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南昌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病科主任杨秋艳的诊室里,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 —— 34 岁的康女士。自出生起,她的眼睛就存在向内偏斜的情况,而近些年,斜视度数还在逐渐加重,这不仅影响了她的外观,更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为了寻求进一步治疗,康女士来到了南昌爱尔眼科医院门诊。
杨秋艳主任为康女士做了全面细致的检查,结果显示:康女士右眼视力 0.12,戴镜(+7.00DS/-2.00DC×170°)后矫正视力为 0.6;左眼视力 0.1,戴镜(+6.50DS/-1.25DC×25°)矫正视力 0.4。在 33cm 看近时,眼位向内偏斜 45 三棱镜度;5m 看远时,眼位向内偏斜 55 三棱镜度。更糟糕的是,她的双眼二级、三级视功能已经被破坏。综合各项检查,杨主任诊断康女士为先天性内斜视、双眼屈光不正、双眼弱视。
在完善术前检查及相关准备工作后,南昌爱尔眼科医院的专家团队为康女士实施了斜视矫正术,术中进行了左眼内直肌后徙 5mm、左眼外直肌缩短 5mm 的操作,手术过程十分顺利。术后,康女士的眼位有了明显改善。通过斜视矫正手术,再加上术后的验光配镜以及双眼视功能训练,目前她的眼位已恢复正常,双眼二级、三级视功能也在逐步恢复中。
南昌爱尔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病科主任杨秋艳介绍,先天性内斜视又称婴幼儿性内斜视,指的是 6 月龄之前出现的、原因不明且与屈光无关的显性内斜视,其发病率在 0.1%-1%。该病症主要有这些特征:在 6 月龄前发生,呈恒定性,不过最初内斜视可能会间歇出现;内斜角度较大,通常在 30-50 三棱镜度以上,且较为稳定,受检查距离、注视眼及调节因素的影响较小;屈光状态一般为生理性或轻度远视,戴充分矫正眼镜后斜视角不会减小;大多注视良好,双眼可自发出现交叉性注视;眼球运动严重者可能出现外转运动功能略微不足,内转略微过强,但多数患者表现为假性外转功能不足;常合并垂直斜视,如单眼或双眼斜肌运动异常,A 或 V 征,分离性垂直偏斜等;还常合并显性或隐性眼球震颤,可能有异常头位,且存在遗传性。
杨主任还表示,先天性内斜视的治疗以手术矫正斜视为主,手术时机在 18-24 个月。早期进行斜视矫正手术,能够预防由大脑运动通路所驱动的眼球运动发育不良。
康女士的成功治疗,不仅让她摆脱了多年的眼疾困扰,也再次体现了南昌爱尔眼科医院在先天性内斜视治疗方面的专业能力,为更多同类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