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中国光博会(CIOE)之后,摩根大通认为,1.6T 可插拔光模块放量节奏或将超市场预期,短期内 "CPO 冲击 " 难现,中际旭创有望在未来数年持续受益。
9 月 16 日,据追风交易台消息,摩根大通在最新研报中称,市场对 1.6T 可插拔光模块的需求潜力可能仍有低估,其放量节奏或将超出预期,直接利好龙头厂商中际旭创的业绩增长。基于此,摩根大通已将中际旭创 2026 年和 2027 年的盈利预测分别上调 18% 和 17%。
对于市场普遍担忧的下一代技术——光电共封装(CPO),摩根大通认为:
短期内不会构成颠覆性冲击,其规模化应用预计要到 2027 年以后,这意味着可插拔光模块在未来数年内仍将是主流技术,主要考虑到终端客户的成本 / 性能效率。即使 2027 年后可能过渡至下一代技术,中际旭创仍有望成为主要参与者。
1.6T 可插拔光模块超预期
摩根大通在参加了中际旭创的投资者日活动后,进一步强化了其对 1.6T 可插拔光模块市场的乐观看法。
指出,除了 2026 年 800G 需求的持续强劲外,1.6T 可插拔光模块在 2026 至 2027 年的出货量存在显著的上行空间,这主要基于两大驱动因素:
800G 升级需求正轨:随着 AI 系统的不断演进,网络带宽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从 800G 向 1.6T 的升级路径清晰且确定。
ASIC 解决方案带来额外需求:专用于 AI 计算的 ASIC 芯片解决方案也将催生对高速光模块的潜在需求,这为 1.6T 市场打开了额外的增长空间。
摩根大通认为,对于中际旭创而言,这一趋势是重大利好。公司目前在其 800G 和 1.6T 可插拔产品中广泛应用硅光解决方案,更高的出货量不仅直接增加销售额,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规模效应优化成本结构,从而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从具体数据看,摩根大通维持 800G 出货量假设不变,但上调了 1.6T 出货量预测。基于此调整,该行将中际旭创 2026 年收入预测从 613.93 亿元上调至 708.04 亿元,增幅达 15%;2027 年收入预测从 757.71 亿元上调至 885.51 亿元,增幅达 17%。
2026 年调整后净利润预测从 167.96 亿元上调至 197.76 亿元,每股收益预测从 15.12 元上调至 17.80 元;2027 年调整后净利润预测从 203.47 亿元上调至 238.68 亿元。
摩根大通预计,中际旭创 2025-2027 年销售额 / 盈利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55%/66%。值得注意的是,摩根大通对毛利率的预测相对保守,约为 40%,这为盈利预测提供了潜在上行空间。
摩根大通维持中际旭创 " 增持 " 评级,目标价从 366 元上调至 430 元,基于 20 倍的一年期动态市盈率得出。分析师指出,该股目前对应 19 倍的 2027 年预期市盈率,而同业对应 25-30 倍,估值仍有提升空间。
CPO 冲击 " 被推迟
研报称,尽管 CIOE 展会上展示了包括光电共封装(CPO)、近封装光学(NPO)和共封装铜互连(CPC)在内的多种下一代连接方案,引发了投资者对技术路线图的担忧,但摩根大通明确指出,这些替代方案不会立即造成颠覆性影响。
该行认为,在 3.2T 解决方案大规模放量之前,可插拔光模块凭借其在成本与性能效率上的综合优势,仍将是终端客户的首选和主流技术。这意味着 CPO 等技术的规模化采用和过渡预计将发生在 2027 年以后。
摩根大通称,即便 2027 年后市场可能采用或过渡至下一代技术,中际旭创依然具备竞争优势。
分析师强调,中际旭创在光学和组件集成方面拥有专业经验,同时与头部客户建立了紧密关系,这些都是公司在技术变迁中保持领先地位的重要支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