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旗迎风怒展,队伍势如破竹。" 杨靖宇支队 " 战旗将于 9 月 14 日送达吉林省。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大会盛大阅兵仪式中,80 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 " 战旗方队 ",承载着历史荣光浩荡而来。其中," 杨靖宇支队 " 战旗赫然在列,迎风飘扬在长安街上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直播画面中 " 杨靖宇支队 " 战旗长达十几秒的特写镜头,令每一位吉林儿女为之振奋。
更令人期待的是,承载着这份深厚情感的战旗即将踏上 " 归乡之旅 "。9 月 14 日," 杨靖宇支队 " 战旗将送达吉林省,吉林发布将全程直播。
陆军第 83 集团军某旅,前身是由杨靖宇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抗战期间,他们纵横驰骋于长白山区,发展和壮大南满抗日根据地,与日伪军进行千余次艰苦卓绝的战斗,破坏了日寇 " 统治东北、进兵中原 " 的侵略企图,对推动东北地区抗日战争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940 年 2 月,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在濛江县(今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壮烈牺牲。为纪念杨靖宇将军,1946 年 2 月,东北民主联军将通化支队改编为 " 杨靖宇支队 "。
白山松水忠魂驻,浩气长存励后人。" 杨靖宇 " 已成为吉林红色热土的鲜明标识,是新时代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白山黑水走出的 " 杨靖宇支队 "
9 月 3 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大会盛大阅兵仪式中,80 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 " 战旗方队 ",承载着历史荣光浩荡而来。
其中,镜头长时间定格在 " 杨靖宇支队 " 战旗上。那一刻,无数吉林人通过拍照或截屏,记录下了这令人动容的瞬间。
9 月 14 日,承载着白山松水 2300 多万人民深厚情感的 " 杨靖宇支队 " 战旗踏上 " 归乡之旅 ",将送达吉林省。
翻开一幕幕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追溯这支部队的历史,这面战旗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荣光,其背后是一支铁军的热血传承。
" 杨靖宇支队 " 的前身,是 1933 年 9 月在吉林组建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由杨靖宇将军亲手缔造。抗战时期,部队纵横长白山区,与日伪军展开千余次战斗,粉碎了日寇 " 统治东北、进兵中原 " 的企图,成为东北抗日战场的重要力量。
1940 年 2 月,杨靖宇将军在零下 40 摄氏度的严寒中,同数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数日,在弹尽粮绝下战斗到最后一刻,壮烈殉国,年仅 35 岁。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蓄意发动内战,各地残余伪军兴风作浪。危急时刻,在通化,杨靖宇将军原部 40 多人将 200 多名煤矿工人兄弟武装起来,合编成一支队伍。1945 年 10 月,这支队伍与挺进东北的八路军山东 6 师 18 团 3 营等部合编为 " 通化支队 "。
" 通化支队 " 继承东北抗联英勇顽强、爱护民众的光荣传统,深受群众拥护。1946 年 2 月 10 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将 " 通化支队 " 命名为 " 杨靖宇支队 "。
图为描绘抗日联军艰苦斗争的油画。新华社发
在那段血与火的岁月里," 杨靖宇支队 " 能征善战,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屡建战功。
明天(9 月 14 日)," 杨靖宇支队 " 战旗 " 归乡吉林 ",回到东北抗日联军创建地,成为白山松水最为醒目的精神坐标,时刻激励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东北抗联精神,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让红色旗帜在吉林大地永不褪色、永放光芒。
让我们唱响杨靖宇将军写下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迎接战旗归来:
"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乒乓的冲锋杀敌缴械声,那就是革命胜利的铁证。
正确的革命信条应遵守,官长和士兵待遇都是平等。铁般的军纪风纪要服从,锻炼成无敌的革命铁军 ……"
来源:吉林发布
编辑:古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