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紧摘!豆角一下来马上送厂速冻!" 金秋时节的方正县会发镇和平村,村党支部书记刘志超的大嗓门在村里传出很远,不用他叮嘱,乡亲们正自觉与时间赛跑:清洗、焯水、速冻锁鲜……翠绿的油豆角很快变成一袋袋锁鲜蔬菜冷藏。和平村的 " 村级冷库 " 有 120 平方米,除了鲜豆角、黏玉米、老黄瓜,还有刺老芽、蕨菜等山野菜,待到冰雪季,这些入库的锁鲜蔬菜就会 " 苏醒 ",成为待客佳肴。方正县推广 " 冰藏盛夏,热卖寒冬 " 理念,推动乡村小菜园巧赚 " 温差钱 "。
" 以前小菜园吃不完,菜也都烂在了地里。现在,咱这小菜园成了增收宝地。" 村民李术艳指着房前屋后的一亩菜园笑着说,她家今年仅靠种植油豆角就多赚了近 3000 元,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 " 额外收入 "。
" 村里没有冷库前,山野菜是季节菜,哪能四季得见;小菜园收的菜也顶多晒点干菜。现在好了,刺老芽、蕨菜这些山野菜,春天 10 元一斤收购,经过冷冻保鲜,冬天能卖到 30 多元。小园菜地头价收购,锁鲜入库到冬天也能卖上好价。" 刘志超告诉记者,哈尔滨冰雪季火爆后,和平村党支部敏锐捕捉到市场缺口,尝试利用 " 村级冷库 "、冷冻加工厂,通过 " 春夏秋冷藏,冬季反季销售 " 的模式,解决冬季鲜菜供应难题,破解菜农 " 旺季菜贱、淡季无菜 " 的困境。
村里的冷冻加工厂规模虽小,却承载着村庄的增收希望。刘志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农户通过种植适冻作物,户均增收至少 2000 元,村集体每年也可增加 5 万元收入。如今,农家自给自足的小菜园都种上了 " 商品豆角 ",村民笑称 " 每寸土地都在生金 "。
近年来,方正县持续推动乡村小园经济转型升级," 冰藏盛夏,热卖寒冬 " 就是妙招之一。通过调研哈尔滨冰雪季的家常菜市场需求,方正县探索 " 错季销售 + 加工增值 " 新路径。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更形成了 " 夏季囤鲜、冬季变现 " 的良性循环。哈尔滨旅游热度持续攀升,乡村菜园链接冰城餐饮业提供 " 跨季新鲜食材 ",不仅为乡亲们带来了收益,受游客盛赞的 " 冰城味道 " 背后,还藏着乡村振兴新故事。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刘远洋 曾嘉玲 记者:张大星
图片、视频由受访单位提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