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 前天
辞职开一家不卖畅销书的社区书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书店应该是什么样子?

在这个空间里,能够让人保持自我;在这个空间里,不会让人忽略自己;在这个空间里,可以让人珍爱自己。

全力奔跑三十多年后,英珠被突如其来的倦怠感击中了。她心中只剩下了一个念头,那就是开一家书店。

休南洞书店,对她而言正是这样的空间。

本文选摘自韩国作家黄宝凛的小说《欢迎光临休南洞书店》。

[ 韩 ] 黄宝凛 / 著,朱萱 / 译,磨铁丨国文出版社

虽然只是和几年未见的妈妈在心里争吵,但这就已经让英珠难以招架了,她用尽全身力气平复内心的波动。就像个病号,英珠拖着笨重的身体在书店里缓慢移动,并未留意到旻俊无精打采的样子。无论一个人再怎么体贴细致,当他囿于自身的问题时,难免无暇顾及他人。

最终让英珠振作起来的还是书店。因为再三地拖延,原本不着急的工作都成了今天之内必须完成的紧急任务。上午十点,英珠来到书店,查看订购的图书,整理积压的账目,挑出需要邮寄的书,并给新引进的书写介绍文。其间,她焦急地望了几眼这周读书会上要讨论但还没来得及看的书。

英珠就这样在忙碌中度过了一天,那个手脚缓慢的自己早已无影无踪了。她的能力在这一天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三下五除二地就把待办事项都处理完了。要是被以前的同事看见她这个样子,说不定还会打趣道:" 这才是你嘛,人哪能说变就变呢。" 不过了解英珠这一面的人,如今都和她断了联系。

书店里,在英珠忙个不停的时候,静瑞坐在一旁织着一条蓝色的围巾。来找英珠的民澈则一边坐着等她,一边看着静瑞织围巾。静瑞见这个穿着校服的大男孩闷声不响地坐在对面看自己织围巾,觉得怪可爱的。没事做的话就刷刷视频呗,织围巾有什么好看的啊?

" 你喜欢这些吗?" 静瑞冲看得入神的民澈问道。

" 什么?"

民澈把放在桌上的两条胳膊收了回去,同时看向静瑞。

" 这么一问,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就是问你在这儿干吗呢。"

" 我每周都要过来和书店姨母聊聊天,这样我妈才不会唠叨我。" 民澈乖巧地说明了自己的情况。

" 你说的书店姨母,应该就是英珠姐吧。至于你妈为什么要唠叨你,我也不太想过问。好吧,总之你要是想看就继续看吧,如果想动手试试的话就吭声。"

" 您说织围巾吗?"

" 是啊,要不要试一试?" 静瑞停下手里的活儿问道。

民澈犹豫了一下,摇了摇头:

" 不了,我看看就好。"

" 好吧,那随你。"

民澈重新伸出双臂叠放在桌子上,继续看那蓝色的围巾随静瑞的手势有规律地摆动着。伴随着这种摆动,围巾好像一点一点地朝民澈爬了过来。静瑞手中的针线匀速地翻飞着,民澈的眼球也随之匀速地转动着,他惊讶地发现,原来什么都不做,只是看着别人编织,内心就能变得如此平和。有一次,他光是看一个做饭的视频,就看了足足二十分钟,那时也是这么投入。视频中的人直接从大自然中获取食材,然后放置一个月,再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步骤,最后做出了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整个过程让民澈觉得既新鲜又有趣,他不厌其烦地重复看了好几遍。现在的心情就和当时一模一样。虽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东西,但总可以吸引他的目光。

看着静瑞手上一连串富有规律的动作,民澈就像被催眠师用怀表进行了催眠,精神恍惚起来。他仿佛听见催眠师在对他说:" 没关系,一切都很好。"

" 下次我还能看您织东西吗?"

见民澈一脸郑重其事的可爱模样,静瑞瞟了他一眼,故意装出一副勉强答应的样子,点点头道:

" 可以是可以,但你得抢到位置才行啊。"

" 什么意思呀?"

" 那里原本可是你书店姨母的位置。"

英珠驾轻就熟地处理着积压的工作,一心扑在了书店的事情上。旻俊却似乎有着一丝不易让人察觉的彷徨。没人点咖啡的时候,他就会主动过来给英珠搭把手。把该帮的都帮完以后,他就像大扫除似的开始用抹布擦拭书店的各个角落,浓缩咖啡机和杯子也是擦了一遍又一遍。不仅如此,他还调整了咖啡桌的摆放位置,把架子上的书都排得整整齐齐,跟强迫症患者整理得一样。英珠虽然也注意到了这些,但是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把燃眉之火扑灭之后,就只剩下一些琐碎的小事了。英珠切了一些水果拿给旻俊、静瑞和民澈后,自己也坐了下来。她一边吃着苹果,一边在脑海里盘算着要订购几本贾瓦哈拉尔 · 尼赫鲁的《尼赫鲁世界史》。但凡买回来的书,英珠都尽可能不去退订,所以在下单前,她必须好好考虑清楚。可是这一次由于没有可供参考的数据,她只能盲目地判断。也不知道这本书的热度能持续多久。

今天下午书店刚开门的时候,一个电话打了进来,询问有没有贾瓦哈拉尔 · 尼赫鲁的《尼赫鲁世界史》。得知有这本书后,客人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和电话,说下班后来取。英珠挂断电话之后,第一时间从书架上找出这本书,并把它放到了专门的预约书架上。两年了,这本书已经在店里待了足足两年,今天终于卖出去了!

可是当书卖出去后,又会面临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要不要重新订购这本书。就这本书而言,英珠毫无疑问是还想再订购的。只要等客人来取走这本书,她就打算立即下单。可是就在方才, 又一个电话打过来问这本书。" 两年都没卖出去的书,竟然在一天之内卖出去两本…… " 英珠小声嘀咕了一句,突然又好像想起什么似的,坐下来打开网页,开始搜索 " 尼赫鲁世界史 "。果不其然,有人在综艺节目上提到了这本书。

这种情况偶有发生。比如某部连续剧里的某个主人公读了某本书,或是某个名人在某个综艺节目上提到了某本书,再或者是某个明星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张自己拿着某本书的照片…… 这样一来,书的热度上去了,来找书的客人也就多了,甚至有的书还因此一跃成为备受瞩目的畅销书。有人说书的 " 曝光程度 " 也很重要。没错,且不论观众从电视上看到了什么书、那本书怎么样,只要观众愿意找来读,在英珠看来,这就是一件好事。

只不过英珠作为一个书店老板,面对这类书有时也会犯难。她不能仅凭某部连续剧的主人公读过这本书,或是某位名人喜欢这本书,就随便把书订回来摆在店里。在选购书目时,英珠主要遵循以下三个标准:第一,这本书好吗?第二,我想卖这本书吗?第三,这本书和休南洞书店的气质搭吗?这些标准都非常主观,在别人看来也许会觉得 " 这个老板比较随性 "。对英珠来说,这却是非常重要的判断标准。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感受到工作带来的愉悦。

平时在这种问题上英珠都不怎么需要费神,因为 " 这个老板比较随性 ",想订什么书就订什么书。但是像今天这样碰到突然火起来的书或是畅销书的话,就不得不苦恼一下了。这种时候,她不确定应不应该多加一个标准:第四,这本书好不好卖?英珠想卖的书并不总是好卖的书。但因为第四点的诱惑力实在太大,在书店开业之初,她曾一度被卷入这股洪流中迷失了方向,也有茫茫然把热销书订购回来的时候。

" 请问有《×××》这本书吗?"

" 不好意思,我们没有。"

当 " 我们没有 " 这句话快答得不耐烦时,英珠才勉为其难地订购了那本书,而事实也证明那本书的确畅销。只是问题出在了英珠身上。每次看见那本书,她就觉得心里堵得慌,甚至开始感到厌恶,就像被迫吃下不想吃的食物后产生的那种厌恶感。所以她暗下决心,哪怕要回答数十次、数百次 " 我们没有 ",也要坚持到底。但她会在选书方面下更多的功夫,以便客人在休南洞书店里 " 发掘 " 更多意想不到的好书。

现在就算是再畅销的图书,只要英珠不满意,她就不会再订购。即便订了,也不会将它们摆在显眼的位置上展示。她始终相信,无论什么书,都会有一个适合它的位置,而英珠的任务就是帮助它找到这个位置。选购书籍的时候也许没办法做到百分之百的公平,但既然买回来了,她就希望尽可能地平等对待它们。实际上,一些滞销书在调整了位置之后,也会以惊人的速度销售出去。对于一家社区书店而言," 展销 " 就是一切。

那么问题来了,《尼赫鲁世界史》到底应该订几本呢?先订两本吧,暂时还摆在原来的位置上。以后和其他历史书放在一起,做促销活动好像也还不错。《尼赫鲁世界史》是本很有意义的书,它跳出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世界观,向人们展现了第三世界的视角。如果能和其他不同视角的历史书放在一起做促销的话,说不定还能收获不错的反响。英珠都已经想好位置了,就摆在第二排的第三个展示架上。自开业以来,那些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去阅读的大部头著作,英珠一般都会放在那个展示架上做促销。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问道 韩国 规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