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1号 前天
年赚94亿美元,中国微短剧收入将超电影票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1 号出海 · 第 179 篇

一直以来,电影票房被视为衡量影视产业的「硬通货」。但这一格局即将被一种新兴形态打破—— 2025 年微短剧的收入将首次超过电影票房,预计全年高达 94 亿美元。四年前被主流排斥的娱乐方式,如今却成为 8 亿用户的选择。是什么让这种平均时长几分钟的内容,在短时间内超越百年积累的电影工业?当抖音、腾讯、快手三大巨头把微短剧推向产业化的快车道,它真能撑起未来中国内容产业的全球野心吗?

中国微短剧正在经历爆发式增长:2025 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94 亿美元,首次超过国内电影票房。短短四年间,它从一个只有 5 亿美元体量的边缘赛道,成长为拥有 8.3 亿观众的主流娱乐形态,其中近六成观众愿意付费。

目前短剧市场的主要大部头是抖音、腾讯、快手,它们不但推出独立应用,建立小说 IP 改编库,还打通了社交和支付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微短剧已经不再是「廉价快消」,而是走向了「高端化」:单部制作成本可达数十万美元,甚至具备系列化和衍生的可能。

人工智能的介入也在悄然改变行业。从选题测试、个性化推荐到多语言配音,本来高耗费的流程被大幅压缩。由此,微短剧的热潮正从中国走向世界:2024 年美国市场已达到 8 亿多美元,日本则在亚太地区成为新增长点。

从边缘到主流,微短剧的发展速度远超想象。它不但正在改写中国的内容消费格局,更是为全球娱乐市场开启了一个新的竞争时代。

微短剧的爆发式增长并非偶然。与传统影视相比,它生产周期短、成本低,能通过平台的算法分发和社交链路迅速触达用户。中国在这一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抖音、腾讯等平台本身就是全球化的内容生态,具备跨市场复制的天然能力;另一方面,长期积累的网文与类型化故事资源,为微短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改编素材,让内容能够快速复制并推向市场。

然而,行业的快速膨胀也暴露出一些短板。首先,微短剧收入高度依赖广告和订阅,缺乏衍生品和 IP 生态带来的长尾价值。其次,市场内容趋同,「霸总、复仇」等主题虽然仍然奏效,但长期必将导致观众审美疲劳。最后,由于短剧的快消属性,用户留存与付费意愿有限,难以形成稳定的粉丝社群。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微短剧的未来并不仅仅在于内容的本地化。另一个更具潜力的方向,是推动「IP 长链条化」:把微短剧作为内容孵化器,而不是终点。通过低成本试水,平台可以筛选出具有热度和潜力的题材,然后再扩展为长剧、电影,甚至游戏与虚拟偶像,从而延长 IP 的生命周期,提升产业价值。这种模式一旦规模化,就能让微短剧从「快餐」进化为「上游入口」,真正成为 IP 工业流水线的一环。

未来的竞争将不再只是单一内容的比拼,而是分发体系、内容工业化能力和 IP 运营能力的全面赛跑。谁能在全球建立稳定的受众心智,并搭建可持续的内容生态,谁就能在短剧时代赢得主动权。

ReelShort App 播放页面

译者|小塞

编辑|分味

文章来源|Deadline

原文作者|Sara Merican

原文发布日|2025.09.16/ 周二

《主编浅度》视频号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腾讯 快手 人工智能 抖音 全球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