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变革正酣,之江潮水奔流。
当宇树 Unitree 机器人火热出圈、DeepSeek/Qwen 等大模型获得全球广泛关注、群核科技的空间智能影响多个行业……浙江,这片 " 敢为天下先 " 的土地,在人工智能产业又一次勇立潮头。
数据显示,2024 年浙江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业收入接近 5800 亿元,增长势头强劲。浙江最新《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更提出,到 2027 年,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领跑发展的人工智能产业格局,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超 1 万亿元。
浙江在人工智能全球赛道上跑出 " 浙江速度 " 的背后,既离不开政策导向的有效推动,也有企业创新主体的活力迸发,更关键的是浙江视算力为 AI 创新与发展的 " 动力源 ",前瞻性布局 AI 算力等 " 硬核基建 " 的建设。
无独有偶,在近日浙江省 " 十链百场万企 " 系列对接活动之 " 鸿启新程 · 算赋浙商 - 暨 2025 第四届 828 企业家活动 " 上,培育具有竞争力的自主算力生态和如何推动算力赋能千行百业获得各界的广泛共鸣,也成为浙江接下来谋求打造人工智能万亿级产业集群的生动写照。
" 浙 " 里为何领先
任何一个产业的崛起,并非只依靠单纯的技术爆发。
就像浙江之所以能诞生出杭州六小龙等明星企业和领跑人工智能产业,离不开政策导向、市场布局和企业创新的共同作用。
首先,经过 " 数字浙江 "20 多年的建设,浙江拥有深厚的数字经济基础和市场规模,无论数字政府还是行业数智化均取得阶段性成果。另外,浙江已建成一批先进的算力中心,形成 " 整体统筹、多级联动 " 的算力空间布局,这些让浙江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在 " 数字经济 " 的坚实基础上实现厚积薄发。
其次," 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 " 是浙江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注重政策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匹配,让政策在市场中实现 " 精准滴灌 "。以 AI 普惠为例,浙江率先提出算力、语料、模型的 " 三券联动 " 补贴模式,覆盖 AI 研发与应用全链路,极大降低初创企业与中小企业的 AI 创新门槛与试错成本,加速 AI 技术的应用与普及。
第三,浙江还尤为看重市场布局的合力共振,推动产业链之间的协同效应,加速产业整体发展。例如,《若干措施》就提出,进一步深化 " 芯模联动 " 战略,鼓励 AI 算力与大模型企业的深度合作,形成自主创新的 AI 生态。
如今,浙江已初步形成齐全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一批明星企业在具身智能、大模型等前沿赛道 " 勇闯无人区 ",并积极推动传统行业的 " 人工智能 +" 范式创新,这也让算力底座的作用与价值愈发突出,而算力的自主创新也成为未来人工智能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算力自主创新,产业发展的底气之源
每一次产业变革,都伴随着生产力和生产要素的彻底变革。
毫无疑问,算力就是 AI 时代的新生产力,它犹如产业底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随着 AI 大模型的蓬勃发展,Token 则成为 AI 时代的新量纲,训练、推理乃至 AI 服务均迅速以 Token 数为表征。算力与 Token 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正悄然推动新需求的形成。
其一、随着 Token 消耗量呈现出指数级的增长趋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当前面临一个突出挑战:即结构性算力的短缺。
国家数据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 年初我国日均 Token 消耗量为千亿级别,到 2025 年 6 月已暴增至 30 万亿,增长超 300 倍,幅度令人咂舌。像位列全国人工智能发展第一梯队的浙江,其 Token 消耗量也必然会高居不下,亟待算力层面快速自主创新,以满足日趋旺盛的算力需求。
其二,浙江正以场景为牵引,加速推动 " 人工智能 +" 在各个行业的落地,用人工智能赋能会成为整个人工智能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这必然会驱动着 AI 全面进入到金融、工业、教育、电力、医疗等各个行业的核心生产场景,对于算力的产品、方案乃至服务将提出更高要求。
为此,算力的自主创新将是浙江人工智能产业向更高形态演进的关键。事实上,近年来昇腾在浙江的实践,为算力自主创新走出一条清晰的路径,并为浙江省千行百业全面拥抱 AI 浪潮、打造新质生产力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华为昇腾计算业务总裁张迪煊介绍,昇腾面向 AI 大模型时代携手伙伴共筑开源开放的 AI 基础软硬件,从产品与解决方案、产业实践和生态联动多个层面为浙江千行百业构筑坚实的算力底座。
华为昇腾计算业务总裁张迪煊
在产品与解决方案层面,昇腾拥有丰富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满足各类型用户对于训练、推理的算力需求。例如,昇腾创新打造业界最大 384 超节点,实现大模型训练性能达传统集群 3 倍以上,推理性能达业界 4 倍,帮助用户构建规模算力优势;又如,昇腾支持 40+ 浙江本地合作伙伴基于昇腾基础软硬件打造大模型应用一体机,为企业带来开箱即用的使用体验,大幅降低 AI 使用门槛。
在产业实践层面,昇腾注重 AI 与实际业务场景的落地,昇腾在浙江已累计服务 10+ 行业、400+ 客户,例如支持全诊医学打造医疗大模型服务平台,服务数十家三甲医院;在医疗文本自动生成场景成效显著,生成时间缩短 75%,病历质量整体提升 45%,错误率降至 1%。
在生态层面,昇腾始终秉持 " 硬件开放、软件开源 " 的 AI 战略。硬件上,进一步开放模组与板卡,支持伙伴开发差异化的推理与训练产品。软件上,CANN 全面开源开放,Mind 系列应用使能套件全面开源,加速浙江产学研各界 AI 自主创新的步伐。
张迪煊表示,面向未来,昇腾将继续与浙江深化合作,共建算力底座与 AI 产业集群,完善人才培育,突破前沿技术,助力浙江建成全球 AI 创新与应用高地。
深化布局,开启产业新征程
浙江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若干措施》提出,到 2030 年,全面形成可持续发展、领跑发展的产业格局,通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和产业应用全球领先,培育出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企业。
不过,要实现产业的长远发展和领先,产业链协同效应最大化成为关键,这离不开 AI 算力芯片、大模型算法等根技术的突破与创新,也需要建立起良性、健康成长的产业生态,更需要强大和完备的人才体系。
从技术效应来看," 芯片—框架—模型—应用 " 的全链条自主技术创新体系意义重大,最有利于形成最大化的产业协同效应。全链条,意味着可将浙江在芯片、大模型、场景应用等环节的已有优势高效串联,从而构建起真正意义的 " 专业数据 - 垂直模型 - 场景理解 " 价值闭环,让数据、模型、应用之间互相良性作用,形成 AI 应用的正向循环,并在丰富的场景中不断迭代与进化,进而持续创造价值。
事实上,华为在浙江的布局也体现这一点。" 鸿蒙 +AI" 双根技术生态的产业价值在于打破技术壁垒、形成高效的产业协同,鸿蒙解决 " 万物互联 " 和数据孤岛难题,昇腾则提供先进的全栈算力,让产业链伙伴们可以基于海量数据进行高效、快速的 AI 应用创新。
如今,华为 " 鸿蒙 +AI" 双根技术生态在浙江取得的成效显著。作为发展速度最快的开源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开源鸿蒙已通过兼容性测评的软硬件产品超过 1300 多款,支持 " 一次开发、多端部署 ",并赋能浙江智能制造、数字金融等多个行业场景;而昇腾则联合 500+ 浙江相关伙伴孵化 1000+ 解决方案,并依托强大的 AI 算力集群,为浙江企业提供高效、安全的大模型训练与推理服务;并通过鸿蒙学堂、高校合作等培养大量人才。
此外,浙江产业类型齐全、企业众多、场景创新需求丰富,为进一步推动浙江企业的数智转型。华为在本次 "828 企业家活动 " 上还发布了《华为云浙江 AI 先锋计划》,成立 " 华为云浙江 AI 先锋计划服务团 ",联合杭州远石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服务浙企数智化转型。
综合观察
潮起之江,一场人工智能产业变革的新征程正全面展开。在这场产业变革中,浙江正书写勇立潮头的 " 浙江样本 ",当算力自主创新、芯模联动、人工智能 +、根技术突破……成为这场变革的主角时," 浙江样本 " 带来的不仅是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先进标杆,也必然为全球 AI 创新发展留下一个值得长期关注的独特坐标。
END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