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知识局 7小时前
德国的世界第一,正在批量阵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现在这个营销为王的世界,很多企业都生怕自己的品牌曝光不够,但还有这么一类企业,在大众消费者当中知名度甚低,且并不追求增加曝光度或者上市,却能在某个极度细分的领域成为王者,这就是隐形冠军企业。

《财富》杂志评选的 2024 世界 500 强企业中,出口额世界第一的中国有 133 家企业上榜,而出口额世界第二的德国则只有 29 席。但在隐形冠军的数量上,德国却远远领先我国。

进入 500 强的德企基本还是人们比较熟悉的▼

然而这两年,形势似乎发生了变化,德国的隐形冠军们开始扛不住,纷纷破产,首当其冲的,便是堪称德国经济支柱的汽车制造业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是英雄

" 隐形冠军 " 这个概念,是德国管理学学者赫尔曼 · 西蒙在 1990 年提出的,是指那些不被大众熟知,但在某个细分领域市场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其产品的技术力和产品力很强、附加价值很高,且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和超越的中小型企业。

简单来说,隐形冠军就是 " 小而强 " 的企业,在企业追求 " 做大做强 "、上市融资的时代显得尤为另类。

这些隐形冠军通常具有以下反常特征:

1. 企业根植于中小城镇乃至乡村,大量员工出自当地居民;

2. 企业 " 岁数 " 大,持有者多为家族传承、世代经营,并不追求上市;

3. 员工离职率超低,工龄超长

4. 核心业务极度细分,产品、服务专而精,难以被取代。

关于如何界定隐形冠军,赫尔曼 · 西蒙在《隐形冠军:未来全球化的先锋》一书中提出了这么 3 个标准:

1. 细分领域世界前三或某一大陆第一;

2. 年营业额不超过 50 亿欧元;

3. 不为外界所熟知。

按照西蒙的标准,全球隐形冠军的数量有将近 3 千家,其中有小一半都在德国,而我国则只有不到 100 家。

隐形冠军领域,德国遥遥领先▼

德国的隐形冠军究竟有多隐形,可以用旺众的例子来说明:

旺众这个德国牌子,你可能从来没听说过,但它家的产品你绝对用过——大润发、永辉、盒马、物美等一众超市,以及浦东、虹桥等多个国内机场的手推车,就来自旺众。

始创于 1918 年的旺众,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把手推车这个看似很不起眼的小生意做到了全球第一,市场占有率超过五成。这就意味着全球每两辆手推车,就有一辆来自旺众。

如果硬要说做超市手推车没啥难的,那就再说个有科技含量的:全球烟厂用的高速卷烟机,大多来自一家叫柯尔伯的德国企业。

该企业始创于 1946 年,最早是 Kurt A.Körber 开设的一家修理卷烟机的小作坊。10 年后,柯尔伯推出了首台自家的卷烟机。

经过近 70 年的运营,柯尔伯成为高速卷烟机的全球龙头品牌,其产品遍布全世界 150 多家卷烟厂。如今,柯尔伯可以提供完整的卷烟生产流水线设备,其最强型号的卷烟机每分钟可生产多达 1.2 万支香烟。

柯尔伯旗下的 HAUNI 卷烟机是这个领域的王者(图:Youtube-Körber Technologies)▼

德国为啥这么多隐形冠军?

同样作为老牌制造业大国,美国搞了去工业化,但德国的制造业却依然很强,还承包了全球将近一半的隐形冠军。

简单来说,美国的去工业化属于 " 自找的 ",是推动全球化的一种反噬结果。美国战后大力推动全球化,通过世贸组织与各种双边、多边贸易协定降低关税壁垒。

于是,美国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与股价,纷纷将制造业迁移至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地方,久而久之就去工业化了,铁锈带就是最好的案例。

而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没有美国这样的先天优势,它人口少、资源缺、市场小,也没有美国那样发达的金融产业,因此必须成为一个出口大国才有活路。

德国花费几十年的时间,把自己的制造业打上了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技术与质量卓越、优良客户服务等烙印。这种高附加值制造业,抗产能转移的定力更强。

出口主力商品基本都主打一个高技术、高质量,让 " 德国制造 " 得到人们的信赖▼

德国制造业的强,看上去是被大众、奔驰、宝马、拜耳、巴斯夫、博世这样的火车头拉着走,但实际上却是广大的中小企业作地基、巨头作塔尖的金字塔结构。

从数据来看,中小企业在德国企业中占比超过 99%,对 GDP 的贡献占 55%。企山企海的德国中小企业吸纳了超过 70% 的就业,还向年轻人提供了约 80% 的培训岗位。

德国的中小企业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即致力于在缝隙市场寻求突破,靠高端缝隙产品建立技术优势、巩固市场地位。

缝隙市场,就是被巨头们忽略的细分市场。中小企业进入这样的细分赛道后,集中优势兵力猛啃,建立技术壁垒,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德国的中小企业,家族持有运营且不追求上市的比例极高,因此不必看股价和股东的脸色,以长期主义的心态做专做精,而不是做大做广。

德国的隐形冠军,其实很多过去就是中小企业。这里用 Flexi 的例子说明就非常合适:

Flexi 位于德国北部石勒苏益格 - 荷尔施泰因州的小城巴尔格特海德。这座小城只有 1.5 万人口,距离大城市汉堡不远。

Flexi 的厉害之处在于它只有 300 多名员工,但生产的可伸缩狗绳却行销全球 90 多个国家和地区,销量全球领先。

这家企业诞生于 1973 年,最早其实是创始人 Manfred Bogdahn 在遛狗的时候,突然来了灵感,做出来个可伸缩狗绳。半个世纪以来,这家企业把可伸缩狗绳这个细分领域做到了极致,而且它家的拳头产品就只有这种狗绳,没啥别的。

flexi 有着多条产品线,其产品适用于体重从几公斤到几十公斤的不同犬种(图:上 -1972 年的第一款伸缩狗绳;下 -Xtreme 系列狗绳,flexi.de)▼

时至今日,全球狗狗主人买到的 Flexi 可伸缩狗绳都产自这家坐落在小城、仅有 300 余名员工的 " 小厂子 "。

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

去年底,德国产业界爆出大瓜,大众、奥迪、博世、采埃孚、大陆、舍弗勒等一众德国汽车与零部件巨头纷纷宣布超大规模裁员与关厂,震惊了全世界。

在这波巨头裁员潮的背后,德国汽车制造业的隐形冠军们也迎来了倒闭潮。其中国内知名度比较高的,就是为奔驰供应经典三叉星徽车标的 Gerhardi 宣布破产。

历经风风雨雨的 Gerhardi 也倒下了(图:X)▼

Gerhardi 始创于 1796 年,最早是做黄铜皮带扣起家的。这家历经了拿破仑战争、两次世界大战与大萧条的企业,是欧洲最大的金属徽标、汽车散热格栅及内饰供应商之一,是该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客户有包括奔驰在内的多家德国汽车巨头。

类似 Gerhardi 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做汽车后视镜的 Flabeg、做汽车天窗的伟巴斯特、做汽车用铅酸蓄电池的 Moll、做高性能汽车轮毂的 BBS、做赛车座椅的 Recaro…… 这个 " 死亡 " 名单相当长。

这些熬过了数十年上百年的汽车制造业隐形冠军,为什么在这两年成批倒闭呢?

其中一个重要内因,是成本上涨到了难以承受的水平。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因为政治正确放弃了俄罗斯的廉价能源,还搞出了炸火力电厂、关核电厂这样的谜之操作,导致能源价格飙升

另一方面,德国战后婴儿潮这批劳动力大军,即将迎来退休高峰,再加上出生率下降,造成了近 200 万个职位空缺。到 2035 年,缺口将会高达 700 万个。

尽管 25~64 岁年龄段仍是其人口中的主力,但 65 岁以上人口占比增长以及年轻人口的减少,也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外部因素则是中国汽车制造业崛起,靠吃中国饭的隐形冠军们营收减少。

中国汽车业的崛起,表面上是新能源车企支棱起来了,背后其实是给整条产业链做配套的企业集体崛起。

说白了就是,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的产品质量上来了,价格还便宜,中国车企就没必要再采购昂贵的德国隐形冠军的东西,后者的销量自然就下来了。挣得少、成本还高,破产就是早晚的事了。

对比之下,像博世这样的跨国巨头还可以关闭本土工厂,把制造重心放在中国。而那些根植于德国本土的中小型企业,就很难转移产能到中国来了。

俗话说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从吸纳就业、创造 GDP 等角度来看,大企业是 " 毛 ",而中小企业才是 " 皮 "。各行各业的隐形冠军,以及背后更广大的中小企业,铸就了德国巨舰真正不可替代的护城河。德国的经验与教训证明,我们平日没啥声量的中小企业,也很需要得到关注与保护。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德国 核心业务 上市融资 全球化 盒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