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宋杰
盛夏的江苏省宿迁市运河宿迁港产业园,江苏润泽特种新材料项目(下称 " 江苏润泽 ")工地建设一派火热。记者在现场看到,塔吊林立间,一号铸造车间的灰色屋顶已率先封顶,二号全自动化挤压车间和三号精密加工车间的框架初步搭建。
江苏润泽是由湖南经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 " 经阁集团 ")在宿迁投资建设的重要项目,总投资 106 亿元,从 2022 年 5 月签约到 2023 年 2 月开工,再到如今一期工程雏形初显,整体只用了两年多时间。
湖南经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华告诉本刊记者:" 选择宿迁,就是选择了一片能让项目快速扎根生长的沃土。"
本刊记者 宋杰 I 摄
江苏润泽特种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厂房设计效果图
" 多次拜访 " 换来的信任
2021 年底,经人推荐,经阁集团将投资目光投向了宿迁。
" 推荐时说起宿迁,就是招商引资政策好、讲诚信,营商环境一流。" 张国华说,最初团队只是抱着考察的心态而来,却被运河宿迁港产业园的诚意打动——现任宿迁市副市长、宿城区委书记陈伟带着团队多次赴湖南拜访,向经阁集团详细介绍宿迁的产业规划、招商政策和服务保障。
这种诚意在运河宿迁港产业园与经阁集团签约后转化为实打实的效率。
根据双方签订的《工业项目协议书》,项目用地 700 余亩需分两期供应,一期 350 亩已在 2023 年 7 月 8 日前完成土地平整并开工。
张国华说,更让他意外的是手续办理速度:项目公司注册、环评审批、规划许可等手续,全程由宿迁港产业园园区 " 代办员 " 跟进,原本可能需要 5 个月走完的流程,在这里 45 天就全部办结。
建设中,当地政府部门出面协调的工作效率更显诚意。
一次施工中,工人发现因引进的进口设备尺寸超出原设计,厂房需要增高。" 当时我们担心变更规划会耽误工期,没想到区委书记当天就带着规划、住建等部门到现场办公,协助我们完成审批调整。" 宿迁这种 " 不拖延、不推诿 " 的实在作风,让企业吃下了定心丸。
半年新增 4.6 万户企业
" 我们将坚决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让企业发展顺心、投资安心、生活舒心。"2022 年 5 月 15 日的江苏宿迁经阁特种材料项目签约仪式上,陈伟如此表示。
在运河宿迁港产业园," 重大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安全服务 " 机制贯穿项目从签约到投产的每一个环节:园区设立 " 驻厂员 ",实时对接企业需求;推行 " 免申即享 " 政策兑现模式,企业无需申请,符合条件的奖补资金便会自动到账。
今年上半年,园区营商政策惠及江苏康纳精密、众一能源等 157 家新竣工投产企业。正如江苏宿迁经阁特种材料项目的补充协议中所承诺的 " 奖励资金必须用于项目发展 ",经阁集团将这些资金投入到设备采购和技术升级中,不少企业都是同样的做法。
当地这种 " 贴身服务 " 渗透在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细节中。
张国华对此深有体会。经阁集团项目建设初期,融资遇到困难,运河宿迁港产业园管理委员会主动帮助对接金融机构,通过 " 项目贷款 + 供应链金融 " 组合方式,协助经阁集团落实一期 4.5 亿元融资,还协调国有担保公司提供担保,降低融资成本。
" 建设之初,我们对宿迁的金融环境不熟悉,政府就像我们和金融机构间的‘桥梁’。" 张国华说。
在金融支持方面,宿迁推出了民营经济 " 双专员 " 服务机制,打通了 " 政银保会企 " 常态化沟通渠道。今年上半年,已发放无还本续贷 126.66 亿元,同比增长 38.46%;新发放信用贷款 276.7 亿元,同比增长 69.6%。
监管服务上,当地制定了《宿迁市优化涉企行政检查条例》,推行 " 信用 + 行政检查 " 模式,为全市 21 万户经营主体建立信用画像,对信用等级为 " 优 " 的企业坚持 " 无事不扰 ",让企业能够安心经营。
在当地政府的努力下,今年宿迁市 " 营商环境提升年 " 半年成绩单显示,全市新竣工项目 157 个,完成投资 419.5 亿元;带动新增登记注册经营主体 4.6 万户,增速位居全省第三,民营经济增势强劲。
2025 年 6 月 5 日,陈伟在调研时表示,要常态化开展 " 规上企业家家到 " 等活动,坚持问需于企、问计于企,全面提升服务效能,助力企业发展壮大。要采取 " 一企一策 " 的方式,帮助企业解决订单、用工、用电等实际问题,全力支持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技术、区位与产业生态共荣
在江苏润泽的一号铸造车间,设备已进入安装阶段。未来,该车间将专注于铝镁合金铸锭的生产,产品将供应中车集团用于高铁车厢制造,供应比亚迪用于新能源汽车外壳生产以及储能柜体制造。凭借与中南大学合作研发的 " 纯净化技术 ",江苏润泽将产品强度提升 30%。
张国华说,企业多年来深耕铝镁合金材料研发,已积累多项专利。其产品以 " 高强度、高韧性、轻量化 " 为核心优势,不仅应用于高铁、新能源汽车,还延伸至航空航天、储能设备等高端领域,市场需求持续攀升。
他进一步说,当时选择宿迁是考虑到这里的产业生态与区位优势。例如,运河宿迁港产业园是 " 公铁水 " 联运枢纽,通过宿迁港出海,海运比陆运要节省 15% 的物流成本。
张国华说,周边聚集了多家潜在客户,供应链响应速度会大幅提升。按照建设规划,项目达产后,总计年产 35 万吨特种金属材料,其中有 12 万吨直供长三角轨道交通企业。
这与宿迁构建 "3+4" 特色产业体系的规划高度契合。宿迁市宿城区正以江苏润泽为龙头,打造本地的特种材料产业集群。目前已引进 5 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从原材料到深加工的完整链条。
" 我们计划在江苏润泽投产后 5 年内实现主板上市,这既是目标,也是动力。" 张国华说,企业正借助宿迁当地的上市扶持政策,加速推进自身的规范化运营。
该图片可能由 AI 生成
(封面设计图为创意性构想,画面由 AI 生成)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