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M游戏网 09-19
《索尼克赛车 交叉世界》评测8.4分:把乐趣还给驾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道理我都懂,但你为什么要开车?

《索尼克赛车 交叉世界》给自己选的出生年份不是很理想。

年初,系列集大成者《马力欧卡丁车世界》携 Switch 2 护航之威登场,把派对竞速游戏的标杆,狠狠往上抬了一把;年底,樱井政博的《卡比的驭天飞行者》也在虎视眈眈,这家伙同样是专场直面会能开快一个小时的狠角色——被 " 马车 " 和 " 卡车 " 夹在中间的 " 索车 ",活像是国道山路上被两台大运包夹的小车。

话虽如此," 索尼克赛车 " 系列也不是什么善茬,其前作《团队索尼克赛车》在受到 " 缺乏玩法创新 " 诟病的情况下,仍然依靠过硬的底层素质和 IP 优势砍下了三百多万套销量。而本次的《索尼克赛车 交叉世界》更是在宣发阶段就明牌打出了与初音未来、春日一番、Joker、史蒂夫,甚至是海绵宝宝的联动,大有想把摊子做大破圈,搞成赛车界 " 任斗 " 的势头……

所以,世嘉和索尼克能如愿以偿,在派对竞速这个赛道上击败他们的老对手,实现弯道超车逆天改命吗?

很遗憾——我看行不通。

别误会,这并不是说《索尼克赛车 交叉世界》做得不好。相反,在派对竞速这条赛道上,这游戏做出了一些非常大胆的创新——众所周知,除了搓摇杆,玩 " 马车 " 只需要按三个键,A 键加速,右肩键漂移做特技,左肩键扔道具……如果你乐意,完全可以把 " 自动加速 " 打开而只按两个肩键,反正你肯定是要从头到尾按着 A 轰油门的。

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派对竞速的底层逻辑——毕竟,只有基础操作足够简单易懂、好上手,玩家才能把更多注意力分配到道具对抗和赛道元素上。而 " 马车 " 系列正在这个底层逻辑的地基上,用一代又一代的积累,才铸就了趋近完美的道具竞速平衡与登峰造极的赛道设计——换句话说,在这条老路上你肯定卷不赢。

当然," 简单易懂好上手 " 不代表缺乏深度," 马车 " 系统是典型的易学难精

所以,《索尼克赛车 交叉世界》决定反其道而行之,对 " 底层逻辑 " 动刀——作为 " 马车 " 玩家,在进入《索尼克赛车 交叉世界》后,我感受到的第一反应就是 " 沉 "。

不客气地说,与绝大部分同类游戏相比,本作车辆的驾驶手感都像是在冰面上开铁块,转向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且严重," 抓地跑法 " 在本作中顶多能用来微调直行中的行车位置,吃点儿双道具箱。

几乎所有的弯道都硬需求漂移,可即便如此,你还是会发现赛车仍然严重推头,哪怕你遵循 " 马车 " 的经验选择提前入弯,过度的转向不足还是会让你一头撞到墙上。而就算不撞墙," 走大 " 导致的时间损失,也会让后车将你轻松超过。

玩家们代代相传的基础驾驶技巧失效了——现在,每个人都需要重新 " 学走路 "。

在派对竞速游戏中被摈弃的 " 高速弯 "" 低速弯 " 概念,被重新引入——在急弯、直角弯和调头弯,玩家往往需要在漂移的同时,松开油门暂时降低速度换取更优的控车能力,甚至在某些弯角踩下刹车减速……对传统派对竞速游戏而言,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这也是我前面说 " 索车 " 不可能有 " 马车 " 成功的底层原因——更多的操作,意味着更高的门槛,不同的操作逻辑也意味着你需要在一遍遍试错中撞上护栏、跌出赛道、错失好局。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这个 " 与座驾搏斗 " 的过程," 做加法 " 的尝试就注定了《索尼克赛车 交叉世界》不可能做到 " 马车 " 那般的亲民。

但 " 高门槛 " 绝不代表 " 不有趣 "。如果说,传统派对竞速是把在 " 控制赛车,寻找极限 " 的乐趣削减,以保证其 " 亲民性 ",《索尼克赛车 交叉世界》就是将驾驶本身的乐趣,给找了回来。

在驾驶时,你是当真要动脑思考,以现在的速度能不能全油门过下一个弯角,进弯要提前一点还是极限一点;在车辆快要失控时,你要松油把车头掰直,控制住情况后也可以弯中给油提一把速;在合适的时机松开漂移键,还能让你在保持最佳路径的同时,用积攒的 " 小喷 " 完美弥补松油损失的速度……如果说 " 马车 " 的驾驶体验是一辆指哪打哪的前驱买菜车,那 " 索车 " 最起码也是一台野性不羁的二冲程卡丁车。

与驾驶乐趣一同回来的,还有被《马力欧卡丁车世界》等作品逐渐边缘化的 " 改车调校 " 乐趣——和其他主流竞速游戏一样,如果你确实没法驯服赛车,也可以让赛车反过来适应你。

《索尼克赛车 交叉世界》中的赛车属性共有速度、加速、操控、力量、冲刺五种,玩家可以通过搭配角色与赛车,从而打造出符合自身驾驶需求的赛车,还可以将车头、车身、车尾三大部件自由组合,在改变赛车外观的同时,对其竞速属性进行进一步微调。

其实,这样的设计在同类作品中并不少见。例如,《马力欧卡丁车 8 豪华版》就允许玩家调整滑翔伞、轮胎之类的车辆配件来微调属性,但在实际的网战环境中,我们却时常能看到 " 瓦路易基毛毛虫 "" 小粉小鱿鱿 " 之类的无脑同质化搭配,偌大的角色车辆配件库愣是成了 " 摆设 " ——其核心原因,无非就是部分属性太过 " 无用 "。

由于控车太过容易," 马车 " 中的 " 操控 " 属性价值严重亏模,只能让己方在碰撞中减少推开程度的 " 力量 " 属性,则更是缺乏实际意义。玩家配车时,基本只需要根据计时赛与线上赛的需求,把 " 速度 " 和 " 加速 " 属性拉满即可——你用别的配装,就会实打实地亏掉圈速,而多出的那些属性又远不能弥补这些损失,同质化的现象就不难理解了。

正如前文所说,《索尼克赛车 交叉世界》将 " 控车 " 的重要性提到了相当之高的地位,这意味着本作中的 " 操控 " 属性,终于回归了其应有价值——在本作中,高操控性车辆的转向灵敏度明显更加优越,能够全油门通过许多原本需要松油门的急弯,进而在弯道中压榨出相当可观的圈速,将同类作品中的 " 新手属性 " 转化为了 " 进阶属性 "。

而 " 力量 " 属性的翻身,则需要从本作继承自 " 索尼克 " 系列的经典设计,也就是 " 金环 " 说起——和 " 马车 " 中的金币类似,《索尼克赛车 交叉世界》中的金环也会显著增加赛车的最大速度,同等情况下,满环的赛车完全可以做到乱扒零环的赛车。

不过,和 " 原作 " 中类似的是," 金环 " 易得也同样易失,不仅被道具攻击会导致金环掉落,撞墙、蹭墙、被力量更高的赛车撞击,也会掉落金环——没错,车辆之间碰撞的影响在《索尼克赛车 交叉世界》中被增强了,高力量不仅意味着你能在轮对轮中霸占更有利的路线,还能在对抗中击落对方的金环,令你自带一层 " 全险半挂要命别来 " 的结界……尽管所谓的 " 全力创人流 " 还是搞笑元素居多,但起码 " 力量 " 属性不再像以前一样,是个纯粹的添头了。

当游戏中的每个属性,都有了符合其数值模型的实际作用,这些车辆搭配才终于从纸面上的 " 多样 ",变为了真正的 " 自由 "。

夸张的是,上述的一切还构成了本作 Build 系统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游戏还为赛车提供了六个可供自由选择的配件插槽,玩家可以在数量庞大的配件库中,选择效果极为强力的配件,彻底改变赛车的竞技思路。

打个比方,我们刚刚才说过金环的重要性,一百金环的速度可以碾压零金环——换而言之,两百金环是不是就能碾压一百金环?于是,我花了两个配件槽,把金环上限拉到了二百,然后又花一个槽位,赋予我在撞击对手时夺取对方的金环的能力,花一槽令我能在做空中特技时持续获得金环,最后两槽装备 " 金环冲刺 ",让我在每次获得金环时都能获得中幅加速。

上面这套,就是我用于通关单人流程的 " 金环流 " 配装,优势在于极度泛用,任何赛道都能稳定集满金环拉满极速,一旦领跑就容易一骑绝尘;劣势在于缺乏驾驶和对抗方面的额外辅助,极度依赖赛车的基础性能。

若是我想专注在轮对轮和道具赛中战胜对手,则可以把配件换成能在漂移时不断旋转从而将对手击飞的 " 旋转漂移 ",以及能在撞击对手时提供加速的 " 碰撞冲刺 " ——我加速,你减速,根据 " 峡谷相对论 ",就是我加速两倍,赢麻了。

多出的槽位,则可以用 " 火箭飞拳巨大化 " 之类的道具型配件进行填补,听名字就知道,它能让你打出的 " 火箭飞拳 " 道具变得超大……就,字面意义上的很大——你不瞄准都能打中,一发给人打残废的那种。

马金花,使用 ROCKET PUNCH!

除此之外,还有能让赛车的漂移蓄力突破三段限制,并在达到第四段时进入冲刺全程无敌的 " 究极充能 " 配件,能将道具栏位扩充至三格的 " 增加道具栏 ",以及能使你快速从受击硬直中,回到全速的 " 快速恢复 " ……既然每安装一个配件,都会为驾驶体验带来肉眼可见的变化,那所谓的 " 同质化 " 自然就无从谈起了。

因此,我可以很笃定地下结论,单就 " 开车 " 这方面,《索尼克赛车 交叉世界》要比市面上所有的派对竞速游戏,都更有乐子。

但……除此之外的部分,恐怕就没那么乐观了。

或许你有注意到,我在评测的全文都几乎没怎么提本作的 " 赛道 " 部分,原因也很简单——和花样百出的赛车相比,《索尼克赛车 交叉世界》的赛道设计,是真的没什么意思。

游戏中的大部分赛道,基本都是高低速弯角和满是冲刺带的大直道交替往复,时而衍生出几条几乎可以称得上 " 公式化 " 的岔路——一条拿道具,一条拿金环,一条走冲刺带拿赛道位置。

在游戏第二圈乱入的 " 交叉世界 " 赛道,往往也无法脱离这种 " 公式化设计 " 的窠臼——美术风格和弯道布局的变化,固然能暂时刷新玩家刷圈时的观感,但相近的设计理念,总归会让人感到疲劳。

路上布置的机关,也鲜少有能让人惊喜的设计——或许是我的阈值已经被竞品拉高,在看到海盗船地图的章鱼触须拍打地面、博物馆地图的恐龙骨架张嘴袭来时,那股兴奋的感觉并没有持续多久,反而是赛车线被阻挡的烦躁感占据了上风。

即便《索尼克赛车:变型》中的海空赛车变型正式回归,也没有为赛道设计带来多少有趣的变数,反倒也落入了公式化 " 空中钻火圈 " 的俗套。

当然,赛道本身的画面表现力还是非常在线的,不乏绝景

雪上加霜的是,这些赛道不仅在设计上缺乏亮点,往往还在辨识度和路线指引上有所欠缺——作为一款 " 索尼克 " 游戏,《索尼克赛车 交叉世界》的速度感是爆棚的,在 " 超级索尼克速度 " 下的赛车如风驰电掣,这本身是一件好事。但当这种速度感与不清晰的赛道边界、缺乏提示的弯角和满屏乱飞的道具一同出现时,却常常会令刚上手的玩家难以辨别前进方向。而一旦冲出赛道,就会葬送整场比赛……讲真,要是初上手时能给个路书提示或赛车线指引,玩家的初见体验都会好上不少。

不过,竞速游戏竞速游戏,玩家说到底还是来开车的,只要驾驶体验够好,上述的这些问题都是可包容的——更何况,我说赛道设计 " 平庸 ",那也是在和那些史诗级的竞品对比,作为承载驾驶乐趣的背景板而言,它们绝对合格。

或许,《索尼克赛车 交叉世界》注定无法成为超越 " 马车 " 的所谓 " 爆款 ",不论是赛道设计的底蕴欠缺,还是拉高操作复杂度带来的上手门槛,都让它难以成为 " 主流 "。但若是言及速度感与驾驶乐趣,它却真正做到了无可匹敌——细致的控车体验、多样的调校配装、无与伦比的速度感……《索尼克赛车 交叉世界》将竞速乐趣的方向盘,交还到了 " 驾驶 " 手上,而后者也做到了不负众望。

3DM评分:8.4

优点

细腻的控车手感,富有驾驶乐趣

极为多样化且真正实用的配装

优秀的视觉表现力,不错的配乐

丰富的联动阵容

不足

传统派对竞速玩家需要适应手感

赛道设计平庸

单人模式每次从最后出发容易陷入车阵,体验不佳

空中特技仍然无法变向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竞速 海绵宝宝 行者 美的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