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汽车 16小时前
电动车价格战要停了?车网互动让车企靠发电盈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在 2025 泰达汽车论坛上,欧阳明高院士提出的观点颠覆了人们对电动汽车的认知。这场汽车革命的核心并非自动驾驶或单纯的电池替换,而是能源低碳化,这一方向不仅将汽车从孤立的代步工具转变为未来能源网络的关键节点,更有望让电动汽车从消费品蜕变为能创造收益的赚钱工具。

要实现这一转变,技术革新是核心支撑。未来五年,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将跳出电池、电机、电控 " 老三样 " 的局限,转向与能源深度交互的技术矩阵。其中,全固态电池被视为解决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的终极方案,但欧阳明高明确提醒,其真正产业化需等到 2030 年,当前市场上不少 " 固态电池 " 实为 " 固液混合 ",需警惕概念炒作。比这更具想象力的是车身发电技术,若全车身覆盖钙钛矿薄膜,车辆每天通过太阳能即可产生 5 到 8 度电,足以满足日常通勤需求,不过这需要对车身材料与结构进行全面革新。

在众多技术中,车网互动技术被看作改变行业格局的关键。它不仅能优化充电体验,更打破了 " 频繁充放电伤电池 " 的固有认知。通过 V2G 双向脉冲技术,锂离子分布会更均匀,既能抑制析锂风险、主动规避安全问题,冬季还能为电池预加热以改善低温性能。虽然充放电会增加循环次数,但能避免电池长期满电停放导致的日历寿命衰减,反而对延长电池寿命有益。正因如此,国际巨头已加速布局,奔驰等车企在全固态电池、钙钛矿技术及车网互动领域全面发力,我国虽暂时领先,但竞争态势不容松懈。

车网互动的价值,更体现在对电动汽车价值范式的重构上。当前传统电动车企普遍面临 " 卖车不赚钱 的困境,技术趋同引发的价格战愈演愈烈,要实现盈利就必须跳出卖车的旧思维,而车网互动恰好提供了商业模式突破的方向。从实际收益来看,一块磷酸铁锂电池循环寿命超 3000 次,家用车报废前仅会用掉 500 次,剩余 2500 次循环可通过电网峰谷电价差盈利。以 70 度电池、5 毛钱电价差计算,累计能为车主创造 7.5 至 8 万元额外收入,让汽车从持续贬值的负债,转变为可产生现金流的增值资产。

这种转变并非停留在设想阶段,国家四部委已在上海等九座城市启动车网互动示范工程,政策东风已然吹起,不过电力市场化改革滞后仍是需要突破的现实阻碍。从长远来看,随着 一体化电力系统成型,2030 年我国风电和光伏总装机将超 30 亿千瓦,届时 1 亿辆新能源汽车将构成庞大的分布式移动储能网络,高速公路综合能源站、城市虚拟电厂、园区零碳闭环等场景也将逐步落地。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明年将超 50%,2030 年有望突破 70%,行业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对中国车企而言,唯有跳出 造车的惯性思维,将技术创新、商业模式与生态构建系统串联,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稳住领先优势。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电动汽车 电动车 新能源汽车 高速公路 渗透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