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13小时前
中外反法西斯纪念馆青年讲述计划|《南京照相馆》中被掠夺的城墙石,为何这位南京人要去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青年者,国家之魂。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80 年来,一座座纪念馆为历史存证,让血与火铸就的记忆永不褪色。这个暑假,00 后东南大学学生张伊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做志愿者,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张伊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她说:" 博物馆共采访收集了 1540 位抗战老兵的口述历史资料,手印 1800 余份。这是一份沉甸甸的‘烽火档案’,诉说着抗战老兵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东南大学学生张伊

在南京,有这样一座民间博物馆,占地面积不大,但意义非凡。它以独特的民间视角记录中国人民的抗战历史,馆内 6700 余件藏品、4 万余册抗战图书,都在静静讲述着那段不可磨灭的记忆。每天,这座民间博物馆总会迎来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抗战老兵手印墙

大公报 " 日本投降矣 " 报纸

在博物馆的 C 位陈列着一件镇馆之宝——大公报的 " 日本投降矣 " 报纸。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说:" 从 2006 年创办博物馆那天起,我就希望能够收藏到‘日本投降矣’这份报纸。几年前,我得知有位老先生 1945 年在重庆读书时,买了所有当时刊登日本投降消息的报纸。其中就有这张著名的大公报‘日本投降矣’报纸。我就去买了这位老先生当时买下的所有报纸,终于使博物馆能够如愿以偿,使这张报纸和大家见面。"

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

今年暑假最热的电影莫过于《南京照相馆》,不久前张伊也看了这部电影。影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侵华日军在南京明城墙掠夺砖石,准备运回日本用于建造 " 八纮一宇 " 塔。在关键时刻,一名中国守军视死如归,毅然举起城砖反击敌人,这一举动令无数观众为之动容。

被侵华日军掠夺的南京麒麟石

这让张伊想到了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藏有的一块石材,上面刻有麒麟浮雕。事实上电影中的这一情节是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而吴先斌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追索南京城砖。他的 " 讨石 " 经历要从 2013 年说起。那年博物馆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参观者,是 80 多岁名叫来住新平的日本老人,他告诉了吴先斌关于 " 八纮一宇 " 的真相。临走时,他还送了一张照片给吴先斌。

就这样,吴先斌从 2015 年开始率团赴日,向宫崎县政府递交公开信,要求归还被劫石材。2024 年,他曾再次前往宫崎县,却只能带回石材的复制品,直到现在仍没有正式讨回。吴先斌表示,如今这座塔被包装为 " 和平之塔 ",其实不过是对历史的掩饰。尽管这些砖石是被日军用野蛮的方式抢夺过去的,但我们还是要用文明的方式把它讨回来。

张伊在向观众讲解

如今 80 年过去,今日之中国已不复昨日,张伊说:" 作为青年人,我们更应该铭记历史,奋发图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徐梦云 / 文 马晶晶 顾闻 刘畅 / 摄 倪博雷 / 后期

相关标签

南京 博物馆 日本 抗日战争 东南大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