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 9 月 15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国家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管理办法》,自 2025 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
《办法》共十四条,主要对网络安全事件报告适用范围、监管职责、报告主体、报告流程、报告时限、报告内容等提出规范要求。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指出,为规范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管理,及时控制网络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危害,落实《网络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制定《国家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和明确网络安全事件报告流程和要求。
目前,网信部门已开通 12387 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热线、官网、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邮件、传真等六类网络安全事件报告渠道,网络运营者、社会组织和个人可通过上述渠道向网信部门报告网络安全事件。
同时官方还公布了网络安全事件的分级详情:
一、特别重大网络安全事件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网络安全事件:
1. 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遭受特别严重的系统损失,造成系统大面积瘫痪,丧失业务处理能力。
2. 核心数据、重要数据、海量公民个人信息丢失或被窃取、篡改、假冒,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特别严重威胁。
3. 其他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众利益构成特别严重威胁、造成特别严重影响的网络安全事件。
通常情况下,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判别为特别重大网络安全事件:
1. 省级以上党政机关门户网站、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因攻击、故障,导致 24 小时以上不能访问。
2.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整体中断运行 6 小时以上或主要功能中断运行 24 小时以上。
3. 影响一个或多个省级行政区 50% 以上人口,或者 1000 万人以上用水、用电、用气、用油、取暖、交通出行、就医、购物等工作、生活。
4. 核心数据、重要数据泄露或被窃取、篡改、假冒,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特别严重威胁。
5. 泄露 1 亿人以上公民个人信息。
6. 省级以上党政机关门户网站、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超大型网络平台等被攻击篡改,导致违法有害信息特大范围传播。以下情况之一,可认定为 " 特大范围 ":
(1)在主页上出现并持续 6 小时以上,或在其他页面出现并持续 24 小时以上;
(2)通过社交平台转发 10 万次以上;
(3)浏览或点击次数 100 万以上;
(4)省级以上网信部门、公安机关认定为是 " 特大范围传播 " 的。
7. 造成 1 亿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
8. 其他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众利益构成特别严重威胁、造成特别严重影响的网络安全事件。
二、重大网络安全事件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达到特别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的,为重大网络安全事件:
1. 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遭受严重的系统损失,造成系统长时间中断或局部瘫痪,业务处理能力受到极大影响。
2. 核心数据、重要数据、大量公民个人信息丢失或被窃取、篡改、假冒,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3. 其他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众利益构成严重威胁、造成严重影响的网络安全事件。
通常情况下,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判别为重大网络安全事件:
1. 地市级以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门户网站,省级以上重点新闻网站因攻击、故障,导致 6 小时以上不能访问。
2.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整体中断运行 1 小时以上或主要功能中断运行 3 小时以上。
3. 影响一个或多个地市级行政区 50% 以上人口,或者 100 万人以上用水、用电、用气、用油、取暖、交通出行、就医、购物等的工作、生活。
4. 核心数据、重要数据泄露或被窃取、篡改、仿冒,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5. 泄露 1000 万人以上公民个人信息。
6. 地市级以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门户网站,省级以上重点新闻网站,大型以上网络平台等被攻击篡改,导致违法有害信息大范围传播。以下情况之一,可认定为 " 大范围 ":
(1)在主页上出现并持续 2 小时以上,或在其他页面出现并持续 12 小时以上;
(2)通过社交平台转发 1 万次以上;
(3)浏览或点击次数 10 万以上;
(4)省级以上网信部门、公安机关认定为是 " 大范围传播 " 的。
7. 造成 2000 万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
8. 其他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众利益构成严重威胁、造成严重影响的网络安全事件。
三、较大网络安全事件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达到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的,为较大网络安全事件:
1. 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遭受较大的系统损失,造成系统中断,明显影响系统效率,业务处理能力受到影响。
2. 重要数据、较大量公民个人信息丢失或被窃取、篡改、假冒,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较严重威胁。
3. 其他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众利益构成较严重威胁、造成较严重影响的网络安全事件。
通常情况下,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判别为较大网络安全事件:
1. 地市级以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门户网站,省级以上重点新闻网站因攻击、故障,导致 2 小时以上不能访问。
2.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整体中断运行 10 分钟以上或主要功能中断运行 30 分钟以上。
3. 影响一个或多个地市级行政区 30% 以上人口,或者 10 万人以上用水、用电、用气、用油、取暖、交通出行、就医、购物等工作、生活。
4. 重要数据泄露或被窃取,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较严重威胁。
5. 泄露 100 万人以上公民个人信息。
6. 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门户网站,重点新闻网站,网络平台等被攻击篡改,导致违法有害信息较大范围传播。以下情况之一,可认定为 " 较大范围 ":
(1)在主页上出现并持续 30 分钟以上,或在其他页面出现并持续 2 小时以上;
(2)通过社交平台转发 1000 次以上;
(3)浏览或点击次数 1 万以上;
(4)省级以上网信部门、公安机关认定为是 " 较大范围传播 " 的。
7. 造成 500 万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
8. 其他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众利益构成较严重威胁、造成较严重影响的网络安全事件。
四、一般网络安全事件
除上述网络安全事件外,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众利益构成一定威胁、造成一定影响的网络安全事件。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