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金融 2小时前
药捷安康股价的惊魂24小时,ETF指数基金成“背锅侠”?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作者 | 郑理

来源 | 独角金融

从暴涨 557.69%,到单日暴跌 53.73%,创新药概念股药捷安康(2617.HK)用短短 8 个交易日,在港股市场上演了一场 " 过山车行情 "。

从 9 月 8 日至 9 月 15 日的 6 个交易日,凭借同步纳入港股通标的范围内、跻身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的双重利好,药捷安康股价一路飙升,市值一举跻身千亿俱乐部,成为创新药板块中耀眼的 " 明星 "。

令人唏嘘的是,9 月 16 日剧情反转,该股价格经历了盘中一度涨逾 60%,最终下跌 53.73%,收报 192 港元 / 股,当日总市值以 762 亿港元惨淡收场。

面对如此剧烈的股价波动,市场纷纷追问究竟为何,而药捷安康 9 月 16 日午间紧急发布公告,却给出了 " 概不知悉股价异动原因,业务营运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变动 " 的回应。

尽管药捷安康已针对股价波动作出回应,但市场疑惑仍未消除:股价异常波动是资金的短期博弈,还是背后另有隐情?

此次多只 ETF" 踩雷 " 药捷安康,也让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样本调整与编制备受争议。未盈利且仅上市 3 个月的企业,是什么原因被纳入到指数基金成分股中?

1

股价上演 " 过山车行情 "

公开资料显示,药捷安康成立于 2014 年 4 月,于 2025 年 6 月 23 日在港交所上市,是一家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处于注册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

上市当日,药捷安康发行价为 13.15 港元 / 股,总股本约 3.97 亿股,上市时总市值约 52 亿港元。其 IPO 公开发行 1528.1 万股,其中基石投资者认购约 979 万股,实际流通股仅约 549 万股,属于典型的港股 " 小盘股 "。

从财务表现看,药捷安康 2023 年、2024 年一直处于亏损泥沼。2023 年和 2024 年,分别亏损 3.43 亿元和 2.75 亿元,到了 2025 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依旧为 0,亏损却已达 1.23 亿元。

图源:罐头图库

零营收、亏损两年半,让投资者对该股的盈利前景也感到担忧。

在研发方面,虽说其核心产品 Tinengotinib(替恩戈替尼)在乳腺癌等实体瘤的临床试验上有所进展,被国家药监局批准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还获得美国 FDA 授予的用于治疗胆管癌的 " 孤儿药认证 ",看似前景光明,但新药研发之路充满不确定性。

替恩戈替尼除了要面对研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技术难题,还得直面市场竞争压力。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同类靶向 FGFR 的 MTK 抑制剂厄达替尼,早已获得 FDA 批准,先一步抢占市场。而药捷安康的其他管线大多还处于早期研发阶段。

从市场表现来看,凭借创新药概念股,上市近三个月以来,药捷安康的股价一直处于小幅上涨态势,直到 9 月 8 日开始,该股股价一度暴涨超 50 倍,其可交易流通的股份仅占总股本 1.38%。

9 月 8 日该股被纳入港股通,同时还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恒生综合中小型股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恒生创新药指数等 9 只恒生系列指数,短期内形成集中买盘,开启了 " 狂飙 " 模式,但紧接着在 9 月 16 日该股突然暴跌。

广发证券的评论文章指出,从资本运作的角度观察,本轮股价暴涨暴跌呈现出典型的 " 小盘股 " 特征。基石投资者及机构投资者持股高度集中,再加上董事长吴永谦持股超三分之一,大量股份处于限售期或被长期锁定,使得市场上可交易股份数量有限,少量资金的流入或流出就可能引发股价大幅波动。

2

港股创新药 ETF 领跌,

新股快速纳入指数引争议

此次药捷安康股价异动,与指数调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由于药捷安康近期被纳入包括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在内的多只指数成分股,致使部分跟踪指数的相关 ETF 被动买入该只股票。

图源:罐头图库

未盈利上市仅 3 个月的药捷安康,国证指数将其纳入港股创新药指数成分股,是否符合行业内对成分股筛选审慎性的普遍标准?

按照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编制方案,该指数的选样空间需满足多重硬性条件,如纳入互联互通标的,公司近一年无重大违规、财务报告无重大问题;公司最近一年经营无异常、无重大亏损以及考察期内股价无异常波动等。

选样上,剔除选样空间内最近一年日均成交金额低于 1000 万港元的股票;对选样空间剩余股票按照最近一年日均总市值从高到低排序,选取前 50 只股票作为指数样本股。样本数量不足时按实际数量纳入。

今年 8 月,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修订了编制方案,将样本股定期调整频率修改为每年 3 月、6 月、9 月、12 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个交易日,即 9 月 15 日正是 9 月调整窗口的执行日,药捷安康也因此正式进入该指数样本股名单。

9 月 15 日当日,该股收报 415 港元 / 股,单日涨幅 115.58%。

在此之前的 9 月 8 日,药捷安康进入到港股通标的范围与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其股价也随之飙升。从 9 月 8 日至 9 月 15 日,该股上涨了 557.69%。

按照规则,ETF 产品需根据指数成分股调整进行被动调仓,药捷安康纳入指数后,相关 ETF 短期内形成集中买盘。

包括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 ETF、鹏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 ETF、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 ETF、南方国证港股通创新药 ETF、工银国证港股通创新药 ETF 等,合计已有 9 只创新药 ETF 产品,跟踪产品规模总计约 371.23 亿元。以 2.62% 的占比粗略估算,纳入指数后,9 只 ETF 为药捷安康带来了数亿元的被动买盘。

根据多家媒体报道称,截至 9 月 16 日,上述创新药 ETF 所挂钩的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成分股,目前暂未出现药捷安康的身影,该指数成分股仅更新至 8 月;但《每日经济新闻》从交易所 ETF 申赎清单中能明确观察到,药捷安康已出现在这些 ETF 的交易名单内。

相关基金公司人士向 " 第一财经 " 透露,事件发生后,已和指数公司进行沟通。

在 " 踩雷 " 药捷安康的背后,此次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样本调整与编制方法也备受争议。

而个股何时纳入指数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据 " 财联社 " 报道,此前寒武纪、赛力斯分别上涨 10 倍、5 倍之后,被纳入上证 50、上证 180,沪深 300 指数,被指高位接盘;更早些时候,2021 年宁德时代高位纳入沪深 300 后,一纳入就是占比第二的权重股,随后股价下跌,也对基金净值带来影响。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称,如果公司市值变成了大盘股,千亿港元以上,有机会快速纳入港股通或港股指数,但市值大起大落,纳入机制有待改善,公司可否持续维持高市值规模,也是影响公司可否持续维系市场地位,保障符合纳入条件。

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从行业惯例来看,将一家上市仅 3 个月、尚未盈利的公司纳入指数,并不符合普遍的审慎标准。他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方面,多数指数编制机构在筛选成分股时,会设置最低上市时间门槛,通常在 6 个月到 1 年之间,以确保公司有足够的交易数据和市场表现可供评估。这能有效过滤掉上市初期流动性差、股价波动剧烈的新股,降低指数的整体风险。

此外,指数编制还会考量公司的基本面数据,如市值、营收、净利润等,而这些数据通常需要公司在上市后披露至少一到两份季度或半年度报告才能进行有效评估。

另外一方面,药捷安康上市仅 3 个月,公司基本面信息尚不充分。国证指数将其迅速纳入,这一举动确实与行业内对成分股筛选的审慎性普遍标准存在差异。虽然指数公司有自己的编制规则,但此举无疑暴露了规则在应对极端情况时的滞后性,也引发了市场对国证指数专业性和审慎性的质疑。

郭施亮认为,创新药板块今年分化严重,个别股票涨幅喜人,而且暂无上市产品,短期炒作会存在泡沫,对股价与市值大起大落的公司,纳入重要市场指数需要慎重。

" 长期来看,此次事件无疑会推动指数基金行业从纯被动向被动 + 主动风控转型 ",宋清辉举例称,例如,部分指数基金增设 " 风险筛选因子 ",剔除高波动、无盈利的成分股等。这种转型将使指数基金在保持成本、分散化优势的同时,还能有效规避极端个股风险,有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9 月 18 日收盘,该股收报 183.2 港元 / 股,下跌 12.43%,总市值为 727.12 亿港元。

在药捷安康股价的极端行情下,也提示了部分个股在指数纳入机制下的脆弱性,有限的流通盘、集中的持股结构与被动资金的买入,极易引发股价剧烈波动。对于投资者而言,在追逐热点板块时,需要关注公司基本面和长期价值,而非短期市场情绪。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安康 港股通 指数基金 etf 美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