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3 日的上海环球港商业中心,因匹克球而格外热闹。匹克球运动员蔡翔、泽仁娜姆手把手指导市民握拍击球,奥运冠军李小鹏则与业余爱好者切磋,共同为 " 李宁杯 " 中国匹克球巡回赛迷你赛场上海站拉开序幕。这场打破传统体育边界的全民健身活动,在繁华商圈里点燃热烈氛围,让匹克球的魅力触达更多普通人。
作为李宁杯中国匹克球巡回赛的创新尝试,迷你赛场旨在通过降低参与门槛、增加互动性与趣味性为主要方式,让市民在轻松氛围中,近距离感受这项新兴运动的吸引力。而蔡翔本人正是这项运动在国内迅猛发展的生动见证者。
2024 年 9 月,在朋友的引荐下,蔡翔接触匹克球。彼时国内匹克球事业尚处起步阶段,不仅参与者寥寥,大众认知度也普遍偏低。他凭借运动底子很快在这项新运动中崭露头角,当月便与搭档获得首届中国匹克球巡回赛内蒙古站男双冠军。这次 " 新手爆发 ",不仅让蔡翔清晰看到匹克球在国内的巨大潜力,更悄然改写了他的职业轨迹。
今年从社会学专业毕业后,蔡翔前往海南一所覆盖幼儿园至高中的学校担任体育老师,投身匹克球事业。" 那边对匹克球的投入大,训练环境、设备和师资力量都强。对我来说,匹克球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愿意投入热情的事。" 蔡翔表示。
短短一年,蔡翔最直观的感受是国内匹克球的发展 " 快得超出预期 "。" 去年赛事很少,主要集中在南方,全国性标准赛事才刚起步。今年不一样了,光 CPC(中国匹克球巡回赛)举办的比赛就有 100 多站,覆盖全国,还形成 100 至 1000 积分的梯度体系,适配从业余爱好者到全国顶尖选手的需求。" 蔡翔表示,不仅赛事数量多了,专业度也在提升,这些都让匹克球的影响力慢慢扩大。
奥运体操冠军李小鹏作为嘉宾亲临现场,更让现场氛围推向高潮。作为如今的匹克球 " 重度爱好者 ",他坦言去年接触匹克球时曾有顾虑:" 我脚踝有伤,跟腱也不好,连羽毛球、网球都很少打,怕变向吃不消。"
但当李小鹏首次拿起匹克球拍后,他便被这项对新手友好的运动所吸引。" 匹克球融合了网球、乒乓球和羽毛球的特点,上手快、趣味性强,适合各个年龄层参与。" 李小鹏表示," 我很高兴看到这样一项新兴运动在中国快速普及,希望更多人能通过匹克球享受运动的快乐。"
当天,李小鹏不仅与市民亲切交流,还亲自下场与业余选手切磋球技,分享运动心得。作为匹克球的深度爱好者,李小鹏与匹克球运动员之间的对决也十分精彩,有力的击球、灵活的跑动引来观众阵阵掌声。
本次活动现场设置了匹克球和小网球体验区,许多市民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第一次拿起球拍尝试击球。在小网球体验环节,孩子们手持迷你球拍,在教练指导下练习正手击球、趣味发球,小小的身影在球场上奔跑跳跃。而选择环球港这样的城市商业地标举办这次赛事,正是主办方希望通过迷你赛场的形式,让运动不再局限于专业场馆,而是真正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场景,进而推动匹克球从专业赛场走向街头巷尾,成为大众全民健身的新选择。
随着上海站比赛圆满落幕,李宁杯中国匹克球巡回赛迷你赛场还将在北京等地举行。这项起源于美国的运动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中国掀起一股新的全民健身热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