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东西
编译 | 许丙南
编辑 | 程茜
智东西 9 月 17 日消息,AI 代码审查初创公司 CodeRabbit 获 600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4.32 亿元)B 轮融资,公司估值达到 5.5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39.6 亿元),累计融资总额扩大至 880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6.34 亿元)。本轮融资由 Scale Venture Partners 领投,NVentures(英伟达企业风投)等跟投。
CodeRabbit 是一家专注于 AI 代码审查的初创公司,通过云端与本地工具为开发团队提供自动化代码审查、安全检测和修复建议,帮助开发者提升代码质量与上线效率。
与此同时,CodeRabbit 同步推出终端版 CLI(命令行界面)工具,将 AI 代码审查进一步 " 左移 "(即在软件开发早期就进行质量检查)至开发者本地工作流。该工具可与 Claude Code、Codex CLI、Cursor CLI、Gemini 等 Agent 协同,形成 " 生成—审查—修复 " 的实时闭环,提前拦截幻觉、标记安全隐患,生成可执行修复建议。
CodeRabbit 公布数据
据外媒 TechCrunch 报道,CodeRabbit 过去一年营收增长 10 倍,ARR 突破 150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1.08 亿元)。此外,CodeRabbit 已覆盖 200 万个代码仓库,累计审查 1300 万项拉取请求(Pull Request),服务 8000 多家企业与 10 万多个开源项目。其订阅定价从 Lite 版 12 美元 / 月(约合人民币 85 元)起步,Pro 版 24 美元 / 月(年付,约合人民币 170 元)或 30 美元 / 月(按月,约合人民币 213 元),Enterprise 版本需洽谈定价。
Lite= 基础版,适合个人和小团队做基本代码检查。
Pro= 增强版,支持更多审查量、更强上下文和策略自定义,适合成长型团队。
Enterprise= 企业定制版,强调规模化、安全合规、私有化部署和多模型协同。
CodeRabbit 定价情况
一、上线周期减短超 50%,帮编程 Agent 管控代码质量
CodeRabbit 联合创始人兼 CEO 哈乔特 · 吉尔(Harjot Gill)透露,在 AI 编码 Agent 加速普及的背景下,工程团队的请求拉取与评审量急剧增长,传统人工评审成为上线 " 瓶颈 "。AI 代码审查则充当治理层,能在合并前捕捉安全漏洞、执行自定义策略并生成测试文档,帮助团队显著提升 " 评审到上线 " 的效率。数据显示,其客户 Groupon(美国知名团购电商平台)的上线周期已从 86 小时缩短至 39 分钟。
CodeRabbit 试用图
CodeRabbit 本质上是 " 大模型 Agent" 形态的质量治理层。其核心机制分三层:一是提示词工程,将代码规范与最佳实践固化为指令模板,驱动模型稳定化输出。二是上下文聚合,将历史请求拉取、代码图谱、工单与组织文档整合为高信噪比输入,减少幻觉与漏检。三是流程编排,通过 IDE 插件与 CLI 版本前移,把审查嵌入日常编码流程,与安全工具链协同运行,最终将修复建议实时回传给 Claude Code、Cursor 等 Agent 执行。
二、可与编程 Agent 互补,AI 代码审查市场竞争激烈
在上游,CodeRabbit 允许企业客户在自有环境中选择或混用 OpenAI、Anthropic、谷歌 Gemini 等大模型。在生成端,Claude Code、Cursor、Copilot 等 Agent 负责生成代码,CodeRabbit 在其上游 " 看护 ",对输出进行即时审查并将修复方案回写,形成闭环。Anthropic 官方案例显示,CodeRabbit 与 Claude 结合能加速交付、减少 Bug。
在同层生态中,CodeRabbit 与 Codex CLI 等 Agent 形成互补,充当审查者。在下游,CodeRabbit 对接 GitHub、GitLab、Azure DevOps、Bitbucket 等版本管理与 CI/CD 平台,将治理前置于提交与流水线环节。由此看,CodeRabbit 生态位更像 " 质量与治理中枢 ",在代码 Agent 和交付管线之间充当审核员。
在行业背景下,AI 代码评审已成为刚需。年内,专注于代码审查和协作开发工具的初创公司 Graphite 完成 520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3.6 亿元)B 轮,由 Accel 领投,并推出其 AI 审查 Agent"Diamond"。此外,Greptile 正在与 Benchmark 洽谈 300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2.1 亿元)的 A 轮融资,估值约 1.8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2.79 亿元)。CodeRabbit 亦被多家媒体列为该赛道核心玩家之一。
结语:云平台内置审查功能,或削弱独立厂商生存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独立审查工具的风险在于基础功能可能被平台自带。一旦 IDE 或云平台把代码审查作为默认功能提供,用户就不再需要额外的独立工具,这将压缩第三方厂商的生存空间。
目前,CodeRabbit 正试图通过加快产品开发、推广,利用多工具编排构建治理策略来构建壁垒。此外,整个行业普遍面临推理成本高、毛利率偏低的压力,厂商亟需通过上下文压缩与静态分析工具协同等手段来降低单次审查成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