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2025 年 9 月 13 日下午 5 时。
当淡淡的乌云携着雨滴洒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穹顶,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落下帷幕。
这场汇聚全球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超 1000 家企业的酒业盛会,以 " 汇全球佳酿 促开放合作 " 为主题,在四天的时间里不仅呈现了 20000 余款酒类产品的琳琅满目,更成为参展商、消费者与行业观察者共同书写 " 收获 " 与 " 展望 " 的舞台。
收获:从订单到信任,从品牌到文化
对于参展商而言,酒博会无疑是直面市场的 " 试金石 "。贵州天地人和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招商经理韦亚梅坦言:" 参展效果显著,但更期待吸引更多省外乃至国际买家。" 这家扎根仁怀酱香白酒核心产区的企业,将酒博会视为 " 走出去 " 的跳板。
而首次参展的波波匠酿酒有限公司则收获了意外惊喜——其 150 元左右的口粮酒成为爆款,该公司员工杨女士特别提到,酒博会专业的配套服务为品牌曝光提供了 " 无声的助力 "。
消费者的获得感同样鲜明。连续多年参会的贵阳市民郭女士手持刚购买的怀庄酒笑道:" 在这里买酒放心,都是大厂家!" 她对酒博会 " 零假货 " 的信任,折射出展会多年积累的公信力。而怀庄销售公司后勤办公室主任王将则用数据说话:" 展会售出两百多件口粮酒,新客户占比 30%。" 通过 " 买一送二 " 的促销活动,这家老牌酒企不仅实现了销量突破,更以亲民策略赢得了市场温度。
文化层面的收获同样值得关注。汉台酒业相关负责人提出:" 希望酒博会融入更多酱酒传统技艺展示。" 这种呼吁背后,是对酒博会作为 " 文化桥梁 " 的期待——让全球客商在交易之外,感受贵州酱酒的历史底蕴与匠心精神。
展望:破圈、升级与可持续的期待
在收获之外,受访者们也为酒博会描绘了更广阔的未来图景。
祥康酒业工作人员说:" 展馆设计应允许企业展现个性品牌。" 这一诉求指向展会专业化与差异化的提升。而韦亚梅的期待更为直接:" 吸引更多国际买家。" 当前,酒博会虽已实现 " 展览面积国内第一 ",但如何进一步打破地域限制、提升国际参与度,仍是迈向 " 世界级酒业平台 " 的关键。
贵阳市民刘先生提出:" 展期若延长至周日,展品更丰富、价格更实惠,市民参与度会更高。" 王将则呼吁:" 将展期设在周末,降低门票价格,加大宣传力度。" 这些来自普通观众的反馈,揭示了酒博会在 " 用户体验 " 上的改进方向——既要保持专业性,也需贴近大众消费场景。
贺天下酒业推出 " 购酒返利 " 新模式,并期待明年 " 更多渠道商加入 ";波波匠计划带衍生产品参展,目标 " 结识战略合作伙伴 "。这些声音共同指向酒博会的深层价值——不仅是交易平台,更是产业链协同创新的生态圈。正如汉台酒业所言,展会是 " 多方共赢的契机 "。
结语:一场永不落幕的 " 酒业对话 "
闭幕不是终点。展馆内,撤展的忙碌与来年的邀约交织;展馆外,贵州白酒产业正以酒博会为窗口,向世界传递 " 开放合作 " 的信号。从郭女士对 " 放心酒 " 的信赖,到韦亚梅对 " 全球买家 " 的期盼;从王将建议的 " 周末展期 ",到贺天下探索的营销创新——每一个声音都在为酒博会注入新的生命力。
正如本届展会主题所言:" 汇全球佳酿 " 的背后,是无数从业者对行业未来的共情与谋划。当酒博会持续以专业化、国际化、平民化姿态破浪前行,它终将成为贵州乃至中国酒业高质量发展的 " 金色名片 "。
贵阳市融媒体中心
梁晋毅 谢兵 杨才江 王欣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