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站 09-17
消费金融行业2025年中盘点:业绩分化,“头把交椅”或易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伴随 2025 年上市公司半年报如期公布,部分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中期业绩得到陆续披露。2025 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回暖、政策提振等利好因素影响,消费金融行业取得亮眼成绩,呈现出资产结构优化、净利润普遍增速、增收增利等显著特征。

据统计,2025 年上半年消费金融行业中,披露营收情况的 15 家机构,共实现营业收入 550.49 亿元,20 家机构实现净利润 83.93 亿元。披露数据的机构,普遍实现营收、净利同比双增,仅有少数机构出现营收、净利同比下滑,在经历结构性调整后,消金机构的稳健发展态势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行业分化有所增加,格局或将正被改写。

财经观察站 作者:柠萌

分化加剧 行业 " 头把交椅 " 易主?

上半年,在行业 " 你超我赶 " 的氛围下,大多数从业机构实现净利普遍增长,但有 3 家机构利润出现负增长,分别是建信消费金融、阳光消费金融和招联消费金融,三家机构所处不同梯队,其中招联消费金融的增长放缓,最令市场瞩目。招联消费金融在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78.99 亿元,同比下滑 14.77%,净利润达到 15.04 亿元,同比下滑 13.34%,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进一步扩大。资产规模上,截至 6 月末,招联消费金融资产总额为 1577.22 亿元,较期初 1637.51 亿元下降 3.58%,延续此前下降态势,三大核心指标继续下滑。

作为招商银行与中国联通联合创立的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招联消费金融成立以来,长期保持高增长,甚至领航行业头部梯队,被誉为 " 消金一哥 "。但近三年来,伴随市场竞争持续加剧,招联消费金融开始遭遇 " 成长烦恼 "," 一哥位置 " 或正拱手相让。截至 2024 年末,招联消费金融总资产为 1637.51 亿元,同比下降 7.18%,盈利承压的同时,资产也在缩水。2025 年上半年,招联消费金融也未成功扭转颓势,多少令市场错愕。

对此,业内观察人士指出,招联消费金融上半年业绩调整,背后涉及业务模式、客群特征、资产质量及市场竞争等多方面深层次原因。比如,伴随市场环境和监管政策改变,粗放式的业务模式面临挑战,此前 " 跑马圈地 " 中,业务大规模扩展,因此积累了较多的不良资产,为如今的业绩下滑埋下隐患。行业调整期内,招联消费金融主动压降高风险资产、调整业务结构,导致规模扩张放缓。

同为第一梯队选手,上半年蚂蚁消费金融的表现则 " 大相径庭 "。2025 年 1-6 月,行业中总资产在 500 亿元以上、营业收入在 50 亿元以上的机构仅有 3 家,分别是招联消费金融、蚂蚁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其中蚂蚁消费金融拔得头筹,居于首位。上半年,蚂蚁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 100.4 亿元,同比增长 67.8%,净利润达到 14.6 亿元,同比增长 57.8%。截至 6 月末,其资产总额达到 3064.7 亿元,业绩数据尤为亮眼。虽然行业净利润收入上,招联消费金融处于榜首,但蚂蚁消费金融与其差距越来越小,全面超越近在咫尺。

与去年同期相比,马上消费金融业绩也有所进步。上半年马上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 87.34 亿元,同比增长 12.96%,净利润为 11.54 亿元,同比增长 8.07%,资产合计达到 680.99 亿元,同比增长 3.87%。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马上消费金融的营收、净利有所上升,但资产规模有所回落,目前在行业中排行第七。在超越者中,宁银消费金融称得上是不容小觑的 " 黑马 "。

中腰部赶超 尾部吃力

截至 6 月末,宁银消费金融总资产突破 701 亿元,位于行业第六。业绩方面,营业收入达到 16.86 亿元,同比增长 9.69%。净利润达到 2.5 亿元,同比增长 26.26%。通过宁银消费金融公开披露可知,上半年业绩飘红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业务模式创新,宁银消费金融继续锚定目标客群,不断探索新市场、新模式和新方法,加快贷款投放。其次是推动精细化运营,通过优化数据查询策略、提升费用使用效能,推动营收与净利润持续增长。

中部梯队中,除了宁银消费金融业绩良好,苏银凯基消费金融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上半年,苏银凯基消费金融营收为 27.44 亿元,净利润 3.8 亿元,同比增长 68.14%,净利润排名升至行业第七。中部梯队中,除以上两位选手外,海尔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南银法巴消费金融、杭银消费金融等机构的净利润均呈现不同规模增长,例如海尔消费金融,上半年海尔消费金融实现营收 16.21 亿元,同比增长 2.27%。净利润达到 2.12 亿元,同比增长 19.77%。

消费金融行业中腰部企业增长势头强势,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首先是资源支持,依托 " 银行金主 " 强力助推,相关机构轻松获得低成本资金和优质的客户资源,为高质量增长注入强劲动力。其次是经营策略和业务模式创新。若布局全量业务,中腰部选手火拼不过头部选手,因此机构精准定位,积极聚焦特定场景、区域或客群,发力场景金融,寻求差异化突破。

虽然头部、中腰部机构的成绩单差强人意,净利润普遍增长,但尾部机构并未给予市场惊喜。建信消费金融上半年净利润仅为 0.03 亿元,同比大幅下滑 95.24%;阳光消费金融上半年净利润为 0.17 亿元,同比下滑 72.58%,哈银消消费金融则未披露净利润数据。业内观察人士表示,尾部机构的尴尬处境一方面在于自身资金成本高,融资渠道单一,难以通过在公开市场发行金融债、ABS 等方式融资;一方面则受科技实力有限影响,线上渠道、大数据风控方面较为落后,难以将本增效,因而波及了业绩。

三大方向 影响未来竞争

受宏观环境改善、消费回暖与监管引导多因素影响,2025 年消费金融行业逐渐步入稳健复苏通道,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优先。但与此同时,市场竞争也在持续加剧,导致内部分化持续加剧,塑造行业格局的 " 齿轮 " 正加速转动。

业内观察人士就此表示,消费金融行业 " 重资产、强科技、优管理 " 成为大势所趋,三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科技为为精细化运营和风控能力塑造提供技术支撑,风控能力提升为精细化运营提供保障,精细化运营为最终业绩增长注入动能,并带动科技、风控持续优化。无论是头部还是中腰部机构,只有重视精细化运营与科技创新投入,持续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才能在新一轮行业洗牌中立于不败。

以中原消费金融为例,中原消费金融依托大数据驱动的客户洞察引擎,自主研发了基于 AI 驱动的精准获客模型,精准剖析超千万级客户的行为特征与金融需求。打造自主风控能力,致力于提升用户信贷生命周期的持续经营水平,实现了客户风险识别数据化、反欺诈防控智能化、风险评级实时化以及模型管理标准化,形成了覆盖业务全流程的风险防控体系。

凭借多年精耕细作,海尔消费金融形成了 B2B2C 模式,链接上万家商户,服务数百万分期用户,覆盖场景包括家电、教育等领域。如在家电消费、无人机场景提供免息分期服务。在家电场景,海尔消费金融联动海尔集团推出 "0 首付、0 利息、0 手续费 " 的智家分期服务,由产业贴息,让利消费者;同时接入银联云闪付,打通 " 国补 " 通道,通过提升金融的可获得性让县域、乡镇的居民都能提前享受政策红利和金融红利。在无人机场景,低空经济时代,无人机成为一种炙手可热的新兴行业,海尔消费金融与头部无人机培训机构合作,产业贴息,为新市民、年轻奋斗者提供 0 息服务,助力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助力学员通过学习技能更快、更好实现就业。

10 月即将到来,《助贷新规》也会正式生效,落地的 " 达摩克利斯之剑 " 势必会驱动行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但从业机构同样也会面临诸多挑战。对机构而言,在马太效应继续加剧的背景下,如何在降低资金成本、提升风控能力间找到平衡点成为发展关键。相信风控能力强、资金成本低、科技实力突出的消费金融机构会行稳致远,并推动整个行业走向规范化、成熟化发展新阶段。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消费金融 金融机构 上市公司 宏观经济 招商银行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