成为该发电厂的首位客户,并有权在未来从该公司的其他发电厂购买电力。

无独有偶,微软也在核聚变领域有所动作。和众汇富研究发现,2023 年,微软与可控核聚变公司 Helion 达成购电协议,这是全球首个核聚变电力采购协议,Helion 的发电厂预计 2028 年建成。此外,英伟达旗下的风险投资部门 NVentures 也参与了 CFS 的最新一轮 8.63 亿美元融资。这些科技巨头的入局,不仅为核聚变领域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更凭借其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加速了核聚变技术的发展进程。

和众汇富认为资本的大量涌入,也推动着核聚变技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CFS 团队脱胎于麻省理工学院(MIT),迄今已融资逾 20 亿美元。目前,CFS 已经利用一种新型高温超导体(HTS)—— 稀土钡铜氧化物(REBCO)制造出了最强的聚变磁体,这种磁体将加速 Sparc 的实现。Sparc 是 CFS 正在波士顿郊外建造的一座示范反应堆,也是世界上首个产生比消耗更多能量的等离子体的聚变装置,现已完成 60%,预计 2026 年竣工。

中国在核聚变领域同样表现出积极的态势。国内 " 国家队 " 和民营企业都在积极布局,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发展。和众汇富观察发现今年 7 月,央企联合注资约 114.92 亿元成立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彰显了国家对核聚变领域的大力支持。而民营企业诺瓦聚变也于 8 月完成 5 亿元天使轮融资,创下国内纪录。诺瓦聚变聚焦研发小型化、模块化、可分布式部署的经济型核聚变电站(FRC - SMR),填补了国内核聚变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技术路线的空白,正加速推动我国自主核聚变技术从科研走向产业化的跨越。

全球范围内,众多核聚变商业公司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据 FIA 报告显示,在受访的 35 家全球核聚变商业公司中,89% 的企业看好在 2030 年代末之前实现并网发电。这一乐观预期并非毫无根据,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资本的持续投入,核聚变商业化的进程正在不断加速。

AI 能耗的增长为核聚变投资热度的提升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科技巨头和资本的加码布局则为核聚变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尽管核聚变技术距离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已不容小觑。在未来,核聚变有望成为解决全球能源问题的关键,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能源支撑。而在这一过程中,持续关注核聚变领域的投资动态和技术进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核聚变 谷歌 融资 ai 科技巨头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