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势 Auto-First 丨刘天鸣
前有慕尼黑车展亮相全新小鹏 P7,启动欧洲研发中心,后有与麦格纳合作,在欧洲代工生产小鹏 G6、小鹏 G9,小鹏汽车出海欧洲进入本土化新阶段。
9 月 15 日,小鹏汽车宣布,与麦格纳达成合作,借助位于奥地利格拉茨的麦格纳工厂,推动电动汽车在欧洲的本地化生产进程,首批小鹏 G6 与小鹏 G9 顺利量产下线。小鹏汽车透露,麦格纳奥地利格拉茨工厂还将投产更多小鹏车型。
找麦格纳代工生产,以及启动欧洲研发中心,意味着小鹏汽车出海欧洲从简单的 " 产品出口 " 转向 " 全价值链 " 出海。自 2021 年进入挪威市场以来,小鹏汽车不断深入欧洲市场布局,摘下欧洲中高端纯电汽车中国品牌销量冠军。今年上半年,小鹏汽车在欧洲市场注册量超过 8000 辆,小鹏 G6 作为主力车型,贡献了欧洲销量的 67%。
本土化生产与研发,进一步落实小鹏汽车 "In Europe, With Europe",丰富小鹏汽车在欧洲市场产品矩阵的同时,满足欧洲消费者多样化的购车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小鹏汽车 " 借腹生子 " 还能大幅降低关税成本。去年 10 月份,欧盟对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BEV)征收为期五年的反补贴税,在原有 10% 的关税基础上征收 20.7% 的反补贴税(包括小鹏汽车在内的未被抽样但配合调查公司适用税率)。相较于整车进口的高额税率,小鹏汽车通过麦格纳采用 SKD 模式进口零部件本土化生产,将大幅降低关税成本,进一步强化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除了小鹏汽车外,广汽集团也将借助麦格纳实现欧洲本土化生产。据外媒报道,广汽集团将在麦格纳奥地利格拉茨工厂生产广汽埃安 V 和广汽埃安 UT 两款纯电动车型。
其实,麦格纳与中国车企合作是双赢,解决中国车企快速实现欧洲本土化生产的同时,极大缓解了麦格纳奥地利格拉茨工厂产能过剩问题。
素有车圈 " 富士康 " 的麦格纳,不仅拥有完善的产品供应体系,而且还具备设计和组装整车的能力,累计制造整车突破 400 万辆。但从 2024 年开始,麦格纳多项代工生产项目到期,包括 Fiske Ocean、英力士 Fusilier、捷豹 E-Pace 和 I-Pace 等车型,2026 年宝马 Z4 和丰田 Supra 也将停产。多款车型的停产,使得奥地利格拉茨工厂产能利用率下降,进一步影响到麦格纳业绩表现。
小鹏与广汽找麦格纳代工生产,是中国车企铆足劲布局欧洲市场的缩影。
今年慕尼黑车展上,包括比亚迪、问界、红旗、领途、奇瑞、东风汽车、埃安、零跑、北京 212、领途汽车、小鹏、阿维塔在内的十余家车企参展,并且中国品牌参展不仅仅是展示,而是将新产品落地,领跑 B10、深蓝 S05 等车型在慕尼黑车展期间上市与交付。
除了产品,中国车企在渠道网络、本土化生产等方面布局也正加速。长安汽车已入网签约 8 个欧洲国家,将在今年年底扩展西班牙、意大利等 10 余个欧洲区域市场;到 2030 年,建设销售服务网点超 1000 家。广汽在 9 月份陆续进入波兰、葡萄牙、芬兰等市场,计划在 2028 年实现欧洲全面覆盖,渠道规模超 500 家。比亚迪则计划在 2025 年底前将欧洲门店数量扩至 1000 家,重点布局德国、法国核心商圈。
本土化上,已有 5 家中国车企宣布在欧洲建厂。其中,比亚迪匈牙利工厂将于 2025 年底投产,实现 " 本地化生产闭环 ",未来将实现欧洲研发、欧洲制造、欧洲销售的全价值链本土化。零跑汽车则通过位于西班牙萨拉戈萨的 Stellantis 整车制造厂,实现欧洲本土化生产。
在欧洲市场上,中国车企各显神通,但都遵循着一个方向,不再做简单的产品出口,而是实现全价值的出海,推动甚至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