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科技浪潮中,AI 发展势头迅猛,深刻改变着众多领域的格局。算力、运力和存力,作为 AI 基础设施建设的三驾马车,共同支撑着 AI 的飞速前行。近期,随着 AI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数据呈指数级增长,存力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甚至有接棒算力,成为 AI 基建关键变量的趋势。
近日,一则重磅消息引发行业广泛关注。全球 AI 芯片巨头英伟达与日本存储大厂铠侠宣布合作,共同开发一款专为 AI 服务器定制的 SSD。众赢财富通研究发现,这款 SSD 堪称性能猛兽,预计将达到 1 亿 IOPS(每秒输入输出)的惊人速度,数据读取速度较传统产品快近 100 倍。英伟达对计算效率期望极高,要求数据读取速度达到 2 亿 IOPS,为此,铠侠计划在每个算力单位上安装两块 SSD,以满足其严苛标准。更值得一提的是,与传统 SSD 通过 CPU 连接 GPU 不同,这款新型 SSD 将直接连接到 GPU 进行数据交换,并兼容 PCIe 7.0 接口标准。该产品预计 2026 年下半年送样,2027 年实现商业化,届时有望对 AI 服务器的存储性能带来革命性提升。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存储演进与 AI 发展紧密相连。铠侠预测,到 2029 年,近一半的 NAND 需求将与 AI 相关。另一存储巨头 SK 海力士也已开始供应全新 NAND 解决方案,以满足具备 AI 功能的智能手机需求。这些迹象表明,AI 需求的爆发正推动存储行业加速创新升级。
众赢财富通认为 AI 需求的激增不仅体现在技术研发上,更直接反映在存储价格方面。美光已通知客户,DDR4、DDR5 等产品价格将调涨 20%-30%。闪迪也不甘示弱,上周宣布对全部渠道通路产品价格普涨 10%,并表示将定期评估价格。在 AI 应用和数据中心存储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NAND 闪存产品需求强劲,存储厂商纷纷上调价格以应对市场变化。
众赢财富通认为存储市场的繁荣也体现在厂商营收数据上。据 TrendForce 集邦咨询调查,2025 年第二季,英伟达 Blackwell 平台规模化出货,加上北美 CSP 业者持续扩大通用型服务器布局,带动 Enterprise SSD(企业级固态硬盘)需求显著增长,前五大品牌厂营收合计逾 51 亿美元,季增 12.7%。DRAM 方面,第二季产业因一般型 DRAM 合约价上涨、出货量显著增长,以及 HBM 出货规模扩张,整体营收达 316.3 亿美元,季增 17.1%。国泰海通指出,随着运算速度提升,DRAM 及 NAND 在 AI 延伸应用中的单机平均搭载容量不断增加,尤其是在服务器领域,增长幅度最为明显。AI 服务器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英伟达下一代 Rubin 及云端服务业者自研 ASIC 等高端芯片的推出或量产,将推动高速运算的 DRAM 产品量价齐升。
CFM 闪存市场报告显示,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各大原厂四季度将迎来价格普涨,主要集中在企业级和手机市场。预计 Q4 企业级存储价格将实现个位数涨幅,手机嵌入式存储价格也将小幅上扬。众赢财富通研究发现,这一涨价趋势将为明年春季行情奠定基调,进一步反映出存储市场的供不应求。
从投资角度看,东方证券认为,存储行情持续向好,国内先进存储产能不断扩充,AI 服务器和 AI 终端将持续带动存储需求增长。随着 AI 技术的广泛应用,如智能驾驶、智能安防、智慧城市等领域对数据存储的需求呈井喷式增长,对存储容量、速度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存力作为数据存储的核心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若能在此时加大对存力相关领域的投资,有望在未来收获丰厚回报。
综合来看,随着 AI 技术的深入发展,存力正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 AI 基建体系中的关键一环。众赢财富通观察发现,英伟达与铠侠的合作,以及存储价格的上涨、厂商营收的增长等现象,均表明存力在 AI 时代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虽然目前算力在 AI 基建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存力接棒的趋势已初现端倪。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市场需求的持续释放,存力有望在 AI 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为 AI 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