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曾经为了一堂阅读课,翻遍图书馆却找不到合适的素材?是不是也曾在课堂上,看到孩子们茫然的眼神却无力回应?是不是也渴望有一种方式,能让每个孩子真正爱上阅读,让每节课都充满温度?今天,这位三年级语文老师的分享,或许能给你一些真实的启发。
教书第三年,我依然是个 " 书痴 "。
总想着,能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语文课——不只是识字、读文,更是一场又一场与自我、与世界的对话。
但现实,往往没那么温柔。
找书找到头晕,备课备到深夜,课堂上回应不完的提问,还有那些总也触达不到的孩子……我也曾怀疑过:我理想中那种 " 有光 " 的课堂,真的存在吗?
直到今年,学校推荐我们试用 " 小步智阅 "。
说真的,一开始我没抱什么希望——市面上各种教学工具太多了,大多用起来都像 " 隔着墙打招呼 ",不痛不痒。
但这一次,好像有点不一样。
01.
初体验:
从 " 不信 " 到 " 试试看 "
打开 " 小步智阅 ",第一感觉是:清晰。
不像有些平台堆满功能却找不到入口,它干干净净的,老师需要的——选书、备课、看学情——一目了然。
最打动我的,是它那句 " 赋能,却不替代 "。
它不是来抢饭碗的,是来补位的。
比如它的「智能书单推荐」,真的帮我省去了大量找书的时间;「AI 学情分析」能一眼看出哪个孩子在哪个环节卡住了;还有丰富的课堂资源库,都是实打实能用上的东西。
我心里悄悄嘀咕:这次,可能真的来了个 " 懂教育 " 的伙伴。
02.
实践篇:
课堂,真的活起来了
以前备《木偶奇遇记》,我得搭上一整个周末。
现在,我在平台里输入 "三年级 + 木偶奇遇记",几分钟就跳出来一整串教学设计——分层阅读任务、思辨话题、角色扮演方案甚至跨学科延伸……全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但这还不是最让我惊喜的。
最让我感动的是,它从不会代替我思考。
我可以根据班上孩子的特点,随时调整内容。
我们班孩子普遍内向,不太敢表达,我就把一些问题改成他们熟悉的场景—— " 如果你变成丑小鸭,会怎么做?"
就这么一个小改动,课堂讨论居然真的 " 热 " 了起来。
那一刻,每个孩子都被 " 看见 " 了
有一节课,我们读《木偶的森林》。我提前在 " 小步智阅 " 上发了学习单,让孩子们梳理故事主线。
课堂上,平时几乎从不发言的乐乐,居然举手了。
他小声但清晰地说:" 去城市前,白黑黑对世界充满好奇;在城市,它经历了欺骗还有温暖;离开时,它带着成长回了森林。"
我马上走近他,鼓励他再说一遍。全班安静听着,最后自发给他鼓掌。
后来下课我问他:" 今天怎么这么棒?" 他眼睛发亮地说:" 老师,我爸妈昨晚在‘小步’上看到学习单,陪我一起读了!"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好的工具,不只是帮老师省力——它还在悄悄打通家和校之间的那堵墙。让陪伴有了方向,让孩子有了回响。
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温柔对待
我们班阳阳一直不太爱阅读,拼音也弱。
" 小步 " 的阅读测评显示,他的能力确实稍弱一些。系统自动给他推了《小熊维尼》这类适龄又有趣的书。
我每天抽 15 分钟陪他指读,慢慢帮他建立语感。
不到一个月,他居然主动抱着一本《苏丹的犀牛》来找我:" 老师,原来世界上真的有一头犀牛叫苏丹……我们能不能为动物做点什么?"
我看着他亮晶晶的眼睛,知道改变的不仅是阅读能力——是一颗心,被故事轻轻敲开了。
03.
回归初心:
教书,终于又成了件幸福的事
用 " 小步 " 大半年,我最深的感受是:
我终于从机械性的杂事里走了出来——不再疯狂找书、整理学情、反复调课件。
它帮我扛住了基础环节,而我把时间还给了孩子:设计更棒的问题,关注他们的情绪,带进更多的美和思考。
它负责框架和数据,我负责温度和启发。我们配合得越来越好,课堂也越来越像我最开始期待的样子——有序,也有光。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曾在阅读教学的路上感到孤单、焦虑,甚至偶尔迷失……
不妨也试试" 小步智阅 "。
它不是什么魔法棒,不能代替你对教学的热爱。
但它可以做一个安静又靠谱的搭档,帮你省下时间、减轻焦虑,让你更专注地去做最重要的事——陪伴、启发,点亮每一个孩子。
在这个每天都在变的时代,也许我们更要学会借力而行。用好的工具,守护好的教育,做孩子阅读路上那盏温暖而不灭的灯。
如果你对 " 小步智阅 " 感兴趣,或有任何阅读教学上的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我很愿意和你一起交流、一起成长。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