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中国 3小时前
安卓系统卡顿标签应该被撕掉了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CNMO 科技】近日,苹果正式推出了 iOS 26 系统。关于手机 " 系统 " 方面的话题热度再次高涨起来。在社交媒体上,一位博主习惯将身边所有东西简单粗暴地分为安卓和苹果两类,在他眼中,安卓代表低端、劣质、差,而苹果则代表高端、优质、有档次。这位博主在直播间怼人时,会用 " 安卓全家桶 " 来攻击对方:" 你是典型的安卓逻辑,安卓人安卓学历,安卓素质,安卓语法,安卓态度,上的安卓学校,住的安卓房子,开的安卓车 "。这种虽然夸张但却传播广泛的歧视性语言,直观地体现了用户对安卓的刻板印象。

iOS 26

有人认为,安卓系统软件臃肿,使用起来卡顿频繁,远远不如 iOS 流畅;也有人认为如今的安卓系统早已不是早几年前的安卓了,在软件启动、过渡动画等方面均不逊色于 iOS。那么,安卓系统卡顿究竟是 " 刻板印象 " 还是确实如此呢?

" 安卓卡顿 " 标签的形成

早期安卓系统给用户留下卡顿印象,有其深刻的技术根源。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系统架构差异。

据 CNMO 了解,与 iOS 相比,安卓在响应机制上存在先天劣势:iOS 的响应顺序依次为 Touch(触控)— Media(媒体)— Service(服务)— Core(核心架构),当用户触控屏幕后,系统会优先处理屏幕显示层级;而安卓的响应级别则是 Application(应用)— Framework(框架)— Library(程序库,包括屏幕响应)— Kernal(内核架构),点击屏幕后系统先激活应用、打开框架,第三步才会照顾到屏幕显示。

Android 15

渲染机制不同也是关键因素。iOS 优先响应触摸操作,当你滑动 iPhone 时,系统会停下手头所有工作全力响应触摸。而安卓则将触摸作为普通事件处理,导致滑动不如 iOS 顺滑跟手。

权限控制机制的差异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情况。iOS 封闭生态系统从源头上杜绝了流氓软件泛滥,不会出现后台运行、相互唤醒、偷跑流量和电量的情况。

并且,后台机制的本质区别也是一大原因:安卓是 " 真 " 后台,前台和后台应用一起运行,更加占用系统资源,并且更容易出现 " 杀后台 " 现象。而 iOS 系统是 " 伪后台 ",也就是所谓的 " 墓碑机制 "。当应用切换到后台时,立即就被 " 冻结 ",减少了资源占用。

值得一提的是,安卓系统的开源特性虽然为其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占有率,但也导致了碎片化问题的滋生。谷歌无法像苹果那样对 API 接口进行统一监管,应用开发者可以仅因单一功能就调用系统内大量资源。这种开放性使得大量应用在调取系统功能时获得整个 ROOT 层面的支配权限,可以在安卓手机的任意储存位置进行读写。

安卓不再是过去的安卓

时过境迁,安卓阵营通过持续优化,相比前几年已实现流畅体验的飞跃。软硬协同创新成为破解流畅难题的关键。

近年来,手机市场的竞争焦点已从单纯的硬件参数比拼,转向了操作系统体验的全面较量。各大厂商不再满足于基于安卓系统的表层定制,而是深入底层,围绕生态能力、AI 融合与跨设备协同展开了一场系统级的军备竞赛。

CNMO 了解到,在 2025 年上半年手机系统流畅度排名中,OPPO 的 ColorOS 15 位居榜首。这得益于其 " 潮汐引擎 " 和 " 极光引擎 " 双技术驱动。潮汐引擎能对芯片资源进行微秒级动态调度,极光引擎则将动画逻辑重构到像素级,使每一次滑动、切换、退出都极为丝滑。vivo 的 OriginOS 5 以 224.28 分位列第二,与榜首差距仅 2.48 分。该系统凭借 " 虚拟显卡 2.0" 与 " 不公平调度 3.0" 两项核心技术,在动效绘制流程和系统响应速度上实现突破。

OPPO 在即将推出的 ColorOS 16 引入了 " 无缝动画 " 理念。其侧边栏支持 " 无缝 " 的打断、回退、变形,并可通过拖拽切换单单列显示,感觉更丝滑跟手。小米也为澎湃 OS 3 的动画效果进行了重要调整,承诺带来更流畅的体验。新系统对多任务切换、应用启动与退出、屏幕旋转等场景均进行了底层逻辑重构。

这一标签应该被撕掉吗?

基于国产安卓系统在流畅度方面的飞跃提升,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品牌营销总裁、集团首席营销官郭锐近日发文表示:" 安卓用两年就卡的标签应该被撕掉了。"

" 安卓用两年就卡 " 的刻板印象反映了科技行业的一个普遍现象:用户印象往往落后于技术实际发展。早期安卓系统的卡顿问题确实存在,且给用户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随着安卓系统持续迭代和技术创新,流畅体验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标签。安卓阵营从系统底层优化到硬件协同创新,从多任务处理到智能资源管理,通过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证明了自己与 iOS 在流畅度方面相抗衡的实力。

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和创新,安卓系统已经从根本上解决了早期的卡顿问题。正如前文所说,ColorOS、OriginOS 等主流安卓系统版本通过内存管理、资源调度和 AI 优化等技术,实现了与 iOS 相媲美的流畅体验。甚至在某些场景下,如 AI 功能方面,安卓系统已经超越了 iOS。

结语

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人心中的成见是座大山,但技术的力量足以移山。

国内厂商通过软硬协同优化、内存基因重组、AI 智能调度等核心技术,实现了系统流畅度的质的飞跃。它们在 " 原生安卓 " 系统的基础上一步步进行完善,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系统风格。比如 vivo OriginOS 系统,通过原子组件实现了安卓系统中最具特色的功能以及画面表现;荣耀 MagicOS 则通过与 AI 深度融合,实现了多项 AI 功能。

CNMO 认为,消费者购买手机不应再相信过去的刻板印象,如今各个系统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劣势,流畅度不应再是决定性因素。iOS 系统拥有简洁、系统相对安全等优点,而安卓系统也有功能丰富、风格多样等优势。虽然各品牌之间生态系统仍然存在差异,但在流畅性这一点上,消费者如今更应该根据个人需求和实际体验作出判断。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安卓 ios 谷歌 android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