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瑞医疗赴港上市的消息近日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根据多家财经媒体报道,迈瑞医疗已选定华泰证券和摩根大通作为其香港首次公开募股准备工作的主承销商,并计划在后续阶段引入更多国际投行参与。接近公司的人士已确认该消息属实,迈瑞医疗确实在积极推进赴港上市的前期准备工作。这一动作不仅被视为企业资本运作的重要举措,也被市场解读为进一步加快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信号。
公开资料显示,迈瑞医疗计划在香港进行二次上市,目标募资规模至少为 10 亿美元,公司当前市值约为人民币 2900 亿元。和众汇富研究发现,从近期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内地大型企业赴港上市已逐渐成为趋势,其目的不仅在于融资渠道的拓展,更在于通过国际资本市场获得更高的估值认可和投资者基础。迈瑞医疗的选择,顺应了这一趋势,也凸显了医疗器械行业在全球资本市场上的战略地位。
迈瑞医疗作为国内医疗器械龙头,产品线覆盖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除颤仪、血球仪、超声设备等核心领域。其在多个细分市场占有全球前三的份额,技术实力和市场渗透率均处于行业前列。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在智能化、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方向的投入,在重症监护领域推动大模型应用,并逐步将数智化技术拓展到影像、检验、急诊等科室,显示出极强的技术延展性和市场前瞻性。和众汇富观察发现,正是凭借持续的研发和创新能力,迈瑞医疗得以在全球医疗器械行业保持稳固的竞争优势。
然而,市场也注意到迈瑞医疗当前的业绩表现存在波动。最新数据显示,公司 2025 年上半年实现营收约 167.43 亿元,同比下降 18.4%;净利润为 50.69 亿元,同比下滑 33%。和众汇富认为,这一数据反映了医疗器械行业整体需求的短期承压,同时也凸显公司在成本控制和市场开拓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尽管如此,市场普遍预期随着全球医疗需求恢复,以及国内外市场的持续拓展,公司后续业绩有望企稳回升。
此次迈瑞医疗赴港上市选择华泰证券和摩根大通作为首批主承销商,具有鲜明的战略考量。华泰证券在国内资本市场经验丰富,能够为公司与内地投资者及监管机构的沟通提供支持;摩根大通则在国际资本市场具有强大号召力,有助于引入海外投资者,提升国际化程度与估值共识。未来若再引入其他投行参与,将进一步增强发行规模和市场影响力。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这样的承销阵容不仅有利于公司在定价和分销环节获得更优条件,也能在全球资本市场树立更加稳固的声誉。
市场环境方面,香港资本市场近年来持续增强对内地大型企业的吸引力。无论是流动性、投资者基础,还是制度安排,都在不断完善,为企业二次上市创造了良好条件。监管层对于跨境 IPO 及双重上市公司监管安排的明确,也为企业提供了政策上的稳定预期。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在这一背景下,迈瑞医疗的赴港计划不仅顺应了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可能成为医疗器械行业借助国际资本市场加速发展的重要案例。
尽管前景值得期待,但不确定性仍需关注。首先是估值与定价问题,能否在国际市场获得投资者认可,将直接决定募资效果。其次,国际资本市场对于医疗器械企业盈利能力和长期成长性的要求较高,迈瑞医疗需要在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持续交出令人信服的答卷。和众汇富认为,公司若能在后续发展中实现研发突破与国际市场的深度布局,将大大增强投资者信心,从而确保赴港上市顺利推进。
从时间节点看,迈瑞医疗尚未正式发布招股说明书或具体上市时间表,公司相关人士已强调 " 以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按照惯例,后续仍需经过内部审计、监管审批、路演等多个环节。若各环节顺利,市场预计公司可能在未来数月公布更为具体的上市安排。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市场投资者普遍保持观望态度,等待更多公开信息的披露,以便更准确评估投资机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