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哇科技赴港上市,是否意味着中国保险科技正迎来真正的价值兑现时刻?
9 月 16 日,国内保险 AI 科技头部企业暖哇洞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暖哇科技 ")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招股书显示,其主要股东包括众安在线、红杉中国等,摩根大通和汇丰为本次上市的联席保荐人。此次 IPO 被视为保险科技赛道资本化的关键一步,但也引发市场对 AI 技术在重监管、高门槛行业中商业化能力的深度思考。
根据提交的上市申请文件,暖哇科技专注于为保险公司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风险分析解决方案,覆盖承保、理赔及用户运营全生命周期。招股书称其为中国领先的全栈风险分析能力的独立 AI 科技公司,并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佐证其市场地位。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累计完成承保审核与理赔调查案件 2.043 亿件,2024 年收入留存率高达 134.0%。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在 2022 至 2024 年实现收入复合年增长率达 65.5%,2024 年毛利率为 49.8%,并连续两年(2023 年及 2024 年分别为 1850 万元和 5750 万元。)实现经调整净利润为正。尽管当前仍处于上市材料披露阶段,尚未获得最终审批,但此次 IPO 动作已引发市场对保险科技企业技术路径与商业化前景的广泛讨论。
AI 如何重构保险价值链?
暖哇科技在招股书中将其技术体系定义为 " 多智能体 AI 系统 ",由名为 " 阿拉莫斯 " 和 " 罗布泊 " 的两大核心系统构成,分别服务于智能承保与智能理赔场景。该系统的底层支撑是其构建的 " 专有专识库 ",包含超过 380 万个概念型专识和 5000 多个决策型专识,涵盖保险产品结构、疾病分类、医疗检测结果及治疗路径等维度。这一数据库的形成并非简单采集,而是通过 " 知识飞轮 " 与 " 数据飞轮 " 双重机制持续迭代。
通过 AI 承保解决方案和 AI 理赔解决方案,暖哇科技实现对保险业务全流程的深度赋能。在承保环节,其阿拉莫斯系统整合大语言模型和垂直领域知识库,能够实时分析客户画像和历史行为数据,动态生成个性化保险方案。招股书显示,该系统使保险公司的交叉销售率达到 63%,远高于行业 15% — 25% 的平均水平,续保率高达 97.5%。在理赔环节,罗布泊系统实现了 80% 的案件自动审核率,准确率达 98%,最快可在 1 分钟内完成理赔结案。
知识飞轮通过多智能体协作框架,将保险行业的隐性知识(如核保规则、理赔标准)转化为可量化的数字资产;数据飞轮则每周处理 2 万个核保审核和 15 万个理赔调查案例,通过持续的数据反馈优化模型。这种机制使公司能够将保险业长期依赖的 " 人工经验 " 转化为可迭代、可复用的智能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了保险服务的生产效率。
增长背后的结构性观察
从财务数据看,暖哇科技呈现高增长态势。2022 年至 2024 年,公司收入从 3.45 亿元增至 9.44 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达 65.5%。2024 年毛利率为 49.8%,较 2023 年的 58.3% 有所下降,主要因服务成本上升所致。同期,公司行政开支与研发支出同步增加,尤其在 2024 年,研发费用达 9400 万元,占收入比重近 10%。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客户收入留存率。招股书披露,2024 年公司收入留存率为 134.0%,意味着上一年度合作客户在本年度贡献的收入较前一年增长 34%。这一指标反映现有客户的增购或深化合作趋势,表明其解决方案在部分保险公司中已形成粘性。考虑到保险科技项目通常涉及系统对接与流程改造,较高的留存率可能暗示其产品具备一定的不可替代性。
客户结构方面,暖哇科技未在公开材料中披露具体客户名单,仅表示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解决方案已累计被 90 家保险公司采用,其中包括按 2024 年保费收入计算中国前十大保险公司中的八家。作为众安在线的投资企业,其与后者的技术协同关系被市场关注。
先发优势能否转化为持久壁垒?
中国保险 AI 科技市场呈现明显的分层竞争格局。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 年市场规模达 231 亿元,预计 2029 年将增长至 653 亿元。市场参与者包括三类企业:互联网巨头旗下的保险平台、独立 AI 科技公司(如暖哇科技)以及传统保险公司自建科技子公司。
当前保险 AI 科技市场竞争激烈,并预计在未来将持续保持高度竞争态势。招股书显示,暖哇科技的竞争主要体现在解决方案质量、技术创新、用户服务、产品与服务的覆盖范围以及定价等方面。
部分竞争对手能够投入更多资源用于承保与理赔解决方案的研发。因此,这些竞争对手可能更具能力预测并响应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应用新兴技术,以及开发创新型的解决方案与服务。他们可能凭借庞大的用户基础和交叉销售优势获得竞争优势,而这些优势是暖哇科技难以企及的。此外,暖哇科技不能保证竞争对手不会复制或改进商业模式、产品或服务。如果现有或潜在竞争对手采取类似的战略或技术,暖哇科技面临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这可能对我们的市场份额、收入、盈利能力及增长前景产生不利影响。
同时,新的竞争对手及战略联盟可能随时出现,以争夺市场份额。随着我们通过收购或其他方式拓展解决方案与服务范围,暖哇科技也将面临来自具有不同竞争策略的新市场参与者的挑战。
更为关键的是,保险公司的采购逻辑正在变化。过去,保险公司更倾向于采购标准化软件;如今,随着数字化意识提升,它们更看重供应商的定制化能力与联合创新能力。暖哇的模块化云架构设计恰好迎合这一趋势,允许客户按需集成功能模块。但这也意味着项目实施周期长、交付成本高,对企业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此外,监管环境同样不容忽视。近年来,银保监会加强对保险科技应用的合规审查,尤其关注算法歧视、数据滥用等问题。若 AI 系统在核保中因训练数据偏差导致特定人群被拒保,可能引发监管问责。因此,技术透明度与可解释性将成为未来竞争的重要维度,而不仅是模型准确率。
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一场价值重构的过程,它正在重新定义科技公司与保险公司之间的价值分配逻辑。暖哇科技尝试通过业绩分成模式(按保费分成与赔付率改善分成)来绑定双方利益,但该模式的规模化效应仍有待市场验证。更深层次的挑战在于,随着监管对数据主权的要求日趋严格,AI 公司需要在无法直接掌控数据的情况下,持续优化模型。这要求行业必须探索全新的技术路径与合作机制,以适应新的监管环境与商业生态。
IPO 只是起点,而非终点。真正的考验在于:当资本光环褪去,企业能否持续证明其技术不可替代?医疗数据的护城河是否足够深?高增长能否转化为稳定盈利?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关乎暖哇科技的命运,也映射出整个保险科技行业的成熟度。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